浅谈新时期如何做好文博工作论文_王毅 王雪梅

浅谈新时期如何做好文博工作论文_王毅 王雪梅

【摘 要】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我国的科学技术以及文化事业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为了提高文化的影响力,文化馆、博物馆以及纪念馆等文化保存场的社会地位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旨在探讨新时期如何做好文博工作。

【关键词】 文博工作 文物

中图分类号: K85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8)12-013-02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以及工作的节奏越来越快,这对文博工作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由于人们思想的转变,大部分人已经认识到了文博工作的重要性,但是有些人在文博工作过程中还是只追求完成指定任务的目标,导致目前文博工作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这也是阻碍文博工作进一步发展的问题。因此,为了使我国宝贵的文明产物得到有效的保护,就要求文博工作人员不断地提高自我认识,积极地改善文博工作方法,进而使文博工作更加高效、完善。

  一、文物的历史意义和价值

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文物的有效信息和价值是相对固定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物是有价格的,但价格的高低与价值的大小并不完全成比例关系,价值未必会随着价格的高低而变化,价格也不完全取决于价值的大小。文物具有内在的固有价值,如果我们把文物放在其所处历史时期的文化、社会中去加以研究,就会进一步发现,文物所承载的信息是十分丰富而广泛的,不仅有科学的、历史的、艺术的信息,而且还有文化的、社会的、宗教等多种信息,关键是我们对它的认识有多深入,是否客观全面,方法是否正确合理。如果我们再把文物的信息和价值放在当今社会中来研究,那么,我们还可发现文物具有更多的现实意义和功能,如社会教育功能、文化旅游功能、对外交流功能。毫无疑问,这些功能也是文物价值的体现,是文物内在的固有信息和价值的"古为今用",是文物"化腐朽为神奇"的第二次生命,也是我们认识文物、研究文物、保护文物的根本目的,是文物和文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如果我们认识、研究文物,发现它的丰富信息和价值,但没有加以保护、开发和利用,那么,文物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就失去了社会意义。

二、新时期如何做好文博工作

1. 建设高素质管理队伍

总体来说,想要对民间艺术形式进行保护,建设高素质管理队伍是最有效的途径。目前,我国的民间艺术形式管理队伍中的管理人员,大部分对民间艺术形式的研究过于浅薄,在文博工作过程中,有些工作人员仅仅起到的是民间艺术形式资料的收集作用,更不用说对民间艺术形式进行分析以及鉴赏。民间艺术形式保护管理队伍专业素质过低的原因,已经成为制约文博工作开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想要对我国民间艺术形式进行有效的保护,需要提高管理队伍的专业素质,在管理队伍人员的选择过程中,要倾向于选择从事过民间艺术表演的人员,这些民间老艺术家对民间艺术有着自己独特的感情,并且根据多年的表演经验,这些老艺术家能够准确地寻找出民间艺术形式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使得民间艺术形式保护工作高效进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管理队伍还要不断地对外招聘工作人员,严格规范招聘要求,通过招聘吸收社会中对民间艺术形式有一定研究的人员,促进民间艺术保护管理队伍的壮大。

2. 建设博物馆

在目前的形式下,西方思想以及科技理念正在不断改变人们的传统思想,生活在城市的人们在生活工作过程中已经完全看不到民间文化艺术的痕迹,甚至在我国乡村,历史上保留下来的艺术形式也在不断地消失,民间文化艺术逐渐开始出现无人问津的情况。在20世纪,评剧、唐山皮影以及乐亭大鼓等是民间重要的娱乐方式,随着电影、电视、手机的出现,这些民间艺术形式已经失去了竞争优势,进而逐渐走向了灭绝的道路。近几年,评剧、唐山皮影以及乐亭大鼓已经出现了没有继承人的情况,随着老一辈艺术家年龄的增大,年轻人又对这些艺术形式不感兴趣,导致民间艺术人员急剧减少。但是民间艺术的重要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其不仅是我国民间艺术发展史的活化石,而且是中华民族重要的艺术瑰宝,一旦这些民间艺术完全消失,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就失去了自己的文明特色,进而丧失了对外文化输出优势。在目前的形式下,想要对民间艺术形式进行有效的保护,文博工作的一部分重心应该放在民间艺术博物馆的建设上,通过民间艺术博物馆的建设可以对我国现存的民间艺术形式进行保存,留下民间艺术形式重要的影像以及文字资料,避免民间艺术形式走向灭绝。此外,随着博物馆的建设,可以使社会广大民众通过博物馆了解我国的民间艺术形式,认识民间艺术的艺术特点,并且还能让人们认识到民间艺术形式保护的重要性,进而更好地开展文博工作。

3. 建设信息化文博事业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博物馆越来越趋向于一种大众进行文化交流的场所,进而对人民的精神和情操进行陶冶。所以相应的管理人员在进行文物陈列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对传统的模式有所突破,革新相应的陈列内容方式。在信息化时代,我们必须充分重视对高科技的利用,有效使用高科技数字化和多媒体手段,设计出专业的多媒体触屏系统和等离子大屏幕电视系统等,使大众更加方便清楚的了解相关文物。

建设相应的博物馆网站。近年来网络已经普及到千家万户和各行各业,成为人们获得信息的重要手段之一。建设博物馆的网站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一方面要挖掘可以利用的相关资源,另一方面还要多个部门同时协作完成。另外,建设博物馆网站的时候,一定要设置更新入口,这样才能源源不断的更新相关的文物信息。在信息社会中,博物馆也是信息公用事业的一部分,本身又拥有极为珍贵的文物宝库,应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利用无所不及的网络传播,加强典藏、研究、展示及教育等功能,强化文博知识传播及社会教育功能,将文物资源信息传送到世界各地,使所有公众都能共享人类文化遗产的福泽。

总之,在科技日益发达的现代社会,民间艺术是一种艺术表达形式,对民间艺术形式的保存,是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的人们对历史艺术的尊重。所以,文博工作必须对民间艺术形式进行有效的保存。为了提高文博的工作质量,工作人员要积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不断完善管理方式,进而减少文博工作过程中出现问题,促进我国文博工作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铮.关于文物及文博工作的探讨[J].《华章》.2014.10.

[2]王福成.全面落实文博工作的建议[J].《北京文博信息》.2010.07.

论文作者:王毅 王雪梅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8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0

标签:;  ;  ;  ;  ;  ;  ;  ;  

浅谈新时期如何做好文博工作论文_王毅 王雪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