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症患者心理控制源与应付方式的关系研究论文_樊建秀

(山西省太原市中心医院 山西太原 030009)

【摘要】目的:探讨焦虑症患者心理控制源与应付方式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精神科门诊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患有焦虑症的42例患者,对其进行心理CT测量,分析心理控制源与应付方式之间的关系。结果:测量后,患者的焦虑总分为61~82分,平均焦虑总分为(71.2±8.1)分;焦虑症患者心理控制源主要是机遇,应付方式主要是幻想,两者之间呈正相关性,成熟型应付方式在机遇的负向预测效果显著(P<0.01),不成熟型应付方式在有势力他人和机遇的正向预测效果显著(P<0.01),混合型应付方式的正向预测效果在有势力他人、机遇和内控性的正向预测效果显著(P<0.01)。结论:当焦虑患者面对应激事件时偏向于较为不成熟的应付方式,而这和心理控制源之间的关系较为密切。

【关键词】焦虑症;心理控制源;应付方式;研究结果

【中图分类号】R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3-0250-02

随着人们社会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加,焦虑症患者的数量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焦虑症指的是患者持续性的反复发生惊恐不安的精神症状,而这种焦虑情绪并不是由于现实情况引起的,患者的焦虑症状与现实情况显得格格不入。焦虑症患者的发病时间集中在20~40岁,通常女性的发病率高于男性。焦虑症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较为明显,一般治疗在精神科门诊,耽误患者的病情。本文中采用心理CT对焦虑症患者的心理控制源和应付方式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精神科门诊接收的患有焦虑症的4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性患者15例,占比为35.7%,女性27例,占比为64.3%,年龄20~42岁,平均年龄(31.6±3.7)岁,所有患者经确诊均为焦虑症,排除有意识障碍的患者,所有患者均可自行完成调查问卷,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给予所有患者使用心理CT进行测量,患者随机抽取题目进行解答,总共抽取50题,并要求在15分钟内答完,对于患者看不懂的题目可以进行解说,但是不可透漏答案相关的内容,患者必须独立完成,然后采用焦虑度量表,有势力他人、内控性和机遇量表(IPC),应付方式问卷(CSS)进行评分。

1.3 评价指标

焦虑度量表采取100分制,对患者的说话、行为、表情等进行观察,分数越高者表示焦虑程度越严重。有势力他人、内控性和机遇量表(IPC)分为6个等级,信度系数有势力他人的分量表为0.77,内控性分量表为0.64,机遇分量表为0.78。有势力他人指的是被测试的患者是否相信他人可以对自己的生活进行控制的事件,内控性指的是患者在大多数情况下相信自己可以对自己的生活进行控制,机遇指的是患者对若出现一个机遇那么该机遇可以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的影响程度以及患者自身的相信程度。应付方式问卷(CSS)分为2个等级评分,即是与否,共有6个因子即对问题的解决、自责、求助他人、幻想、逃避以及合理化。成熟型应付方式有对问题的解决、求助他人,不成熟型应付方式有自责、幻想、逃避,混合型应付方式有合理化。

1.4 统计学方法

以上数据的分析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完成,计量资料采取(x-±s)表示,对比采取χ2检验,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测量后,患者的焦虑总分为61~82分,平均焦虑总分为(71.2±8.1)分;焦虑症患者的心理控制源主要是机遇,量表得分为(27.9±6.4)分,内控性得分为(25.0±5.6)分,有势力他人得分为(24.3±7.6)分。焦虑症患者应付方式的得分中幻想最高为(6.9±1.8)分,然后依次是自责、逃避、对问题的解决、合理化、求助。成熟型应付方式在机遇的负向预测效果显著(P<0.01),不成熟型应付方式在有势力他人和机遇的正向预测效果显著(P<0.01),混合型应付方式的正向预测效果在有势力他人、机遇和内控性的正向预测效果显著(P<0.01)。而焦虑症患者心理控制源与应付方式之间的相关性如下表。

3.讨论

焦虑症患者心理控制源主要是机遇,分量表评分为(27.9±6.4)分,其次是内控性得分为(25.0±5.6)分,有势力他人得分为(24.3±7.6)分。焦虑症患者的情绪不稳定,甚至有时自己对情绪都难以控制,长期如此使患者失去治疗的信心,而是任由病情发展,进而将更多的信念交给机遇[1]。应付方式主要是幻想,得分为(6.9±1.8)分,然后依次是自责、逃避、对问题的解决、合理化、求助。该病患者的认知能力较差,对自身的期望较高,容易产生不合实际的一些期望,但是经过挫折后,患者常常养成不切实际的应付方式[2]。两者之间呈正相关性,成熟型应付方式在机遇的负向预测效果显著(P<0.01),不成熟型应付方式在有势力他人和机遇的正向预测效果显著(P<0.01),混合型应付方式的正向预测效果在有势力他人、机遇和内控性的正向预测效果显著(P<0.01)。

综上所述,当焦虑患者面对应激事件时偏向于较为不成熟的应付方式,而这和心理控制源之间的关系较为密切。因此,要首先对焦虑症患者的心理控制源以及应付方式进行研究分析,再进一步进行诊断治疗,改善患者的生活状态。

【参考文献】

[1]顾菲菲,郭文汇,陶高松.大学生自尊、心理控制源、社会支持与抑郁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14(05):89-90.

[2]李睿,马来祥,张进辅.大学生成就动机、心理控制源与自尊的相关研究[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4,10(01):263-264.

论文作者:樊建秀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5

标签:;  ;  ;  ;  ;  ;  ;  ;  

焦虑症患者心理控制源与应付方式的关系研究论文_樊建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