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发展的模式创新与新农村建设论文_吴明芮

农村经济发展的模式创新与新农村建设论文_吴明芮

吉林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 吉林长春 130021

摘要: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农村经济的发展,可以直接说农村经济的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农村经济健康而持续地发展才能够让新农村建设有条不紊地进行。如果具有牢固的经济基础,农业生产就可以带动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如果农村经济建设停滞不前,那新农村建设就只能是一片幻影,不可能带来农民收入的提高。

关键词: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创新;新农村建设

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农村经济发展来带动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虽然当前城市化进程已经明显加快,但农业仍然是我国的基础产业、农村居民依然占据着总人数中的大部分,城市的发展本身也需要农村的支持。我国应该认清当前农业人口数量大这个事实,所以应该坚定不移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一个非常正确的决定。而新农村建设能否取得成效,获得持续和健康的发展,这是直接由农村经济发展情况来决定的,并且还关系到我国现代化事业的成败和社会的稳定,所以应该把农村经济建设作为首要任务,这样才能按部就班地做好新农村建设工作。

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本义

2.1工业经济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及工业自身发展能力的增强要求我们突破传统的二元经济结构模式。建国以后,由于中国所面临的重大历史任务及中国的具体国情迫使中国不得不采取不利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二元经济结构模式,这种模式对于完成我国的工业资本的积累,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起了重大的作用,但这种经济结构模式也导致了我国城乡差距不断拉大,城乡经济发展不协调的现象。

2.2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模式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直接动力。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农村经济呈现出蓬勃生机。同时,农村经济建设中面临着许多问题:资源消耗过大,产业结构不合理,产品技术含量低,环境破坏比较严重等。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已经制约了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要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转换农村经济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要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变农村经济发展战略。调整农村经济的产业结构,提高农村产业技术含量,通过实施环境保护战略,走资源节约型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2.3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农业生产与世界接轨,要求我们必须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推动农业产业向国际化的方向发展。中国成为世贸组织的成员以后,中国农业必将直面世界农业市场的冲击。如何应对这种冲击,如何在世界农业市场的冲击下发展农业,发展农村经济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任务。

如果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政治、经济、文化三位一体的建设进程的话,那么这一命题的提出是深深植根于经济发展本身的,正是因为中国经济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命题的提出便成了一个时代的必然。

3.加强农村经济发展的模式创新与新农村建设探讨

3.1创新发展模式

解放思想,打破阻碍发展的条条框框,努力在求变、求新、求突破上下功夫、见实效。一是创新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大力实施党建项目带动,通过引导党员干部带头建设食用菌示范基地和党团员农业示范园,积极鼓励扶持农户发展食用菌种植业,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探索走出一条支持党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路子。二是创新村务管理制度。制定村“两委”会议及工作规范制度、两委工作协调方式、村财民主管理制度、分级财务审批制度、民主听证制度、村务和村误公开制度等。特别是“村误”公开制度,将工作中的失误进行公开公布,直接向村民检讨,不仅使村领导班子得到教育,也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拥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培育农业经济,为民服务

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村民意见的基础上,采取“支部+协会+基地+农户”的方式,引领群众发展生产。积极牵线搭桥,介绍村民外出应聘就业,青壮劳力实现输出就业,村民致富的路子越走越宽。建起规范的村卫生所,培养村医,基本做到小病不出村、大病有救助。坚持发展为大、规划先行,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理清发展思路,明确目标任务、主攻方向、工作重点。特别是根据规划内容,找准符合村情实际的发展经济路子,实现村集体和村民收入不断增长。大力完善新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形成浓厚的发展氛围、良好的道德风尚、文明的人际关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村民安居乐业。不仅拓宽村民增收渠道,而且将优化农作物结构,为农业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可以预期,一旦崭新的、高经济价值的农业品种成为主流,必将催生高效益的创汇农业,使农业一改“鸡肋”味道,成为炙手可热、大有可为的矿藏。因此,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这一抓手,终将扮演农业经济运行质量的“排头兵”角色。大力倡导建立企业与农民稳定的购销机制和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与企业建立密切的商业合作关系,签订供销合约,来化解农业风险,壮大农业规模。这种先定合同后生产、以合同定量生产的模式,对农业发展具有革新意义。

3.3全面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

为了更好的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的规范运行,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重点是要抓住四项基本工作。一是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程的行为中,要做到合法规范,禁止出现“改变土地用途,损坏农民土地承包权益”的行为出现[5]。二是建立健全规划化的土地承包流转管理工作制度,重点实施土地承包流转合同制度和备案制度。三是积极开展流转服务,培育良好的流转市场环境,各项服务人员要安排到位。四是健全纠纷调处机制,及时解决流转纠纷,如调解不成则走法律程序办理。

3.4正确处理新农村建设中的重大关系

3.4.1正确处理试点与推广的关系

推进新农村建设,关键在于如何选择典型。总结以往在典型选择方面的经验教训,我们应注重在经济发展处于当地中等状况的乡村中选择典型。中等状况的典型比较接近多数乡村的实际,较容易在面上推车。同时,注意选择不同类型的典型,分别加强示范引导。应当明确,新农村建设的典型只是面上的工作先走一步,政府主要在规划制定、政策指导等方面给予帮助,在财政资金支持上应当实行普惠制,不能搞特殊化,这样的典型才有生命力。

3.4.2正确处理分散与集中的关系

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努力方向,是促进农村人口向小城镇和中心村集中。在村庄整治过程中,对目前看不准的项目暂时不要匆忙建设。对那些长远规划要求拆并的自然村,可以有选择地推进某些建设项目。应注意避免重复建设和损失浪费,特别要防止现在化费很多人力才力物力投入建设、没过几年就要拆除的事情发生。在具体操作中,可以先从整治村容村貌做起,这项工作既是农民急切期盼的,又花钱少、见效快。拆并村庄是一个逐步推进、水到渠成的过程,必须尊重农民的意愿,维护农民的利益。

3.5强化农村土地承包管理

首先要加强对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宣传力度,让农民认识有关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法规和各项政策。其次,要建立冲裁机构,加大执法的力度,充分保障农村土地承包管理的顺利进行。建立了一套“制度完善、管理科学、职责明确、体系健全”的农村土地承包管理新机制,使农村土地承包管理走向规范化、制度化、法律化。最后,要妥善处理农村土地纠纷,做好农村土地承包信访案件的查处工作,维护好当事人的利益,不断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办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意见[R].2012.

[2]陈潇潇.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民族自治县政府自治权实施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3.

论文作者:吴明芮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0

标签:;  ;  ;  ;  ;  ;  ;  ;  

农村经济发展的模式创新与新农村建设论文_吴明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