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探讨论文_徐红,侯云寒,臧连邦

水利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探讨论文_徐红,侯云寒,臧连邦

山东省高唐县水务局 山东 252800

摘要:地基是水利工程施工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地基的质量决定着整个水利工程的质量。因此,对水利施工过程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探讨,是十分有意义的,应提高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增强软土地基的坚固性和稳定性,保证水利工程施工的质量。

关键词:水利施工;软土地基;特点;处理技术

引言

在水利工程发展过程中,若软土地基出现问题,则会对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造成影响,如此一来,就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软土地基出现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够预防软土地基对水利工程造成严重影响。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水利工程的软土地基施工非常有必要采取合适的施工技术,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预防软土地基质量出现问题。因此,本文主要对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进行探讨。

1、软土地基的特点

在工程实践模块,软土地基属于软弱类土层,这类土层的有机物质含量比较高,其整体可压缩量比较高,其质地比较松软,孔隙较大,其整体压力承载性比较低,当外界产生过大的负荷作用力,就会导致形变状况的出现,此时,会影响水利工程操作的正常开展,在施工实践模块,如果碰到连片的软土地层,将会给工程带来巨大的施工压力,从而不利于施工工程进度的有效控制。经过无数次的实践操作,不难发现,软基的主要特点表现在,内部较高的含水量、空隙稀疏,当被强烈光线所照射,导致内部部分水分流失,使得土质密度降低,土层整体抗剪切强度也随之下降。

2、软土地基对水利工程的影响

软土地基对于水利工程施工的影响主要是体现在2个方面。1)软土地基的自身结构以及性质造成的,由于软土地基自身性质的影响,含水量高、耐压性能差、流动性强等对水利工程的施工造成极大困难,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会出现许多安全隐患。此外由于软土地基本身性质,也给整个施工过程造成极大障碍,在进行施工过程中,就必须重视软土地基的设计,造成施工成本上升。2)由于施工过程的影响。在部分水利工程设计过程中,由于未能充分考虑软土地基可能对施工过程造成的影响,工程在设计过程中未能引起足够重视,施工过程对于施工的具体操作条件并不了解,未能将软土地基对工程质量影响进行充分的分析,造成整个施工过程出现安全问题,严重影响施工质量。对于未经过细致设计的软土地基不能满足水利工程设计的要求,在未经过细致论证设计的地基进行施工,极易造成安全隐患,影响施工进程,甚至有可能造成大面积安全事故的发生。此外,也有可能在对软土地基进行一定程度的勘测但是未能给予充分的处理,有些工程项目为了过度追求成本最低化,忽略了对软土地基的设计处理,自欺欺人,这样也为工程建设埋下安全隐患,水利工程即使完成了建设,也很容易出现安全问题,威胁周围群众的安全。

3、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

3.1化学法

础压缩性,提升软基整体强度和承载能力。目前化学固结法开始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并且以其效果得到了广泛的认可,目前常用的化学固结方式包括灌浆、合成材料加固、规划处理等。下面便针对这些措施进行简要叙述。

3.1.1灌浆

该种方式是基础处理常用措施,主要利用电化学原理以及气压,将准备好的所需材料进行填充操作,搅拌均匀,进行灌注,利用灌浆材料(石灰、木质素)的化学反应,实现对基础的加固,该种方式主要被应用于淤泥质粉土以及粘性土中,以保证该类软基在处理后可以满足工程基础强度需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1.2合成材料加固

合成材料的合理应用也可以有效提高软基强度,对相关材料使用性能进行严格要求,经过比对筛选,把合成材料进行填充,运用人工合成与高强度压强对相关材料进行结合,增大软基整体强度,避免基础的触变、形变,在人工合成材料的作用下,也可以得到控制,从而提高了基础的稳固性。

3.2.3硅化处理

利用氯化钙同硅酸钠之间的反应可以得到胶状凝聚物,将软土组织黏合在一起,增加基础强度和硬度,这种处理方式即硅化处理,通过这种方式也可以得到满足水利施工基础强度要求的基础。

3.2换土法

换土法是一种比较有效又直接简单的方法,能够直接快速地改变地基土壤质量,达到地基土质所规定的质量。换土法的施工比较简单,可以用灰土、水泥等土质代替原来的软土,换土之后的土质,能够极大地提高承载能力。但是换土的成本比较高,经常会受到地理位置的约束,需要长距离的材料运输,提高了施工的成本和施工难度。因此如果要采用换土法,应该首先对周边土质进行实地考察,如果软土地基的周边能够有适合的土质,就比较适合采用换土法,就地取材,减少运输的距离,降低施工的成本。换土之后,要将回填的土质分层夯实稳固,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固性。

3.3旋喷注浆处理技术

综合利用电化学法、气压法、液压法,以高速旋转的方式,把固化的浆液注射到建筑物之间的缝隙或地基的各种介质之中。当软土地基的土质为黄土、淤泥,砂土或粘性土质时,比较适合采用旋喷注浆处理技术。可以利用粘土浆,水泥浆,硅酸盐,水泥砂等物质进行注射,同时还应该采用定喷、泉喷的方式,建造出复合地基的模型。采用旋喷注浆处理技术,能够有效地避免地基沉降,提高土质的承载能力。但是如果软土地基中有比较多而大体积的石块,就应该对这种技术进行适应性地检验,从而确定该方法是否合适。

3.4加筋法

加筋法就是在软土层上用钢筋进行网站施工,提高地基承载力和整体强度。主要是用钢筋进行软土地基的加固。加筋法一般是在不良水利工程施工背景下应用,有效的控制软土地基沉降问题。加筋法无法广泛应用,主要还是成本太高。相关项目负责人必须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综合的考虑该方法的使用情况,之后再确定是否使用这种方法来加固软土地基,而不造成工程的资金浪费,还能发挥出工程的最大效益。

3.5排水砂垫层

排水砂垫层法通常运用于富含大量水分的淤泥质粘性土、淤泥质粉土、泥炭等土质,通过对土质进行排水,以增加土质强度、减缓土质压缩性,从而使得土质满足水利工程建筑的地基设计要求。在施工过程中还会在砂垫层上再设置一层粘土层,由于粘土的透水性较差,因而可以作为隔水层避免地下水的反渗,对基础在此造成影响。在水利软土路基的处理过程中应用这种操作方法,最重要的就是垫层材料质量必须过关。经过多次的施工经验,不难发现大多数软弱地基自身的透水性能差,同时还没有硬壳层,所以,此时最好的垫材料就是砂石。除此之外,水利单位大面的运用砂石原料,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位企业节省施工成本,提升施工进度。比如:在水利施工建设现场就地采购符合施工要求的砂石,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不但能够满足软弱地基的垫层需要,还能够最大程度的降低水利单位对相关环节的资金支出,因此,此项技术被广泛运用。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以及综合国力的不断上升,越来越多的汇集民生民愿的工程项目开始实施,尤其是水利工程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在进行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往往会面对软土地基带来的使用困难,由于软土地基特殊的结构性质,必须采取一定的处理措施,才能确保施工的正常进行。文章通过对软土地基处理方式的分析,并且结合具体的实例分析了软土地基处理方式在水利工程的实际应用,进一步说明了软土地基处理方式在确保工程质量上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星.探讨水利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重要性及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No.19521:194-195.

[2]先米西努尔•艾尼.水利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J].吉林农业,2016,No.38213:78.10.14025/j.cnki.jlny.2016.13.033.

[3]李琳.水利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的方法分析[J].江西建材,2016,No.18306:138.

[4]钱治国.探究水利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No.31404:113.10.13612/j.cnki.cntp.2016.04.090

论文作者:徐红,侯云寒,臧连邦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

标签:;  ;  ;  ;  ;  ;  ;  ;  

水利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探讨论文_徐红,侯云寒,臧连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