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的发展及其环保效应论文_张洋,李刚

核电的发展及其环保效应论文_张洋,李刚

(国网天津城东公司)

摘要:全球环境正日渐恶化已经是一个公认的事实。地球在变,变得愈来愈不利于人类的生存和繁衍。环境问题的产生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要解决中国的环境问题,取决于能否改善现有的能源结构。发展核能,能更好的服务于人类。

关键词:环境;能源结构;核能;发电

全球环境正日渐恶化已经是一个公认的事实。地球在变,变得愈来愈不利于人类的生存和繁衍。人类正深深地陷入当代环境问题的困扰之中,中国也不例外。二十多年来,中国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展。但是,从整体上看,当前环境问题仍十分严重。我国的环境污染仍在加剧,环境质量还在恶化,大气二氧化硫含量居高不下,水环境质量已呈恶化趋势,固体AI写作电力论文废弃物污染量大面广,噪声扰民严重,环境污染事故时有发生。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最近公布的一项报告表明:中国环境污染的规模居世界前列。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经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和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1995年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到1875亿元,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37%。

环境问题的产生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由于自然界自身活动而产生的环境问题,如地震、海啸、火山爆发、台风、泥石流、寒潮等等。我们对这一类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目前还只能做到预防,预报、监测,使造成的损失尽司能减少。我们现在所说的环境问题,通常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而造成的人为环境问题。这种人为的环境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与环境的关系不协调而引起的。

目前中国的环境污染问题大部分是由使用化石燃料引起的,属于能源结构性的煤烟型污染。中国以煤为主要能源,煤炭的生产和消费均占一次能源的75%,而世界的平均水平为30%。中国是能源消费大国(居世界第三位),但能源结构欠佳,优质能源和清洁能源的消费比重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构成,对于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十分严重。煤炭与石油、天然气、水电、核电等能源相比,是一种对环境污染严重的能源,大量燃煤所产生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烟尘等有害物质,是造成我国城镇和工业区煤烟型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而煤炭开采、运输及燃烧产生的大量废渣则是我国工业和生活固体废弃物的重要组成部分;煤炭利用过程的大量水耗则与水污染密切相关。

要解决中国的环境问题,取决于能否改善现有的能源结构。科学家们经过多年研究,他们认为除了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燃料以外,还有很多可以利用的能源。比如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质能、海水温差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是,以上这些能源很难在短期内实现大规模的工业生产和应用。只有核能,才是一种可以大规模使用的安全的、经济的工业能源。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法国、比利时、德国、英国、日本、加拿大等发达国家都建造了大量核电站,核电站发出的电量已占世界总发电量的16%,其中法国核电站的发电量已占该国总发电量的75%,在这些国家,核电的发电成本已经低于煤电。国际经验证明,核电是一种经济、安全、可靠、清洁的新能源。也就是说,在现有的条件下,利用和发展核电解决中国环境问题的一个比较好的途径。

核电,由于很多人对它还不了解,受到一些人不公正的对待,总觉得它会污染环境,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损害,特别是切尔诺贝利事件给许多人带来了核恐慌。其实核电站的推广应用,不但能提供大量电力,还会大大改善环境,因为它是唯一可以大量推广并且比较清洁的能源。目前困扰人类社会的环境污染、自然资源短缺和人口爆炸性增加这三个主要问题,至少前两个靠核能能得到缓解。一座100万千瓦的火电厂每年要烧300万吨煤,产生的废物总量要超过300万吨,特别是火电厂排入环境中的放射性物质比核电站排出的还要多!而100万千瓦的核电站燃料用量仅为1.2吨,每年为地球大气层减少155000000吨二氧化碳、1900000吨氮氧化物和3000000吨硫化物。这是因为核电站利用铀原子的裂变发电,整个过程没有燃烧任何东西,没有污染物质释放到环境中去。法国1980年到1986年间核电总发电量的比例由24%提高到70%。在此期间法国总发电量增加40%,而排放的硫氧化物却减少56%,氮氧化物减少9%,尘埃减少36%,大气质量有明显改善。当然,核电站像其他工业企业一样,也要产生废物。但核电站产生的废物量是很少的,仅为同等规模火电厂的十万分之一。核电站三废排放的原则是尽量回收,把排放量减至最少。核电站内固体废物完全不向环境排放,放射性活度较大的液体废物转化成固体废物也不排放。像工作人员淋浴水之类低放射性废水经过处理、检验合格后排放。气体废物经处理和检测合格后向高层排放。

有人也担心核事故的发生,其实现在的核电上已采取了更加安全可靠的设计,以及严格的核安全监管措施,发生核事故的可能性已降低到微乎其微。另外,也有人害怕核辐射,其实核辐射并不可怕,它无处不在,我们吃的食物、住的房屋、天空大地、山月草木,乃至人的身体都存在着放射性。核电站运行对周围居民的辐射影响,远远低于天然辐射,可以说小到可以忽略的水平。例如,广东大亚湾核电站运行五年多以来,电站10公里半径范围内的7座辐射监测站的监测数据表明,环境放射性与核电站运行前测得的本底数据没有变化。

进入21世纪,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不会根本改变,煤炭消费到2020年将比1995年增加一倍左右,潜在的污染物排放量也将成倍增长。如不大规模地利用和发展核电,中国能源消费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会更加尖锐。反之,这个矛盾会得到缓和。毕竟,事实已证明用核电站代替常规电厂,能大大改善环境质量;核电站是人类的朋友,也是环境的朋友。

论文作者:张洋,李刚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4

标签:;  ;  ;  ;  ;  ;  ;  ;  

核电的发展及其环保效应论文_张洋,李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