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淹没计算与评估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洪水淹没计算与评估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黄娟[1]2008年在《基于GIS的洪灾预警与淹没评估系统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课题源自中国气象局新技术推广项目——“基于GIS的山洪灾害数值评估模型及业务系统开发”。拟在GIS技术支持下,利用建立的洪水预报模型,模拟洪水发展过程,预报最大洪峰出现的时间和流量,根据数字高程模型,圈定出洪水淹没范围,结合数据库中淹没区的基础地理数据和社会经济资料,对灾区受灾程度及损失快速做出评估,整个过程集合成一个系统,建立实用性强、可视化程度高的洪水预警和淹没评估系统,为气象部门开展局部强降雨造成的洪灾预警和淹没评估提供基础平台,具有业务应用和推广价值的意义。论文首先通过需求分析,对系统进行总体分析和功能设计,选择了系统开发方式。其次采用空间数据模型Geodatabase对系统空间数据进行统一管理,探讨了数据处理的原则和方法,详细介绍了空间数据模型的概念、体系结构以及建立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洪水灾害数据库。然后分析和设计了相关的应用分析模型,包括洪水预报模型、淹没计算模型和灾害评估模型,并重点阐述了GIS在这些相关模型中的作用和应用。最后以江西省小流域潦河为例,构建起一套较为完善的洪灾预警与淹没评估系统,并对系统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初步表明该系统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陈凯[2]2009年在《基于GIS的洪水淹没评估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认为在G IS技术支持下,对洪水淹没评估系统从洪水淹没计算与洪水淹没评估两方面进行研究,结合湖南冷水滩区洪水淹没评估系统实例,选择了正方形DEM模型,利用正方形格网分析方法进行了洪水淹没中连通性的分析。构建了洪水淹没评估模型,并对洪水淹没评估中的迭置分析提出具体解决思路。最后介绍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陈凯[3]2004年在《洪水淹没计算与评估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地理信息系统因其强大的分析功能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行各业,洪水淹没计算与评估系统就是基于GIS的应用系统,利用它可以计算洪水淹没范围,评估洪水淹没区域的灾害损失,从而为水利部门与各级政府部门提供准确的资料,有效地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并为灾后赔偿等一系列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 本文在深入研究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针对洪水淹没计算中洪水淹没的真正范围问题,区分为有源淹没与无源淹没进行考虑。针对系统中基于DEM的洪水淹没计算与成熟的评估模型结合不紧密的问题,采用正方形格网分析法作为解决问题的桥梁,并利用这种分析方法进行了淹没连通性的分析,讨论了正方形格网分析法与成熟的评估方法相结合的模型。最后,将这种思路与方案应用与湖南冷水滩区洪水淹没计算与评估系统,阐述了系统的数据组织、系统设计与系统实现。 本文研究的重点在于: (1) 将洪水淹没区分为有源与无源进行考虑,用正方形格网分析方法实现对于洪水淹没连通性的分析与洪水淹没指标的计算。 (2) 采用正方形格网分析方法实现洪水淹没计算与评估系统中计算模型与成熟的评估模型紧密结合。 (3) 对于淹没损失评估的尺度问题进行了讨论,对基于Mapinfo平台的迭置分析中淹没损失数据的获取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思路。

陈静[4]2006年在《鄱阳湖区洪水灾害损失快速评估》文中研究表明鄱阳湖区是洪水频发区,洪水灾害带来的损失制约着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1998年特大洪水发生后,人们认识到区域防洪应将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有机的结合,并重视非工程措施的作用。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就是针对鄱阳湖区洪水灾害自然特性与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基于GIS和RS技术设计一套适合鄱阳湖区洪水灾害损失快速评估技术方法,为鄱阳湖区科学防洪和加强非工程措施的建设提供技术依据,为湖区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服务。 论文分析了鄱阳湖区洪水灾害损失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关系,设计了基于GIS和RS技术的鄱阳湖区洪水灾害损失评估总体结构框架,建立了洪水淹没范围模拟模型、洪水损失率计算模型和基于GIS空间信息单元格洪灾损失评估模型叁大模型,实现了社会经济数据的空间展布。论文从叁个方面对鄱阳湖区进行洪灾损失评估:第一,运用灾后评估系统对1998年洪水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和受灾人口进行估算,并与实际统计数据进行比较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与可行性;第二,模拟湖区实行退田还湖工程后发生98型、83型洪水的淹没特性,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下,运用灾前预测评估系统估算发生这两种典型洪水的灾情与损失;第叁,根据江西省“十一五”规划中的社会经济指标运用灾前预测评估模型预测出2010年湖区发生两种典型洪水的灾害损失,然后运用1995年到2004年社会经济发展数据逐年估算洪水灾害的直接经济损失,得到洪水灾害损失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并运用生长(S)曲线(皮尔曲线)预测湖区发生98型洪水时的直接经济损失,通过对两种未来年份损失预测结果的比较证实了预测结果具有一定的可信性。 研究结果表明初步建立的基于GIS的洪涝灾害损失评估技术方法体系,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对鄱阳湖区土地利用规划、防洪规划、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布局、灾情统计核查、灾后重建工作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在防汛指挥调度,抢险救灾、防洪工程效益评估、洪灾保险理赔等方面可得到进一步应用。

朱晓生[5]2009年在《基于DEM的洪水淹没计算分析系统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由于其强大的分析功能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各个行业当中。近年来,结合GIS技术和水动力模型,根据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来预测、模拟显示洪水淹没范围,计算淹没水深是水利应用领域的研究前沿。本文简述了洪水灾害的成因及特点,阐述了洪水灾害研究的重要性,并且讨论了在DEM基础之上进行洪水淹没分析的方法和过程。实现过程中,将淹没分析分为有源淹没和无源淹没两种类型来讨论。重点研究了在给定洪水淹没水深的情况下洪水淹没分析,在有源淹没中应用种子蔓延算法来计算洪水区域的淹没范围以并动态的模拟洪水淹没过程。论述了淹没区计算结果的精度及灾害评估和预测的准确性主要取决于数字高程模型空间数据精度和社会经济信息数据的准确性,而种子蔓延算法及空间迭加运算速度则决定了整个模型的效率。淹没分析为水利部门与各级政府部门提供准确的资料,有效地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本文研究重点在于:(1)简述了洪水灾害的研究现状,说明了洪水灾害研究的重要性以及GIS在洪水灾害研究中的重要作用;(2)简述了GIS的概念、分类、空间分析功能;介绍了ArcGIS Objects组建式技术;重点介绍了DEM的概念、分类、构建方法以及DEM在洪水淹没分析中的作用;(3)将淹没分析分为有源淹没和无源淹没两种,在淹没分析中分别采用了不同的算法,重点研究了有源淹没计算方法和实现过程;(4)设计系统的总体结构、功能模块,重点研究洪水淹没计算分析以及洪水演进动态模拟过程;(5)基于DEM分析洪水淹没计算的具体实现过程,利用正方形格网分析方法实现对于洪水淹没连通性的分析与洪水淹没的计算;在Windows平台下由VB.NET编程语言、ArcGIS Objects组建构建洪水淹没计算分析系统。(6)阐述了种子蔓延算法的基本原理以及在洪水淹没计算分析中的应用,模拟洪水淹没过程。

高燕[6]2006年在《防洪决策中灾情评估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全球洪涝灾害日益加重,非工程防洪倍受重视的背景下,开展防洪决策中灾情评估系统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论文结合当前我国灾情评估工作的实际需求,对灾情评估系统功能结构进行设计,并运用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可视化仿真技术以及数学、管理科学、决策科学等多学科知识,建立一整套灾情评估模型,从而为实现灾情评估的科学化、系统化、定量化奠定了基础。 首先,提出防洪决策支持系统的叁层体系架构,并分别进行详细设计。其中,接口层实现系统与决策分析人员的交互;应用层通过调用数据和模型,完成防洪决策过程各个环节的信息需求和分析功能,是系统的核心部分;基础层包括数据库(存放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模型库以及知识库,为系统提供信息和技术支持。 其次,在对灾情评估系统功能需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包含水情仿真、损失计算和灾度评价叁个功能模块的灾情评估系统。水情仿真模块通过动态显示洪水淹没过程,来获取洪水淹没范围、水深分布等灾情指标。损失计算模块和灾度评价模块则分别从定量和定性分析的角度,对洪涝灾害造成的破坏程度进行评估。由于叁个模块对洪涝灾情的评估是层层递进的,因而能够对洪涝灾情有一个全面而科学的评估。 再次,实现洪水淹没全过程的叁维动态可视化仿真,得到实时的洪水行为特征,为计算洪灾损失、划分洪灾等级提供准确、可靠的灾情指标。首先采用TIN表面生成算法和GRID内插算法,由离散高程点生成叁维数字地形;然后采用改进的格网源点蔓延算法,模拟洪水演进过程,分别计算给定洪水水位或洪量条件下淹没区的淹没范围和水深分布;最后运用Java 3D网络可视化工具绘制洪水风险图,并对不同条件下的洪水淹没过程进行动画演示。 接着,给出洪灾直接经济损失的计算方法。从系统论出发,分析洪灾损失的影响因素,建立快速损失评估模型。模型的输入是损失影响因素,输出是直接经济损失。相比损失率计算模型,该模型使用方便,影响因素考虑周全,因而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更佳的评估性能。此外,分别介绍企业停减产损失、产业关联损失和减灾救灾投入叁类间接经济损失的评估方法,并定义相对经济损失指标——洪损度,用于评估洪灾相对损失及其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 然后,针对遗传算法暴露出的局部搜索能力不强、未成熟收敛等缺陷,提出一种

吴志宜[7]2017年在《余姚市平原水网区洪涝模拟和预测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洪涝灾害是我国长期以来面临的最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由于全球气候变化,近年来洪涝灾害,尤其是台风带来的暴雨天气所导致的平原水网区的洪涝灾害时有发生。面对着提高洪水预测效率和准确性的要求,迫切需要构建一套完整、高效、可操作的平原水网区洪涝灾害预测分析技术体系。平原水网区洪涝灾害的主要成因是由暴雨导致的超出流域承载极限的洪水水量,根据这一成灾机理,本文围绕降雨产流模拟、基于最大滞留水量的淹没分析、洪涝灾情评估这叁个关键环节递进开展研究,并基于研究成果开展平原水网区洪涝灾害模拟应用系统的建设。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研究平原水网区降雨产流模型的应用。包括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水文模型的应用以及 SCS(Soil Conservation Service)产流分析模型在平原水网区的参数修正,在SCS模型修正过程中,以浙江省余姚市为研究区域,对研究区域的土壤类型和土地信息进行整合分析,寻找适合研究区的土壤类型系数、土壤湿度等关键参数,完成平原水网降雨产流模型的构建和修正。基于修正后的产流模型对研究区域的产流情况进行了较好的模拟。(2)利用最大滞留水量计算进行淹没分析与灾情评估。在降雨产流计算模型研究结果之上,综合考虑研究区域的排水能力、蓄水能力和境外来水量来计算区域最大滞留水量。再结合数字高程模型数据,研究了基于最大滞留水量的洪水淹没计算分析方法。并以洪水淹没范围和区域社会经济数据作为输入,构建了一套评估洪水淹没损失的方法。(3)构建平原水网区洪涝灾害预测与灾情评估系统。基于上述的研究基础开发平原水网区洪涝灾害预测与灾情评估系统,应用该系统对余姚市地区进行洪涝灾害预测应用。经实践检验,本文的研究成果可有效提升对平原水网区的防汛预测、评估分析能力,提高了洪水淹没预测及灾情评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可为防汛减灾工作提供科学及时的辅助决策手段。

陈云翔[8]2008年在《防洪决策中洪水灾情智能预测与评估模型的研究》文中认为在全球洪涝灾害日益加重,非工程防洪倍受重视的背景下,开展防洪决策中洪水灾情预测与评估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广泛的实际价值。本论文结合当前我国灾情预测与评估工作的实际需求,对洪水灾情预测与评估系统的功能结构与模型进行了研究与设计,并运用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可视化仿真技术以及数学、管理科学、决策科学等多学科知识,建立相关的洪水灾情预测与评估模型,从而为实现洪水灾情预测与评估的科学化、系统化和定量化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论文的主要贡献有:(1)提出了较为系统全面的防洪决策支持系统的叁层体系架构,即接口层、应用层和基础层,并对各层分别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其中,基础层包括数据库(存放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模型库以及知识库,为系统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持;接口层实现系统与决策分析人员的交互;应用层通过调用数据和模型,完成防洪决策过程各个环节的信息需求和分析功能,是系统的核心部分。然后对各功能子系统进行了设计。(2)建立了基于遗传算法(GA)的BP神经网络洪峰预测模型。针对BP神经网络在洪水预测中的不足之处,利用GA对BP网络预测模型进行改进,将GA计算步骤与网络的优化过程结合起来,形成了新的GA-BP网络预测模型。利用实际数据,采用BP网络模型和GA-BP网络模型分别进行了模拟预测和结果分析。结果表明,采用GA-BP网络的洪水灾情预测模型能够提高预测效率和准确度。(3)提出了洪水灾情预测系统中地形与洪水淹没模拟的算法与模型。为了完成淹没过程的可视化仿真,首先基于格网法进行叁维地形模拟,然后提出了一种基于蝶形细分模式的改进的自适应算法,通过结合蝶形算法和多阶曲线插值的思想计算新的插值点,在细分的过程中有选择性地对叁角形单元网格进行细分,来模拟叁维地形,它可作为洪水实时呈现系统的基础结构。接着从DEM出发,采用改进的格网源点蔓延算法,模拟洪水演进过程,分别计算出给定洪水水位或洪量条件下淹没区的淹没范围和水深分布;最后运用Java 3D网络可视化工具绘制淹没范围、水深分布等洪水风险图,并对不同条件下的洪水淹没过程进行动画演示,从而为实现洪涝灾害损失评估提供准确的灾情数据。(4)研究了防洪决策中洪水灾情快速评估算法。针对洪水灾情不同阶段的评估需求,根据洪水灾情的评估指标,建立了灰色关联度分析、BP网络以及RBF网络叁种洪水灾情快速评估模型;其中,RBF网络是在基本RBF网络上做了改进,将原来的线性层改为竞争层,使得模型能够更好地完成模式判断工作。经过实例分析,叁种模型都能得到较好的评估结果,尤其是灰色关联度分析模型和RBF网络模型在评估速度以及稳定性方面有出色的表现,所以这两个模型可以应用于洪水灾情快速评估系统中,其运算结果可以为防洪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5)提出了基于免疫遗传算法(IGA)的神经网络洪水灾情评估模型。针对遗传算法暴露出的局部搜索能力不强、未成熟收敛等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IGA的神经网络模型(IGA-NN)用于洪涝灾度评价,并给出了IGA-NN的设计方法和优化步骤。为了体现IGA-NN的优越性,还将IGA-NN与标准遗传算法(SGA)优化的神经网络模型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IGA具有更好的全局和局部寻优能力,且可以改善SGA未成熟收敛的缺陷。IGA-NN能够反映多个评价指标与灾度等级之间的相关关系,可用于洪涝灾度评价,且具有更快的应答速度和更高的评估精度。(6)进行了防洪DSS中洪水灾情预测与评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通过洪水灾情预测与评估系统功能的需求分析,设计了防洪DSS体系结构下的洪水灾情预测与评估系统。根据洪水灾害发展的不同阶段,将灾情评估系统分成了灾前预测、灾中决策和灾后评估叁大主要功能模块。探讨了灾情预测与评估系统在防洪DSS中的重要作用,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灾情预测与评估系统的功能结构。另外,还进行了各子系统之间的接口设计。最后分别对灾情预测与评估系统中的叁个功能模块进行了实现。最后,对全文的工作进行了总结,指出了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来全[9]2013年在《叁维可视化洪水淹没分析与灾情评估系统的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洪水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与日俱增。虽然我国对防洪方面投入也逐渐增加,洪水预报以及对洪水调控的工程能力有显着的提高,但洪水出现后其造成的损失依然没有减少。在这种前提下利用非工程手段进行防洪减灾备受重视,因此开展洪水灾情分析与评估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际应用价值。本文以锡林郭勒盟乌拉盖管理区为研究区,对叁维可视化洪水灾情分析与灾情评估系统的功能结构与模型进行了研究与设计,并运用了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计算机编程技术、叁维可视化技术、数据库技术整合,开发实现了洪水淹没分析与灾情评估信息系统,从而为研究区防汛救灾部门提供及时、准确、科学的灾情信息,实时地为防洪减灾工作提供决策支持。论文的主要完成的内容有:(1)建立了洪水淹没分析和灾情评估系统所需数据库。系统数据由大型的关系型数据库SQL Server进行存储管理,因此对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的存储方式进行了研究,并设计了对应的数据表、视图、存储过程、矢量数据集、栅格数据集等。其中,空间数据库的存储管理由ArcSDE空间数据引擎技术管理。接着对SPOT5遥感影像数据的处理过程和DEM数据模型的来源、存储方式、表达方式和数据生产步骤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建立了栅格空间数据库。(2)根据系统功能分析选取了客户端/服务器端开发模式,并对客户端/服务器端开发模式进行详细设计和探讨。系统客户端为各个功能模块和接口集成的软件系统,是系统的核心部分。服务器段为数据库,它为系统建立模型和算法分析等各个环节信息需求提供数据支持。(3)对ArcGIS二次开发接口进行了研究,利用ArcGlobe组件编程开发了系统的叁维可视化模块。格网DEM数据模型与SPOT5遥感影像迭加对研究区的真实场景进行了模拟,在此基础上开发实现了多种叁维场景操作功能。(4)基于DEM数据进行了洪水淹没分析功能模块的研究,分别实现了无源淹没和有源淹没两种算法功能,其中有源淹没算法采用了改进的种子填充算法。使用两种算法对研究区进行实验分析,计算出淹没区域并在叁维场景中模拟了洪水淹没范围。洪水分析算法计算结果能为灾情损失评估提供准确的灾情数据。(5)在确定淹没范围的基础上,将淹没区与存储在空间数据库中的受洪水淹没影响的所有要素图层进行空间迭加分析,确定淹没区的灾情情况,并将结果以文字、数字、图像和报表的形式展现。最后,对全文工作进行了总结,讨论了本文系统功能的不足并指出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沈计[10]2015年在《基于空间信息多级网格的城市雨洪计算模型与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面积急剧膨胀,使得中心城区及周边的自然、文化和生态系统都发生了显着的改变,同时也对城市流域的水文过程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水文过程的变化使城市暴雨灾害带来的威胁越来越大,由城市内涝导致的交通、电力、生产以及人民生命财产损失也越来越严重。城市雨洪计算模型是描述城市雨洪水文过程、分析雨洪形成机理、评估雨洪灾害损失的重要手段,能够为城市排水工程规划和设计提供数据支持,现实意义重大。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已经提出了一系列的城市雨洪计算模型,并不断从水文学的角度改进现有模型的原理与算法,使其更加适应特定城市流域的特征。目前,城市雨洪计算方法和理论体系已比较成熟,但从实际应用效果来看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产汇流模拟计算单元的划分缺乏合理性,各类模型参数的采集和率定方法没有很好的结合城市流域水文信息的空间异构性特点;积水模拟的计算方法代表性不足,难以反映城市暴雨积水过程的特征;在基础水文资料相对匮乏的地区,现有的雨洪计算模型缺少有效的建模手段。本文将空间信息多级网格技术与城市雨洪计算模型进行深度交叉和耦合,提出了基于雨水多级网格的城市雨洪计算模型与方法。该方法利用空间信息多级网格技术在流域水文信息时空分析、资源整合和充分利用方面的优势,旨在解决目前城市雨洪计算模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扩展空间信息多级网格思想在城市灾害防治研究中的应用范围。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优化现有雨洪计算模型的应用效果,并对空间信息多级网格技术在小尺度空间范围内的专题型应用研究进行了补充,具有良好的理论创新和集成创新价值。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特色和创新如下:(1)面向城市雨洪计算的专题型雨水多级网格的提出和构建:根据城市流域汇流过程的特征,提出了面向城市雨洪计算的专题空间信息多级网格——雨水多级网格,并作为城市雨洪模型的计算单元。本文明确了雨水多级网格的理论框架与核心内容,设计了多级网格体系的构建方法和编码方案,确立了各级网格的数据模型和存储结构,实现了以城市流域多层次产汇流过程为基础的流域多级剖分,解决了目前城市雨洪模型中计算单元划分缺乏科学依据的缺陷。为城市流域水文信息采集与利用以及城市雨洪计算模型的构建提供了有力支撑。(2)基于雨水多级网格的城市产汇流计算改进SWMM模型和方法:利用雨水多级网格在流域特征表达与水文信息利用等方面的优势,以网格为载体采集和管理城市流域多源异质异构信息,并作为计算单元与SWMM模型进行深度耦合,改进了以SWMM模型为代表的城市产汇流计算模型对水文资料组织方法落后、利用率低、模型参数采集和率定没有合理的标准等问题,提出了基于雨水多级网格的产汇流计算改进SWMM模型及构建方法,实现了流域各类水文信息空间分布式、图属一体化的综合管理和高效利用。(3)基于雨水多级网格的城市暴雨积水“图椎体”计算模型:根据城市暴雨积水淹没与产汇流过程的相关性,结合雨水多级网格与城市产汇流特征的密切联系,提出了依托于雨水多级网格的城市暴雨积水“圆锥体”计算模型。该模型将城市雨水二级、叁级网格与暴雨积水计算原理耦合,全面反映了城市流域积水过程的特点。利用空间信息技术解决了传统淹没算法在城市流域适应性差,地形数据精度要求高,计算效率低下等问题,为城市暴雨积水淹没过程提供了高效率、低要求的模拟方法。(4)基于雨水多级网格的城市雨洪计算应用研究:选取了某城市流域作为试验区对城市雨水多级网格进行了实际应用,在流域水文实测资料相对不足的条件下,利用3S技术结合网格空间分布信息获取了流域各类参数,并以之为基础完成了试验区产汇流与积水计算模型的构建和应用,通过对试验区雨洪过程模拟结果的分析与对比,证明了雨水多级网格能够使城市雨洪模型更具代表性,构建方法更具合理性,在不同流域中更具适应性。城市雨水多级网格作为空间信息多级网格思想在城市雨洪计算中的专题应用和扩展研究,体现了空间信息技术和城市流域水文模拟之间的多学科交叉,为城市雨洪计算模型提供了全新的改进思路,使模型计算结果在城市洪涝灾害应急决策和标准制定过程中更具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基于GIS的洪灾预警与淹没评估系统研究[D]. 黄娟.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08

[2]. 基于GIS的洪水淹没评估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 陈凯. 灾害学. 2009

[3]. 洪水淹没计算与评估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陈凯. 中南大学. 2004

[4]. 鄱阳湖区洪水灾害损失快速评估[D]. 陈静. 南昌大学. 2006

[5]. 基于DEM的洪水淹没计算分析系统研究与实现[D]. 朱晓生.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9

[6]. 防洪决策中灾情评估系统的研究[D]. 高燕. 东华大学. 2006

[7]. 余姚市平原水网区洪涝模拟和预测的应用研究[D]. 吴志宜. 浙江大学. 2017

[8]. 防洪决策中洪水灾情智能预测与评估模型的研究[D]. 陈云翔. 东华大学. 2008

[9]. 叁维可视化洪水淹没分析与灾情评估系统的实现[D]. 来全.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3

[10]. 基于空间信息多级网格的城市雨洪计算模型与方法研究[D]. 沈计. 华中科技大学. 2015

标签:;  ;  ;  ;  ;  ;  

洪水淹没计算与评估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