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就业人口产业转移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_产业转移论文

我国农村就业人口产业转移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_产业转移论文

中国农村就业人口产业转移对环境的冲击与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农村论文,对策论文,产业转移论文,人口论文,环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本文阐述了中国农村人口产业结构调整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但由于农村人口产业的盲目转移,使自然资源遭到破坏,环境受到污染,甚至可能使中国环境治理的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为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正确引导,使农村人口产业调整步入正确轨道。

关键词 农村就业人口转移 自然资源 环境污染 人口增长 人口素质

中国农村就业人口产业转移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产业转移的主要去向是乡镇企业,这使乡镇企业进入一个高速发展阶段。乡镇企业、尤其是乡镇工业的发展,由于受技术条件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对环境的危害程度,有可能使中国治理环境的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深入研究中国农村就业人口产业转移对环境的冲击,及时制定相应对策,已成为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

一、中国农村就业人口产业转移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农业剩余劳动力在中国农村实际早已存在,早在1984年就已经达到1.07亿,占农村劳动力总和的比例, 即劳动力剩余率为30.2 %。 到1993年农业剩余劳动力仍在1亿以上。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产生的原因,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人口增长过快。由于人口增长过快,导致农村劳动力增长大于农村各产业对劳动力的吸收量,1952年到1993年全国人口由5.75 亿增加到11.85亿,增加1.06倍,全国农村劳动力由1.82亿增加到4.42亿, 增加1.43倍。二是耕地面积迅速减少。1957 年全国耕地面积16.77 亿亩,1993年下降为14.26亿亩,减少2.51亿亩,平均每年减少697万亩。由于人口增加,耕地减少,致使人均耕地面积大幅度下降,1949年人均耕地面积2.71亩,1993年下降为1.20亩。三是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由于农村实行联产责任承包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以及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四是人口迁移政策长期束缚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使农村积累了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

由于产生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原因,尤其是人口增长和耕地面积的减少,目前还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在短期内也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所以,尽管农村二、三产业和中小城市会吸收大批农业剩余劳动力,但农业剩余劳动力总的数量仍不会大幅度下降。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预测,到2000年还将有1亿农业剩余劳动力。

中国农村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使多年被束缚在耕地上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被解脱出来,这些农业剩余劳动力就必然面临一个产业转移问题。据统计,1978—1993年中国农村二、三产业劳动力由0.32 亿增加到1.12亿,共增加0.8亿,这是农业剩余劳动力产业转移的结果,这反映了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已开始向农村二、三产业转移。

农业剩余劳动力产业转移,农村人口产业结构的再分析,是经济发展必然规律。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经济发展的二元结构必然要向一元结构转换,劳动力的重新配置将是转换的主要内容,农业劳动力必然要向非农产业转移。

纵观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历程,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其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都会出现农业剩余劳动力问题,都有一个农业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阶段。如日本1950年三次产业的就业人口分别占48.3%、21.9%和29.8%,到1980 年第一产业降为10.8%,第二、三产业分别上升到33.5%和55.4%,用30年时间完成了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产业转移。而美国、法国和加拿大完成农业劳动力由50%下降到10%的产业转移,则分别用了80年、119年和94年。可见, 农业剩余劳动力产业转移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中国自然也会遵循这一规律,21世纪中国将进入农业剩余劳动力产业转移的高峰。

二、农村就业人口产业转移对环境的冲击

农村就业人口产业转移是产业结构合理配置,经济走向繁荣的重要标志,这是问题的主导方面。农村就业人口产业转移对环境的冲击,只是可能出现的问题,对这些问题只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加以认真解决,是可以减轻或避免的。在这里只是就问题方面加讨论。

农村就业人口产业转移主要有三条途径。一是在农业内部转移,即由粮食种植业转向林、牧、副、渔业。对这种产业转移引导不当,就可能对森林、草地等自然资源造成破坏。二是农村内部转移,即由种植业向农村二、三产业转移。三是向城镇二、三产业转移。向农村和城镇二、三产业转移,受劳动力素质和技术条件等限制,又往往会造成对资源的破坏和使环境遭受污染。

⒈农村就业人口产业转移对自然资源的破坏

(1)水土流失加重。农村就业人口由粮食种植业转向林业、 牧业或其它经济作物种植业时,如引导不当,往往会使森林植被或草原植被遭到破坏,带来的直接后果,最严重的就是水土流失。如中国东北地区盛产柞蚕和人参,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之后,一部分农业剩余劳动力转向放养柞蚕和种植人参。在1980—1992年期间,仅辽宁省本溪县柞蚕放养面积就由1.48万亩增加到3.76万亩,放养柞蚕多为中老年劳动力,文化程度较低,对先进技术接受较慢,超载放养较为普遍,使部分蚕场出现稀化、矮化和沙化,郁闭度明显降低,水土流失严重。

1983年以后,由于人参行情看好,一些农民转向种植人参,仅辽宁省桓仁县人参种植面积,就由1980年的4263亩增加到1989年的26666 亩。有些农民不顾国家规定,毁林栽参,超坡栽参,造成水土严重流失。据观测,21—27度坡的参地表土流失量是有林地的91.63倍。

种植业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采矿业是转移的主要行业之一。据统计,1978年全国乡村企业产原煤9073万吨,1991年增加到29931 万吨,增加2.3倍。1978年全国乡村企业生产水泥322万吨,1991年增加到7084万吨,增加11倍。小煤矿和石灰石采矿点多为露天开采,盲目性很强,在有些地方几乎处于无政府状态,有的好好一座山林被弄得千疮百孔,停采后又不采取任何措施,对地表植被造成严重破坏,造成水土严重流失。

(2)水源涵养能力降低。森林植被遭到破坏, 降水会很快形成地表径流,使降水下渗时间大大减少,水源涵养能力明显降低。据本溪地区某水文站观测,该站年最大径流量与最小径流量之比,超过1000的年份,在1951—1974年平均每6年有一次,1986—1990年则每2.5年有一次。这反映了本溪地区水源涵养能力明显降低。

(3)调节气候功能下降。 调节气候功能下降主要表现为年均降水量明显减少。如本溪县平均降水量1958—1971年为835.8毫米,1986 —1992年为808.5毫米,减少27.3毫米。

(4)自然灾害频繁。水土流失加重,水源涵养能力降低, 调节气候功能下降,必然导致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如本溪县1979—1990年成灾面积超过粮豆播种面积20%的年份就有8年,其中1985年和1988 年成灾面积占浪豆播种面积的比例分别为61.29%和82.27%。

⒉农村就业人口产业转移对环境的污染。

乡镇企业是农业剩余劳动力产业转移的主要去向,由于农业剩余劳动力向乡镇企业转移,使中国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对振兴中国农村经济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据统计,1978年中国有乡镇企业152.4万个, 1990年增加到1850.4万个,增加11倍。企业职工人数1978年为2826.6万人,1990年增加到9264.8万人,增加2.3倍。 乡镇企业总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1978年为24.3%,1990年为57.7%。可见乡镇企业发展速度之快。但由于一些乡镇企业的发展带有一定的盲目性,资金不足,技术落后,设备陈旧,管理不善,布局不合理,没有环境保护设施,生产过程产生的废弃物不加任何处理,就直接排入到环境中,致使环境遭受污染。

乡镇工业主要污染行业废水排放量占全国废水排放总量的5.01%,废气排入量占全国废气排放总量的12.6%,固体废物排放量占全国固体废弃物排放总量的17.3%。由于乡镇企业废弃物增长速度远远快于全国废弃物增长速度,以及21世纪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产业转移进入高峰,将推动乡镇企业迅速发展,中国21世纪环境治理的重心将可能由城市转向农村。

三、缓解农村就业人口产业转移对环境冲击的战略措施

⒈控制人口增长,减少农村就业人口对环境冲击的力度。

中国目前人口已突破12亿,如放松计划生育政策,到本世纪末将突破13亿,21世纪人口峰值可能无法达到更替水平,农业剩余劳动力将居高不下,对环境的冲击将不会小于目前的程度。所以,今后必须继续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并逐步向工人口规模过渡。

⒉提高人口文化素质,增强人们合理利用资源,防治环境污染的能力。

农村就业人口产业转移对环境的冲击,与农村人口文化素质偏低有密切关系。由于文化素质偏低,缺乏环境意识,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淡薄。文化素质偏低使产业转移受到限到,只能向技术含量低的产业部门转移,使资源遭到破坏。文化素质低也使乡镇企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受到限制,一些防治环境污染,对废弃物综合利用的先进技术不能应用。所以,提高人口文化素质应做为减弱农村就业人口产业转移对环境冲击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

⒊制定农村就业人口产业转移规划,引导产业转移健康发展。

农业就业人口产业盲目转移是造成对环境冲击的重要原因,所以,应合理解决农村就业人口的产业转移,把产业转移对环境造成的压力,转换为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改善环境质量的动力。为此,应制定农村就业人口产业转移规划,对农村就业人口产业转移进行宏观调控,使产业转移健康发展,既使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又使自然资源和环境得到合理保护。

农村就业人口产业转移规划,首先要处理好农业内部的结构调整。在组织种植业剩余劳动力向林、牧、副、渔业转移时,应根据各地资源状况,控制劳动力转移规模,以实现经济与环境的持续发展。应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因为发展生态农业既可使自然资源得到多层次合理利用,又可以吸收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其次,在组织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农村二、三产业转移时,应注意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发展无污染、少污染企业。应从农村相对优势出发,兴建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开发等。尤其要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大力发展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体系。发展第三产业既可容纳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又不会对资源造成破坏,不会导致环境污染。第三,积极组织农业剩余劳动力向中小城市转移,并逐步做到离土又离乡,彻底减轻对农村环境的压力。

标签:;  ;  ;  ;  ;  ;  ;  

我国农村就业人口产业转移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_产业转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