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道路桥梁工程的建设规模越来越大,其发展的同时虽然带动了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但仍存在一些建设问题尚待解决。软土地基作为道路桥梁建设的主要技术,存在含水量大、变形量大、承载能力差等缺陷,但软土地基又有其独特的优势。因此,根据软土地基的缺点找出对应的解决措施,了解地质情况的差异,实施合理的加固措施,增加道路桥梁的承载力。
关键词:市政;道路桥梁;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1 软土地基的概述和特点
1.1 软土地基的基本概述
软土是由淤泥质土以及淤泥混合而成的粘性土,其分布范围较广,主要产生于内陆的河川湖泊附近,并且具有粘性大、含水量多、压缩性强等特点,因此,软土地基往往会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出现裂缝、变形等问题。所以运用软土作为道路桥梁的地基建设材料时,便要考虑其稳固程度,应重点加强地基的承载力和耐受力。根据软土的特性分析一系列可能产生的道路问题:因处理不当造成的道路断裂和沉降问题,因软土地基稳固措施不当引发的路面扭曲或出现裂缝问题,路面不平均等等,不论是哪种问题,施工人员都要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增强软土地基的稳固程度,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频率。
1.2 软土地基压缩稳定时间长
由于软土地基本身土质较软的特性,其需要的压缩稳定时间相对其他材质的时间更长。软土地基在道路桥梁的建设过程中,不但需要外界压力的持续施压,还需要稳定且巨大的压力程度,才能保证软土地基的受力均匀且压缩稳定。短时间的软土地基施压是无法令软土地基的稳固程度达到施工要求和标准的,只有经过长期的施压令软土地基成型,才能使其保持稳定的状态。
1.3 软土地基变形量大
软土地基的变形量大往往体现在两个方面:(1)地基沉降。地基沉降指的是竣工后,在道路桥梁长期的使用过程中,通过过往车辆的来回摩擦和重量的挤压,软土地基被挤压得更加稳定的同时出现空间压缩,产生地基下沉问题,地基沉降也是软土地基变形的另一种表现[1]。(2)地基断裂,地基断裂对桥梁道路的影响程度和带来的安全隐患远远大于地基沉降产生的危害,地基断裂的出现将直接令该条道路桥梁停止运输,使其陷入瘫痪。正因为软土地基的变形量大,经过长期的施压过程,导致地基愈发稳定的同时产生一系列安全问题,地基沉降和断裂都是软土地基变形的主要表现。
2 影响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中的因素
2.1 工程设计
从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的某种程度来说,工程设计是软土地基技术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通过对工程设计方案的有效更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软土地基产生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尤其是施工中的过渡缓和设计。对于道路桥梁工程来说,桥梁施工工程由于本身跨度大,因此,可将桥梁工程分为不同阶段,而相应的每一阶段的土质也是不同的,所以路基强度也各不相同,若想将桥梁项目的不同阶段进行完整连接,就需要有缓和过渡阶段,因此,在工程设计人员在对工程设计时要把握重点,充分结合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软土地基施工技术。
2.2 施工水平与施工环境
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不同的地质条件对于软土地基技术有着不同的影响,因此,项目施工环境和施工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软土地基技术的应用。软土地基主要包括砂性地基和黏性地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砂性地基主要适合采用实压技术来达到对地基内部强化的目的;而黏性地基更适合采用挤密技术对地基内部进行强化,若想保证施工质量,施工工作人员要随时根据施工项目的实际情况和施工技术水平对软土地基技术进行及时的调整。
2.3 桥梁等级和其他自然因素
我国对于不同桥梁有着不同的等级规定,并且对于不同等级的桥梁也有不同的质量要求,而软土地基施工的质量对于整个桥梁工程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在对项目进行施工设计时,要先对软土地基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提前预估,例如,沉降问题,根据预测问题选择合适的软土地基施工方法。另外,由于道路桥梁工程施工地点多为山区,山区地形复杂且天气变幻无常,所以道路桥梁施工工程的周围环境也会影响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的选择。
3 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3.1 换填法
换填法在公路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是比较特殊的一种施工方法,其主要施工流程如下:首先,将施工路段的软土路基彻底清除;其次,用其他材料将该施工路段填满,例如砂石、水泥、石灰、沥青等;再者,使用排水法或强夯法对回填后的路基进行处理。总之,换填法主要是将施工路段内的软性黏土进行清除,再选用比较坚硬、稳定性强的碎石等材料,将该路段的路基进行夯实。这种施工方法通常是施工最后环节采用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一般不在施工过程中选用。
3.2 深层搅拌桩
深层搅拌桩技术主要是在软土路基中添加水泥或其他填料,并利用机械设备进行深层的搅拌,并在软土路基中添加适量的固结剂,使其凝固成为固定的土体,使其具有稳定性、强度高及透水性等方面的特点。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固型土体能够与软土路基慢慢结合,并形成一种强度更高的复合型地基,其自身的承载力也有所提升。此外,深层搅拌桩技术还具有操作简单、效率高及成本低等方面的优点。
3.3 高压旋喷桩施工技术
高压旋喷桩施工技术主要是利用钻机在土壤中使用高压喷射的方式,完成水泥浆液的灌注。这种作业方式主要是利用相关的机械设备形成喷射流,将原本施工场地的土壤破坏,并在施工位置上利用离子交换软土或附聚物而产生的物理、化学反应,这种作业方式下筑成的桩体,其强度一般较高,并能够提升地基的承载力,具有不易变形等方面的优点。一般在公路地基工程的施工中,常见的高压旋喷桩施工技术主要包括旋喷、定喷及摆喷这三种。
3.4 灌浆施工方法
在地基的施工处理中,遇到相对较软的地基可以采用粉喷法,利用化学的原理将水泥砂浆灌注到地基的缝隙当中,能够有效的改善土层的性质,加强其硬度。在进行喷粉施工技术时,做好钻机的选择工作,对其位置要按照要求进行合理的固定,按照相关程序严格进行控制,根据具体情况实施相应的措施,保障施工技术的顺利进行。
3.5 强夯法和强夯置换法
在市政道路施工中,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采用强夯法进行施工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强夯法施工在设备使用方面非常简单,在效果方面非常显著,同时在施工过程中速度非常快,在经济性上也非常好,这样就使得这种处理技术得到了广泛推广。近年来,强夯置换方法在很多市政道路工程中都得到了应用,强夯法和强夯置换法在加固机理上存在着一定的不同,这样使得其应用范围也出现了一定变化,强夯置换法在黏性比较高的地基中应用效果非常好。
4 结论
综上所述,软土地基技术作为目前道路桥梁施工的一大难点,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的合理性以及软土地基施工质量的稳定性越来越受到关注。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工程设计、施工水平与施工环境、桥梁等级、温度、湿度及降水等任意的自然因素或者是人为因素都会对软土地基施工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施工中为保证软土地基施工的质量就要加强对施工要点勘察、提高桩基技术并且在施工时运用加载法,优化我国道路桥梁施工中的软土地基技术,进而提高我国道路桥梁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雁.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在公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J].交通世界,2017,19(12):38-39.
[2]谢良,赵煜成,刘武.公路桥梁工程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应用[J].建筑技术开发,2016,43(11):136-137.
论文作者:李健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4
标签:土地论文; 地基论文; 桥梁论文; 道路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技术论文; 过程中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