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素材的积累张小兰论文_张小兰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素材的积累张小兰论文_张小兰

四川省南部县第一小学

一、重视从语文教材中积累

语文教材是学生频繁接触的书籍,学生可以从语文教材中获取更多的写作素材,从而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首先,由于语文教材中词汇和文章的难度与小学生现阶段的阅读理解能力相一致,教师不断地鼓励学生从语文教材中积累素材。这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积累素材的习惯,而且能够增加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其次,学生所处的校园和家庭环境有限,尤其是寄宿学校中的学生更是对外界事物接触很少,这就导致了学生写作素材积累的空间有限,造成学生容易对写作产生厌倦感。为此,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学生从语文教材中积累写作素材,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例如,课文中出现的好词好句,甚至是好的段落,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积累。

二、培养日记习惯

日记是另一种提升学生写作水平的方式,在写作教学中,让学生记日记也是我们最常用的教学方式。日记习惯的养成能够使学生将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及时记录下来,在长时间的记录过程中,学生就能够知道应该在写作的时候如何选取其中的内容,如何将自己遇到的事情运用到作文之中。

我在写作教学中,常常鼓励学生将自己日记中有价值的事情分享给大家,在学生分享过后,可以让同学们一起根据这个事件进行讨论和交流,这样一件事情就变成多件事情,一个想法就变成多个想法,学生积累的素材也就越来越丰富。记得有一位学生曾为大家分享过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在一个大雨滂沱的傍晚,学生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了一只母狗用自己的身体为自己的孩子挡雨。它将自己的孩子都护在身下,自己的皮毛被雨淋得湿透了,每当有小狗好奇地想要抬头向外面看一看时,这只母狗就用自己的爪子将小狗的头拨回身下。学生看到这一幕,不禁联想到自己与母亲曾经也有相似的场景,母亲也将唯一的一把雨伞偷偷偏向了自己的一边,而母亲的身子却被淋湿了,后来还感冒了好几日。于是,学生将自己的雨伞放在了母狗的身旁,为它们母子遮风挡雨,自己快速地跑回了家里。当学生将这则故事分享给大家之后,同学们也非常感慨,大家都列举出了自己的父母为自己做出的感人事件,在这次写作课堂中,学生了解到了许多感人肺腑的故事,而这些故事也成为学生的写作素材,使学生在未来的写作过程中便于运用。

三、培养阅读习惯

在写作教学中,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同样是帮助学生积累素材的一种形式。学生不仅能够从阅读中积累素材,还能够从阅读中积累写作的方式与技巧,了解更多的写作手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所以,在写作课堂中,我也会让学生进行阅读,并与学生一起分享阅读中的内容,使学生能够了解阅读中的精华,记录下经典的内容作为自己积累的素材。

四、在教材中收集

如今的小学语文教材设计非常人性化,为学生选取了很多优秀的文章和内容,由于课文已经经过了课下的预习、课上的讨论以及课下的复习,所以是学生印象较为深刻的内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材中涵盖的素材类型非常多样,使用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也是学生所熟悉的,但是大部分时候作文教学都没有将教材内容看作一种写作素材,浪费了最熟悉的写作资料。以《槐乡五月》为例,这篇课文的文风质朴,基调欢快,色香味俱全,通过对孩子们采摘槐米的描述,展现了勤劳乐观的槐乡的孩子们的形象,流露出浓浓的乡情。这篇课文中有很多值得参考的段落与句子,比如"八月,天多热,鸡热得耷拉着翅膀,狗热的吐出舌头,蝉热得不知如何是好,在树上不停地叫着'知了、知了'",作者通过八月里动物和昆虫的反应,诙谐的将八月有多热形象地描绘出来。这样的表达方式比起直抒胸臆的"热"更能让读者感同身受。此外,合理利用教材中的字词和成语也能为作文增色。所以在作文教学当中,教师应当给学生适当的提示,让学生明白教材也是一本素材,合理使用教材中的知识内容,能够为作文写作做好积累。

五、从课外阅读中获取

创新都是从模仿开始的,好的文章与阅读内容和阅读量是分不开的。教师应该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协助学生选择有价值的阅读材料,使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素材的选取和分类。由于不同的人的思考方式不同,所以写作方式也各有千秋,小学生大部分更喜欢阅读趣味性强,简单易懂的内容。所以教师应当广泛涉猎各类文学作品,协助学生挑选出适合读的以及适合积累的内容。

六、课外阅读,拓宽学生的作文视野

有语文专家调查表明,许多优秀作文的作者在谈到如何写出好文章的心得时,他们都提到了自己阅读了大量的书籍。课外阅读开阔了写作视野,在面对作文题目时能够想到一般人难以想到的话题,或者是敢于提出大多数人难以想到的观点、主张等。因此,教师应当将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作为教学重点,鼓励他们多多阅读有价值的图书,特别是名家名篇、世界名著,引导他们大量阅读经典著作,从而使他们接受经典的熏陶,培养起优良的写作素养。

七、善于总结,鼓励小学生学以致用

小学生没有认真观察与总结归纳的习惯,但是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并不少。只有善于把生活经历归纳整理,就能成为作文素材,从而在作文中信手拈来。如果在平时的教学中忽视了对素材的归纳整理,就很容易作文中出现层次不清的现象发生。教学中不难发现,有的学生在作文时引用的素材并不契合主题,还耗费很长时间才找到合适的素材,付出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所以,我们务必要重视培养学生对素材的归纳总结能力。这样,既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还能引导学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对知识进行灵活运用。要求学生以题材为标准,对素材进行分类与归纳,例如,有关道德品质方面的素材包括行为与情感两个大类。对名人名家的经典事迹要作专题的分类。

综合上述,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应该指导学生学会积累素材。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并且能够把积累内化成自己的作文积淀,广集博蓄。这样,才能作文中厚积而薄发、信手拈来,从而谱出文丰意满的好作文。

【参考文献】

【1】丁萌.探讨课外阅读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教育现代化,2017(07)

【2】王祖林.素材积累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作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7(08)

论文作者:张小兰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工》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5

标签:;  ;  ;  ;  ;  ;  ;  ;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素材的积累张小兰论文_张小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