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牧草轮毂与其他作物的混交种_玉米论文

高效牧草轮毂与其他作物的混交种_玉米论文

高效牧草的混种及与其他农作物的轮(间、套)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牧草论文,高效论文,农作物论文,与其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高效牧草是指适应性强、适口性佳、营养丰富、产草量大、饲料报酬高的一类人工栽培牧草,它在牛羊的饲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用其饲养牛羊,可以节省精料,减少疾病,促进生长,增加产量,提高效益。

高效牧草的混种及与其他农作物的轮、间、套种,在生产实践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可以充分利用耕地、光热资源、作物的边际效应和生长季节 无论牧草或农作物,都有一定的生长季节,对光热资源都有不同的要求,利用这些特点,可将不同牧草与农作物安排在同一块地上,以便提高牧草和农作物的产量,增加单位面积的产出值。

第二,有利于平衡土壤养分 不同牧草对营养元素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如豆科牧草对磷、钾元素的需求量大,而禾本科牧草对氮元素的需求量大,如果将二者混种在同一块地或实行间作、套种,则可使土壤中的氮、磷、钾得到均衡利用,而不会导致土壤养分失调。加之豆科牧草的固氮作用,还可适当增加土壤中的氮素,这样能使土地的用与养有机地结合起来。

第三,有利于平衡饲草养分,提高饲草品质 牧草混种可使饲草的营养成分变得协调,适口性变好,利用率得到提高。若在单纯种豆科牧草的牧地放牧时,则易引起牛羊瘤胃臌气病的发生,而在混播豆科与禾本科或菊科牧草的牧地放牧时,则不会引起此病的发生;若用单纯豆科牧草调制青贮,则不易成功,而将豆科与禾本科牧草混合调制青贮,则易成功。

牧草混种及与其他农作物的轮、间、套种的模式很多,在此仅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示范推广的一些典型模式予以介绍,以供农民朋友参考使用。

1.白三叶(或百脉根)与多年生黑麦草混种 一般以多年生黑麦草为主,以白三叶为辅,二者产草量的比例为6∶4。以播种1亩地为例,取0.75千克黑麦草种子,再取0.4千克白三叶种子,将二者充分混匀,然后播种即可。这一种植模式,主要适合土地面积相对较多,农作物无法种植或种植后效益不好的地区应用。

2.籽粒苋与青割玉米(或苏丹草)套种 种一行籽粒苋、一行玉米,行距为30厘米,两者同期播种。亩用种量:籽粒苋0.75千克,玉米4千克。当玉米株高达到60~80厘米时,可以青割喂猪;达到1~1.2米时,可以青割喂牛、喂羊;达到1.5米以上时,可以青割调制青贮饲料。这一方式主要适合于人口密度大,水肥条件好,耕地面积相对较少的地区采用。

3.苜蓿与小麦混播 这是为了充分利用土地,在不影响苜蓿播种和生长的条件下,多收1季小麦的做法。在秋季先将地整平旋好,然后将苜蓿种子撒播在地表,亩用种量1千克,最后再将小麦条播,亩用种量7.5千克,条播机后带上耱,以便对种子进行覆土。苜蓿前期生长缓慢,待第二年小麦收获后,苜蓿则进入旺长期。

4.冬牧70黑麦草与草木樨(或毛苕子)混种 可以提高饲草的营养价值,改善适口性,同时也能做到土地的用养结合。先将草木樨撒播地表,然后用条播机开沟条播冬牧70黑麦草。播后用耱来耱,以便对种子进行覆土。亩用种量:草木樨0.5千克,冬牧70黑麦草6千克。如果冬牧70黑麦草与毛苕子混播,则可将6千克冬牧70黑麦草与2~3千克毛苕子混匀后条播即可。

5.聚合草地里套种玉米 此法适用于以生产聚合草为主的地块。聚合草播种时行距为50厘米,每种4行聚合草留2行玉米的空地,第二年春季第一茬聚合草收获前后种玉米。聚合草条带间的距离为80厘米,2行玉米种在空地中间,行距30厘米,聚合草距玉米的距离为25厘米。这样可以保证在基本上不影响聚合草生产的前提下,每亩地多收350千克左右玉米。

6.玉米地里套种苦荬菜 这是以生产玉米为主,兼收苦荬菜的种植模式。玉米采取宽窄行种植,宽、窄行行距分别为60厘米和30厘米,将苦荬菜种在玉米宽行中间,每两行玉米套种1行苦荬菜,玉米株距为25厘米,每穴留1株苗,玉米与苦荬菜之间的距离为30厘米,两者同时播种。这种方式在不影响玉米生产的前提下,每亩可收获2500千克左右苦荬菜。

7.苏丹草地里套种青割大豆或草木樨 苏丹草是一种高产牧草,但它的蛋白质含量较低,将苏丹草与青割大豆或草木樨混播,既不影响牧草的亩产量,又可提高牧草的蛋白质含量,还可做到土地的用养结合。苏丹草的行距为60厘米,将青割大豆或草木樨种在两行苏丹草的中间。亩用种量:苏丹草2千克,青割大豆2千克或草木樨0.5千克,二者同期播种。

8.紫云英与意大利黑麦草混种 将二者混播,既可提高牧草的营养价值,又可做到土地的用养结合,二者相互促进、协调生长。先将0.75千克意大利黑麦草种子与0.5千克紫云英种子充分混合均匀,然后播种。条播(行距为25厘米左右)、撒播均可,不宜播种太深。

9.墨西哥类玉米套种籽粒苋

这两种都属于高秆、耗地型、高产牧草作物,二者对氮肥的需求量都很大。墨西哥类玉米的蛋白质和钙的含量较低,碳水化合物的含量较高,而籽粒苋的蛋白质和钙的含量较高,碳水化合物的含量较低,将二者套种,能在饲草营养上得到互补。套种时,种1行玉米、1行籽粒苋,玉米与籽粒苋的行距为30厘米,二者播量比单播时减半。应施足氮肥,以满足生长需要。

10.青割玉米套种草木樨 将草木樨套种在玉米行间,玉米行距为60厘米,草木樨距玉米的行距为30厘米。

应注意:以上各种高效牧草的种植模式,均需播前施基肥。基肥以沼肥(沼液、沼渣)为佳,亩施量为200~400担,将其均匀撒在地表,稍晾,用旋耕机旋入土中。

(摘自《科学种养》2007.5.4 联系电话:010—88229499)

标签:;  ;  ;  ;  ;  ;  

高效牧草轮毂与其他作物的混交种_玉米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