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入式腹部按压心肺复苏术和标准心肺复苏术对心脏骤停病人脑复苏效果比较论文_季新忠,黄丽,杜志鹏

(宁夏人民医院 宁夏银川 750021)

【摘要】目的:探究插入式腹部按压心肺复苏术和标准心肺复苏术对心脏骤停病人人脑复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间收治的心脏骤停病人共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标准心肺复苏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插入式腹部按压心肺复苏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心脏骤停病人的人脑复苏效果。结果:接受心肺复苏术后,观察组患者的OPCⅠ级、自主循环恢复、24小时内存活率以及出院后存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OPCⅠ级、自主循环恢复、24小时内存活率以及出院后存活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插入式腹部按压心肺复苏术对于心脏骤停病人的人脑复苏具有突出效果,不仅心脏复苏的成功率高且患者恢复时间短,值得今后在临床工作中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插入式腹部按压心肺复苏术;标准心肺复苏术;心脏骤停;人脑复苏;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9-0140-02

近些年来,人们的生活质量上升,对生命安全的重视程度明显上升,因此对于出现例如心脏骤停的现象,采取安全有效的心肺复苏术极为重要。由于标准的心肺复苏术效果不是十分明显,有研究显示插入式腹部按压心肺复苏术能够提高心肺复苏术的治疗效果,故此本文旨在对比研究插入式腹部按压心肺复苏术和标准心肺复苏术对心脏骤停病人人脑复苏的临床效果,特此选取100例心脏骤停病人作为研究对象,现有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间收治的心脏骤停病人共100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须满足(1)所有患者心脏骤停到开始复苏的时间短于10分钟;(2)患者及其家属对此试验均知情并同意;(3)所有患者近期无进行手术等;(4)所有患者均体温正常,心脏无器质性病变。

根据随机数表法对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为50例心脏骤停病人,年龄19~62岁,平均年龄(41.03±2.24)岁,其中

27例,女性23例,其心脏骤停至开始复苏的时间1~10min,平均时间(7.67±1.22)min;观察组为50例心脏骤停病人,年龄18~63岁,平均年龄(41.35±2.51)岁,其中男性26例,女性24例,其心脏骤停至开始复苏的时间1~10min,平均时间(7.88±1.31)min。

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平均时间以及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具有可比性。

1.2 实验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标准心肺复苏术治疗,即(1)评估和现场安全;(2)启动紧急医疗服务;(3)脉搏检查,注意检查脉搏时间短于10s;(4)胸外按压,其中成人按压频率大于等于每分钟100次同时下压深度大于等于5cm;(5)开放气道;(6)人工呼吸,所有人工呼吸方法均应持续1s以上,保证有足够量的气体进入使胸廓起伏,但是应注意不能过度通气。

观察组患者接受插入式腹部按压心肺复苏术治疗,即在标准心肺复苏术的基础上进行交替压胸和压腹,具体为在胸部按压松弛时,心脏复苏者需双手交叉在病人的胸骨剑突至脐连线重点进行垂直按压,同时保持压力范围为150~200mmHg。保持压胸和压腹交替进行。

观察并比较两组心脏骤停病人的临床效果。

1.3 评价标准

观察并比较两组心脏骤停病人的临床效果,包括OPCⅠ级、自主循环恢复、24小时内存活率以及出院后存活率等。

其中OPCⅠ级表示患者头脑保持清醒、能参与到正常的生活以及学习中;自主循环恢复判断标准为首先可感受到患者大动脉发生搏动,其次患者的收缩压大于8kPa,同时持续时间大于3分钟,最后患者的心电图显示有效心率;24小时内存活率=24小时内存活例数/50*100.00%;出院后存活率=出院后存活例数/50*100.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对实验数据包括OPCⅠ级、自主循环恢复、24小时内存活率以及出院后存活率等进行数据分析,当P<0.05时,表示两组心脏骤停病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施行心肺复苏术后可观察到,观察组50例心脏骤停病人中OPCⅠ级共39例(78.00%),自主循环恢复共28例(56.00%),24小时内存活共35例(70.00%),出院后存活共30例(60.00%);对照组50例心肺复苏病人中OPCⅠ级共30例(60.00%),自主循环恢复共18例(36.00%),24小时内存活共25例(50.00%),出院后存活共18例(36.00%),因此可得出观察组患者的OPCⅠ级、自主循环恢复、24小时内存活率以及出院后存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OPCⅠ级、自主循环恢复、24小时内存活率以及出院后存活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具体数据详见表1。

表1 两组心脏骤停病人之间的临床疗效比较(%)

3.讨论

心肺复苏术(CPR)是一种帮助心脏骤停病人的急救措施[1],主要借助人工进而保持脑功能直到病人自然呼吸和血液循环恢复,除此之外对于病人脑复苏的恢复也是十分重要的[2]。心肺复苏术是现代人必备的节能[3],主要包括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以及人工呼吸三步[4]。标准的心肺复苏术并不能达到明显提高心肺复苏病人的成功率,改善患者的生存率以及生活质量[5]。插入式腹部按压心肺复苏术是通过胸部按压和腹部按压的交替进行,进而避免腹部造成损伤[6]。除此之外插入式腹部按压心肺复苏术相比标准心肺复苏术,只需增加一名心肺复苏者按压腹部,不仅操作简单实用,临床应用性强,且治疗效果明显。

另外通过上述实验可知,采用插入式腹部按压心肺复苏术的心脏骤停病人的OPCⅠ级、自主循环恢复、24小时内存活率以及出院后存活率均明显高于采用标准心肺复苏术的病人的OPCⅠ级、自主循环恢复、24小时内存活率以及出院后存活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可得出结论采用插入式腹部按压心肺复苏术对于治疗心脏骤停病人具有突出疗效,不仅能够提高自主循环恢复等,还可以提高病人的生存率,值得今后在临床工作中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贾耀红.心脏骤停病人急诊心肺复苏术成功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4(20):2423-2425.

[2]范志宽,柴艳芬,李晨等.吸气阻力阀联合心肺复苏术对心脏骤停患者疗效的Meta分析[J].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2016,9(2):109-115.

[3]李春丽,于丽娜,施训仕等.情景模拟设置在护士心肺复苏术考核中的效果评价[J].西南国防医药,2015,25(7):791-792.

[4]叶大庆,苏运辉,张美萍等.情境体验教学在非医学专业大学生心肺复苏术及外出血救护培训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7,24(4):11-14.

[5]潘东峰,梁诗颂.腹部心肺复苏方法及临床应用[J].宁夏医学杂志,2017,39(1):89-90.

[6]王立祥.加强胸外按压联合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术的应用性研究[J].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14,2(9):481-483.

论文作者:季新忠,黄丽,杜志鹏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2

标签:;  ;  ;  ;  ;  ;  ;  ;  

插入式腹部按压心肺复苏术和标准心肺复苏术对心脏骤停病人脑复苏效果比较论文_季新忠,黄丽,杜志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