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乡镇幼儿园“点对点”示范帮扶,充分发挥示范园的引领作用论文_余翠蓉

对乡镇幼儿园“点对点”示范帮扶,充分发挥示范园的引领作用论文_余翠蓉

余翠蓉 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幼儿园 653200

摘 要:幼儿园是幼儿成长的摇篮,幼儿教育时期是幼儿一切良好习惯养成和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而乡镇幼儿园的办园水平普遍偏低,要让农村孩子上有质量的幼儿园,让他们沐浴在幸福、快乐、优质的教育阳光下,就应大力提升乡镇幼儿园的办园水平。示范性幼儿园作为乡镇学前教育的窗口,承担着指导、示范、引领和协调本乡镇学前教育工作的重任,在推进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中发挥着积极的带动作用。作为示范性幼儿园,借助省级科研课题“对乡镇中心幼儿园‘点对点’式示范帮扶的实践研究”,分别对县级三所乡镇中心幼儿园进行全面系统、规范、深入的帮扶引领,使其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从而提升乡镇中心幼儿园的办园水平。

关键词:幼儿园 点对点 示范帮扶 引领

一、“行政对行政”,加强乡镇中心幼儿园办园规范化指导

乡镇中心幼儿园的教育发展普遍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和困难。比如:幼儿园规模小,管理缺乏规范性,师资力量薄弱,多是小学教师转岗或单位聘任的临时代课教师,管理素质和专业素质低,观念落后,教师之间缺乏竞争力,保教质量低,有的幼儿园投入不够,办园条件差等。而示范园拥有一支优秀的师资团队,有“一支团结进取的领导班子、一套合理健全的管理制度、一套务实有效的日常检查”的管理体系,这种采用人对人、事对事、内容对内容的“点对点”式示范帮扶模式,科学、合理、有机地运用这套幼儿园管理体系帮扶三所乡镇中心幼儿园更快步入幼儿园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很可行。

为了促进乡镇中心幼儿园的常规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示范园行政领导亲自到三所乡镇幼儿园进行实地考察、调研、指导,内容涉及行政管理、教育教学管理、后勤工作管理等方方面面的工作。通过深入的调查了解,发现问题,并提炼出急待解决的问题给予帮扶指导,如在理论与教育理念提升方面,示范园为三所乡镇中心幼儿园赠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并提出学习要求;示范园园长亲自指导学习《幼儿园工作规程》,规范幼儿园的教育管理。帮扶她们规范相应的管理制度,要求保教常规检查有针对,园务管理过程有记录,教师教育反思有成效,各项工作整改有落实。特别是要建立健全教职工岗位制度和相应的考核制度,从德、能、勤、绩四方面制定统一的考核细则,对全园教职工进行绩效考核,有相关的量化评价,才能增强乡镇中心幼儿园教职工的紧迫感和危机感,才会提高全体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才有利于促使各园在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的道路上迈上新台阶。

二、“教学管理对教学管理”,多渠道、多形式帮扶乡镇中心幼儿园教师速成长

1.多次综合指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示范园每学期由园长、副园长、教导主任亲自带队,多次派教师到帮扶园进行教育教学业务指导,指导帮扶园制定学期班级保教工作计划、教育教学活动计划、教研计划,指导园内、班级环境创设,开展教师业务学习培训等;派主管后勤工作的副园长、保健组长到帮扶园指导后勤工作管理、幼儿园安全、卫生保健、疾病预防及消毒等工作,规范后勤工作管理,使后勤工作得以科学、有序的开展。

2.跟班式学习指导。示范园每年派出2名骨干教师到帮扶园跟班指导一周,进行实地跟班指导培训。以听课、评课的方式,从备课、活动设计、活动准备、活动组织、活动反思等方面进行指导,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能力;跟踪帮扶园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依据《规程》、《纲要》与《指南》规范帮扶园幼儿的一日生活活动,提高过渡环节的组织质量;参与帮扶园的教科研、集中学习活动,指导她们完善《教师学习培训提高制度》、《教研活动制度》等,规范幼儿园的教科研及园本培训工作,提升教师的教科研水平及专业素养。

3.多次送教下乡活动。示范园每学期多次选派骨干教师送教下乡,通过开展教学技能技巧辅导、教学示范指导等活动,给她们讲解最新教育理念,和她们共同修改教育活动计划,对一日活动的安排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并对幼儿早锻炼活动与课间操的编排、教师带操等日常教学常规提出详细的要求,帮助她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通过教学示范课;艺术领域“同课异构”教育教学活动;“健康领域”研讨活动等系列送教下乡的活动,教师们畅所欲言,共同交流幼儿园管理、教育教学等方面的心得,取长补短、既发挥了示范作用,又促进了自身发展。最重要的是使乡镇中心幼儿园教师不出门就能观摩到高水平的教育活动,帮助她们从教学上“脱贫”,杜绝或减少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

4.多次观摩学习活动。每学期邀请帮扶园教师到示范园观摩学习多次,观摩内容依据帮扶园的实际需求而定。示范园积极搭建培训平台,定期、不定期邀请乡镇中心幼儿园园长、教师到园观摩,内容:语言领域教学研讨、艺术领域和健康领域优质课竞赛、幼儿区域活动开展与指导、幼儿早锻炼与课间操的组织、一年一度的教师五项技能竞赛、幼儿一日教育活动等。通过现场观摩学习,将最新教育理念、名家教育思想及时传达给乡镇幼儿园的园长、老师们,帮助她们从思想上脱贫,将理论“消化”,并不断汲取“营养”。

5.开展“手拉手师徒结对”帮扶活动。示范园课题组教师根据自身岗位、能力与特长,分行政组、后勤组、教育教学三个组,分别对应帮扶园的行政、后勤、教学方面的管理人员,如园长对园长手拉手,帮扶交流行政管理方面的工作;主管后勤的副园长、保健组长对帮扶园主管后勤工作的相关教师,开展后勤工作的帮扶指导;教导主任、教研员、学科带头人对应帮扶园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老师,大家手拉手师徒结对开展示范帮扶工作。师徒结对的帮扶模式能真正发挥“传、帮、带”的引领作用,对教师成长的促进作用是双向交互的,乡镇幼儿园老师得到成长的同时,对我园教师无疑也是一股强大的催生力量,这让大家获得双赢的途径,能让幼儿园更快更好地发展。

三、“后勤对后勤”,规范乡镇中心幼儿园后勤管理工作

幼儿园的后勤管理工作是全园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幼儿园是孩子们成长的摇篮,那么幼儿园的后勤管理就是这摇篮边孩子们的保姆,精心呵护着孩子们的成长。幼儿园要照顾好幼儿一日的起居饮食;要创设良好的环境条件;要充实和改善保教设备;要提供人、财、物的要素;要促进幼儿保教活动的顺利开展等都必须有后勤大量的琐碎、复杂的事务人员的支持、配合、努力才能完成。那么,要管理好幼儿园的后勤工作,首先就要规范幼儿园后勤管理,制度到位,责任到人,努力提高后勤人员的素质,提升后勤管理水平。

为高效快捷地规范乡镇中心幼儿园后勤管理,提升后勤管理水平,示范园主管后勤工作的副园长和保健组长亲自对三所乡镇中心幼儿园进行帮扶指导。在帮扶工作中,我园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深入到帮扶园实地指导工作,帮助帮扶园建立健全相关后勤管理制度,“手拉手”指导后勤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首先应该明确职责范围,细化各项工作的范畴,规划好相应的人力物力要求,做标准化管理。其次根据岗位要求,设置一定的岗位准则、岗位目标,建立相应的岗位机制,做到细节化、程序化、条理化。最后,建立相应的配套绩效保障机制,促进后勤人员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度。示范园还亲自指导帮扶园后勤管理者和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卫生消毒工作、幼儿园环境布局、幼儿营养食谱的科学搭配、幼儿保育工作等。

在示范帮扶工作中,除了实地指导外,还邀请帮扶园后勤管理者和相关人员到示范园观摩后勤系列工作的开展情况,认真聆听保健组长的“保健知识培训”讲座;跟班学习保育员工作等。通过帮扶指导,乡镇中心幼儿园的后勤管理工作已有条不紊开展,幼儿的食谱营养搭配合理,卫生消毒工作、食堂卫生工作已得到明显改善,后勤工作已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另外,在对乡镇中心幼儿园的示范帮扶中,示范园还充分利用网络的力量加强联系,老师们经常在下班之余用微信、QQ等形式交流心得,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幼儿园工作规程》.2016年3月1日起施行。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教育部印发,2001年7月。

[3]教育部 制定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云南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翻印。

[4]马虹 李峰 等 编著 《幼儿园保教管理工作指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7。

论文作者:余翠蓉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2月总第30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5

标签:;  ;  ;  ;  ;  ;  ;  ;  

对乡镇幼儿园“点对点”示范帮扶,充分发挥示范园的引领作用论文_余翠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