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综合评价研究&以北京市海淀区白家滩村为例_综合评价论文

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综合评价研究——以北京市海淀区白家疃村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城市边缘论文,海淀区论文,北京市论文,为例论文,综合评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K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363(2003)06-0076-04

1 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的特点

1.1 景观类型多样化

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既不同于城市中心景观,又不同于自然景观。其特点之一是大小 不一的居民住宅和农田混杂分布;既有居民点、商业中心,又有农田、果园和自然风光 。地方民居各有特色,风土人情迥异。城市边缘区乡村通过建筑物、耕地物与自然环境 的相互作用,以其相互简洁的造型,因地制宜、生动活泼的布局,向我们展示了人工与 自然、建筑与风景、已塑造与未塑造因素之间的和谐与美。同时城市边缘区景观也以其 小尺度及富于变化、给人以丰富体验的空间和形式语言,体现着民俗与现代文化。

1.2 景观稳定性差

城市边缘区乡村是城市环境向农村环境转化的过渡地带,是景观最复杂、最富变化的 地区。由于建设用地的无序扩展,引起乡村景观格局分散而混乱。道路廊道的延伸,独 立工矿、居民点的兴建使得乡村景观被分割得支离破碎,既不利于农业生产发展,也不 利于城区规划建设的实施。

1.3 景观多功能化

从功能上谈,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的主要任务是为市区及自身提供新鲜、卫生、营养 的蔬菜、水果、禽蛋等副食性农产品,但同时由于其紧邻着有“钢筋水泥森林”之称的 城市。因此,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还兼有为市区及郊区居民提供接触自然、体验农业以 及观光、休闲与游憩场所与机会的功能,以及具有为城市形成生态屏障、调节气候、涵 养水源、防风固沙、美化环境的功能。

2 指标体系的构建

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规划必须体现出乡村景观资源提供农产品的第一性生产、保护与 维持生态环境平衡以及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观光资源3层次功能。传统乡村景观仅仅体 现了第1个层次的功能,而现代乡村景观的发展除立足第1层次的功能外,越来强调后2 个层次功能[1]。3个层次功能具体表现在社会效应、生态质量、美感效果三方面。其中 ,社会效应反映乡村景观为城市提供农产品的第一性生产,给区域内人们带来收入,创 造财富;生态质量主要反映乡村景观维持生态平衡的状况及景观生态破坏程度;美感效 果反映乡村景观对人们心理和生理作用所产生的美学效应。

文章从上述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3层次功能的具体涵义出发,并考虑到目前国内外有关 景观评价的各种方法[2~9],构建了4个层次的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第1层次是目标层(Object),也即评价目标,即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综合评价指数。 第2层次是项目层(item),即包含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3层次功能:社会效应、生态质量 、美感效果。第3层次是因素层(factor),即每一个评价准则具体有哪些因素决定。第4 个层次是指标层(indicator),即每一个评价因素有哪些具体指标来表达。具体结果见 表1。

3 建立评价模型

3.1 确定指标的标志值

按照上述构建的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在确定各单项指标的标 志值时,首先借鉴美国斯坦福大学社会学家英克尔斯教授提出的现代化10项标准、联合 国社会发展研究所1990年提出的按贫富区分的社会指标体系21项国际标准,以及其它专 项国际标准,同时参考我国统计局提出的小康社会指标和国家一级环境质量标准,综合 分析确定了评价指标体系中各单项指标的标志值(表1)。

表1 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权重、标志值[1]

Tab.1 The index system and the weights and the mark numbers of indicators

of the integrative evaluation of rural landscape in urban fringe

文章以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综合评价为总体目标(A),相对于总体目标而言,项目层(B )之间的相对重要性通过专家评判构造评判矩阵如下

其中,B[,1]为社会效应,B[,2]为生态质量,B[,3]为美感效果。通过计算,上述矩阵 的特征向量W(即项目层排序权

3.3 构建综合评价模型

3.3.1 构造指标特征值矩阵。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综合评价体系中的每一个单项指标 ,都从不同侧面来反映乡村景观的情况,要想反映全貌还需进行综合评价,我们运用综 合评价方法构建模型。设系统由m个待优选的对象组成备选对象集,有n个评价因素组成 系统的评价指标集,每个指标对每一个备选对象的评判用特征值表示,则系统由n×m阶 指标特征值矩阵

X = (x[,ij])n×m。

式中:x[,ij](i = 1,2,…,n;j = 1,2,…,m)为第j个备选对象在i个评价因素 下的指标特征值。若评价因素为定性指标,则x[,ij]为专家评分值。

3.3.2 规格化矩阵。对指标进行规范化处理。一般情况下,景观评价的所有指标可划 分为逆向指标和正向指标等,其规范化处理如下。

式中:x[,ij]为第j个备选对象在第i个评价因素下的指标特征值某单项指标的实际值 ;z[,i]为第i个指标的标志值。于是得规范化矩阵

R = (r[,ij])n×m。

显然,0<r[,ij]<1,r[,ij]越大,表明第j个备选对象的第i个因素评价越优;r[,ij ]越小,表明第j个备选对象的第i个因素评价越次。

3.3.3 综合评价。由上可知,评价因素层在指标层上的规格化矩阵为R[,ij],指标层 的权重分配为a[,ij](i = 1,2,…,n;j = 1,2,…,bn),则综合评价如下。

一级综合评判R[,i]为:R[,i] = R[,ij]×a[,ij]。

综合评判值;W[,i]为项目层的权重;m为项目层指标的数量。同时根据不同层次、不 同评价内容,对目标层、项目层、因素层确定评判集标准(表3)。

表3 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综合评判标准

Tab.3 The criterion of integrative evaluation of rural landscape in the

urban fringe

综合评估值/%>9075~9060~7545~60<45

评判标准 优异 良好 一般 较差 很差

4 实例分析

白家疃村位于北京市近郊海淀区温泉镇,东经116°7′30″~116°11′15″,北纬40 °00′00″~40°12′30″之间,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山地平原景观,总面积1107.8hm[2 ]。景观类型多样,包括果园、菜地、稻田、林地、乡村居民点、道路系统、水域等景 观类型。历史悠久,留存有曹雪芹石桥。该村以南侧青山为衬,北端绿水为带,坡地果 林成片,整体景观框架极好;具有交通便利、信息流通快,市场潜力大等优势。20世纪 90年代后期产业结构由以粮食生产为主转变为果林业、蔬菜、粮食、工副业等综合发展 的复合型产业结构,是北京市的鲜菜、果品和畜禽产品基地之一。

这里我们选取白家疃村1991,1995,1998,2000年的相关数据运用上述评价模型进行 评估分析,其评估结果如表4所示。从表4可以看出,综合评价结果由20世纪90年代初期 的“一般”转为90年代后期的“良好”。其主要原因:20世纪90年代后期由于产业结构 由粮食生产为主转变为果林业、蔬菜、花卉苗圃、工副业等综合发展的复合型产业结构 ;特别是由于城市强大的工业技术物质装备和科技向农业渗透,使得城市边缘区的乡村 农业比其它地区更早表现出高度集约化的趋势,即设施化、工厂化、基地化、市场化; 同时农产品的结构也不断地趋于合理化,农产品的商品率在逐年上升,景观的社会效应 有了明显提高。

表4 白家疃村不同年份景观综合评价结果%

Tab.4 The result of landscap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 Baijiatuan

village

评估项目社会效应生态质量美感效果综合评价值

199160.34 83.42

68.7869.16

199565.82 80.37

70.3671.22

199878.26 78.27

72.2477.08

200079.15 69.54

72.4674.85

由于北京市的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处于城市边缘区的白家疃村景观也在不断受到冲击 。如住宅小区逐渐增多,边缘集团规模不断扩大,绿化隔离带内农田、菜地被蚕食、挤 占的现象日益严重。特别是受到短期经济利益的驱使,大量的果园被砍掉建成了别墅区 ,农田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等,使得白家疃村的生态质量逐年下降。由于下降的趋势很 明显,即使社会效应有了很大提高,景观综合评价结果2000年也再次变为“一般”。

同时,商住别墅与一般住宅两种风格的建筑之间没有良好的过渡,视觉感觉突然。新 旧建筑间悬殊较大;住宅分布不规则,环境脏、乱、差,公共设施基本没有。村内住区 绿化也比较落后,只在部分道旁零星点缀了一些小叶黄杨等小型灌木,由于缺乏管理, 长势欠佳,无法做到与南部青山、北部菜田的衔接过渡。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白 家疃村的美感效果。

以上分析可知,北京市海淀区白家疃村景观要想达到“优异”的标准,还需要做大量 的工作来全面提升景观质量,如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开展景观规划与设计,针对现状景 观评价中暴露的环境、生态、美学问题,加大投入,进行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功能组 团设计,生态社区建设及园林建设等设计,试图以最具操作性的方案来规整城市边缘区 乡村环境,建立具有时代感同时体现乡土风情的景观整体。

收稿日期:2002-09-16

修回日期:2003-03-02

标签:;  ;  ;  ;  ;  ;  ;  ;  

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综合评价研究&以北京市海淀区白家滩村为例_综合评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