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生物教学论文_杨志荣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生物教学论文_杨志荣

杨志荣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宁远中学 743019

摘 要: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道德、行为、人生观、世界观及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加强在生物教学的各环节中渗透德育,并且注重情感教育的渗透。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除知识体系外,生物科学中含有更为重要的东西,那就是获得科学知识的途径和方法,此外,还包括科学工作者在研究科学过程中的特殊情感、态度和心理体验。因此,在生物教学中,如果仅仅向学生传授一些生物学知识,那是远远不够的。生物课程既然属于科学课程,教师就应该在教学中调整好自己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德育教育 情感教育 实践能力 均衡发展

一、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道德、行为、人生观、世界观及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加强在生物教学的各环节中渗透德育。我们知道,学生是未来的主人,他们将来肯定会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参与到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决策之中,并承担起社会发展的重任。生物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学科,它和自然现象以及生产、生活是紧密相联的,因为科学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及一些重大社会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生物知识。所以,在生物教学中要渗透科学、技术和社会教育,要把生物知识教学与其有机地结合起来,比如使学生理解“计划生育”、《森林法》、《环境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的重要意义。教师要注重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接触或了解生活、生产及社会热点问题,并鼓励学生勇于将课本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这不仅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注重对学生情感教育的渗透

作为初中学生应具备的生物和谐观所涵盖的内容应该包括生态意识、环保意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意识、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生命观以及爱国主义观点等等。这些内容在教材中并不一定都是专题的、系统的,它渗透到了整个教材体系当中。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当中将这些初步知识和教材内容紧密结合,点滴强化,潜移默化,逐步渗透到中学生的思想里,形成学生的生物学基本素养。讲植物和动物的相关内容时,要告诉学生物种多样性的重大意义,要保护濒危物种,要让学生保护青蛙、保护鸟类、保护珍稀哺乳动物;做实验时,要尽量节约材料,将成活的小动物放回大自然;讲到人在生物圈的义务时,强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如何才能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讲到生物与环境时强调生态意识,关注世界人口问题,关注环境对人类生存的影响,倡导绿色消费观念,培养学生节水、节电、节粮的良好生活习惯等等。

三、建立新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质疑、调查、探究等活动,使学生的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在实验过程中,不能仅仅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方法。如,要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处理或整理数据的能力、分析得出结论的能力,这和过去只要求验证和定性为主的实验有着显著的区别。学生对《观察细胞的结构》这一章都非常感兴趣,印象也最为深刻,因为这一章的内容大多在实验室里完成,还有机会接触到他们未曾使用过的显微镜和其它的实验工具。部分实验需要的时间比较长的情况下,本人会组织部分学生先进行预备试验,再让他们以小组形式向全班同学作报告。这样既达到了培养兴趣的目的,又节省了课堂时间,更能让一部分能力比较强的学生甚至能力一般的学生都有表现自我的机会。

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

1.尊重每个学生。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个学生,善意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心声,关注他们的发展,促进他们的发展。实践证明,很多所谓“调皮”的、“后进”的学生,都能够学好生物,这是对传统教学观的挑战。

2.给每个学生提供同等的学习机会。这是所有学生均衡发展的重要条件。比如各种探究活动每个学生都要参加,而且在实验小组分工中每个学生都要有机会承担各种角色。过去在实验教学中,有时候由一个学生负责操作,其他学生只是看看,甚至个别学生连看都不看的现象必须消除。

3.对每个学生的教学资源分配要公平。这是学生学习机会均等的可靠保证。新课程在这一方面显得特别重要,因为探究式学习、课堂观察、实验、调查、采访、网络学习、课外阅读等都需要各种资源。在资源不够充分的情况下,就要想办法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使用这些资源。

4.在课堂上要降低学生学习的门槛和要求。要以退为进,循序渐进分阶段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制定不同的考试分数要求;强化课堂效益,向45分钟要质量,诱导学生眼到、口到、手到、心到;掌握生物学的图形,要求学生做到位置、结构、名称、功能四统一;笔记与教材结合,不要求详记,笔记为总纲,教材内容为细目,提纲契领,避免复习的盲目性和茫然;作业和评价检测以小单元课内完成为主。

总之,生物学科教育要树立现代教育观,要更关心怎样使传授知识的过程成为掌握学科研究方法、开发学生智慧的过程,摈弃只重知识传授无视方法探究、重文字记忆轻实验操作的推“独轮车”做法,让学生通过学习,真正能够在知识与方法、态度与精神上同步发展,这样才能符合新课程要求,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论文作者:杨志荣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5年9月总第16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18

标签:;  ;  ;  ;  ;  ;  ;  ;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生物教学论文_杨志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