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后进生培养,一个都不能少论文_高中星

关注后进生培养,一个都不能少论文_高中星

山东省平度市蓼兰镇何家店学校 266732

2018年的春节,大家被一首孤独了300年的小诗温暖着,这首小诗就是清代袁枚的《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或许是一种职业敏感吧,由这首小诗,我想到了很多学习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他们恰如苔花,那么卑微不起眼,内心里又那么渴望灿烂地绽放!可是,谁能给他们灿烂绽放的勇气呢?教师的职业道德让我们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是我们,是担负着教书育人重要职责的广大教育工作者!

我常常想: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教育就是生长,其本质是人的发展,也就是说,教育的过程就是发掘人的天性、潜能以及潜在价值的过程。德国著名的民主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就把过多的关注和美誉给了优秀学生,给后进生的关心和鼓舞自然就显得弱了很多,后进生缺乏必要的关注,就如角落里的苔花,弱弱地越发自卑。所以,我们在关注优秀学生发展的同时,一定不要忽略了后进生的培养。教育,一个都不能少。

我教过一个小女孩,她的名字叫何阳。刚进初一时,班里62名学生,她的成绩排53名。她的英语经常不及格,背单词和短文的时候,别人都能背过,她却因为背不过急得哭了起来。她说:“老师,我太笨了!”我拉着她的手,轻轻地说:“何阳,你并不笨,你是被自己吓倒了。你能背过母语的古诗,你就一定能背过英语的单词和短文。”何阳表示不理解,我说:“你把英语的短文先用母语理解了意思,然后再连起来背啊。你肯定行,去试一试吧。”果然,何阳从此之后不再惧怕背诵英语短文了,在班里举行的英语短文背诵竞赛活动中,因为她几乎一口气背诵三篇英语短文,一举夺得“背诵大王”的称号!同学们给她鼓掌,她很自豪地笑了。我再一次趁机在课堂上鼓励她也是鼓励全班同学:“人生路上,不要惧怕任何的困难,战胜了自己,你就是最大的赢家!”同学们都很激动,以何阳为榜样努力进取的学生(尤其是后进生)越来越多了,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越来越浓厚,班级成绩越来越好!三年里,我一直这样鼓励着她,何阳的学习成绩步步上升,由班里的53名升到了班里的32名、25名、23名、15名、12名……后来,何阳以很高的分数考入了理想的高中。她给我的微信留言是:老师,是您的鼓励让一个自卑的孩子扬起了自信的风帆!没有您,就不会有今天的我。我想,因为一件小小的事情,老师爱的鼓舞给学生带去的可能就是一生努力进取的力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可见,教师及时鼓舞学生,多有意义啊!

记得以前班里有一男孩子,话语很脏,简直不堪入耳。他在班里笑嘻嘻大声地说:欢迎大家来到高××妓院!××女生是代孕母羊!我一听,心想:真是不要脸,怎么还有这样的孩子?但我没有恼怒,我私下里找到他,直接问他是不是说过这样的话。他也很诚实,回答说过,还说什么无所谓吧,我在小学说习惯了,我们班男生都这样说。我说,那好吧,咱看看我们班同学会怎么看待这事。

借着这件事,我开了一次特别的班会。我让这个男孩子坐在讲台前面的椅子上,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他的言行是对还是错。同学们或语言温和、语气委婉地规劝,或义愤填膺、言辞激烈地批评指责,当第六个小组的同学批评他时,这个一开始还笑嘻嘻的、觉得挺好玩儿的男生突然捂着脸蹲在地上,呜呜地哭了起来。他说:“老师,太丢脸了,我知道错了,我再也不说这样的话了。”我见这个特殊班会确实触动了他的心灵,就恳切地对他说:“我们相信你一定会改正错误的!你把说脏话的毛病改掉,把你的聪明才智用在学习上,你一定会大有作为的!”我也趁机告诉所有的同学:“在哪里发力,就在哪里收获,同学们努力拼搏吧!”

从此以后,那个男生再也不说脏话了,有两次班里有同学因感冒呕吐,他还抢着去收拾卫生,一点儿也不嫌脏。我在班里表扬了他,他羞涩得低下了头,同学们投去的是敬佩的目光。思想觉悟的提高,让这位男生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在学习上也一发不可收拾,从班里的40多名冲到班里的32名、22名、16名、14名,到初三第一学期的期末考试,他居然夺得班级第7名的好成绩。

三年里,这个男生的进步可以说是突飞猛进,他的积极进取触动了班级里很多同学,带动着许多学生努力拼搏。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看起来不可思议的事例却在我们班实实在在地发生了。人的改变,关键还是心灵的根本改变啊!用爱心和耐心唤醒孩子的灵魂,呵护引导并塑造孩子的心灵,这是多么开心的事情啊。

德国著名教育学家斯普朗格也曾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马克思也说:“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因此说教育的核心所在就是唤醒。”

让我们再来回味袁枚的这首小诗:“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首20字小诗《苔》再一次震撼了我们的心灵:老师给了孩子们希望的种子,于是,希望种在每一个孩子心里,在他们的生命中开了花。在教书育人的工作中,也让我们给这些如苔花一样暂时落后的孩子们以灿烂绽放的勇气吧!

托底培优,重视优秀学生发展的同时,一定要多关注后进生的发展。教育,一个都不能少!

论文作者:高中星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4

标签:;  ;  ;  ;  ;  ;  ;  ;  

关注后进生培养,一个都不能少论文_高中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