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陈艳华1,张捷 2

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陈艳华1,张捷 2

1山东港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日照 276826

2日照港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日照 276826

摘要:工程造价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工程投入与成本回收的重要依据,因此得到各建筑企业的极大重视。BIM技术作为一种新的、先进有效的工程造价管理手段,在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以BIM技术要点入手,简要分析了该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主要应用。

关键词:BIM技术;造价管理;应用

引言

作为一个劳动密集型、粗放经营的行业,工程建设工业在国民经济增长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随着人们对工程建设项目要求的不断提升,附加到工程上的信息量也日益增多,特别是对一些大型现代化建设项目,其涉及单位更多、建设周期更长、建设过程信息量更大,进而大大增加了项目工程管理的难度,如选用传统信息交流、管理模式极易出现造价管理不到位问题。将BIM软件应用于工程建设项目造价管理,能够通过建筑信息模型地建立,充分整合工程项目所有阶段的信息,推进参建各方的积极配合,实现全面造价控制。

1BIM技术相关概述

1.1BIM技术的概念

BIM技术可说是延伸对象化数据描述技术与计算机3D绘图展示技术结合发展的应用技术。BIM是建筑信息化模型缩写,这个技术能够形成3D信息模型,能够将工程项目在从设计到施工完毕的各个不同阶段的工程信息、过程和资源集成在一个模型中,方便被工程各参与方使用。

1.2BIM技术的优点

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数据的统计和测算具有不确定性,相对于传统技术来说是纸上所做出的平安设计图,相对于立体成品建筑来说,数据分析是很有困难的。但是BIM技术使用3D技术穿插,让建筑生动化,立体化。工程造价管理中测算和预估都有数据的盲区,这样庞大的数据处理,是存在不可避免的数据丢失。而BIM技术的优点是采用数据共享化,从建筑工程设计到完工,造价管理人员可以实时监督工程进度,便于随时调整预算和对工程管理的成本的高度控制。通过BIM技术测算过的数据,自动进行文档共享,而且数据的准确性经过多方测验,准确度远远比人工测算精度高。而且我国工程造价中不同时段的材料价格是不同的,具有可变性。而信息共享之后,材料费可以直接调控。

2目前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管理机制滞后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虽然工程造价的管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但传统计划经济观念和影响仍然存在。在传统模式下,工程造价管理与现代建筑业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已成为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桎梏。

2.2工程造价与市场脱节

在工程造价进行中,管理人员需要对市场中建筑材料、施工设备等的价格有充分的了解和把握,并且能够在此基础上,对未来市场的浮动作出基本的判断,才能准确估算工程造价。当前,建筑企业内的工程造价开展主要以以往的造价管理经验为依据进行,这导致了造价进行中所使用的市场参考价与实际市场上的价格有一定差值,进而工程造价结果与实际所花费的资金误差较大,对建筑承包企业和投资方而言都会造成损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3.1便于造价数据共享,合理控制工程造价

以往都会选用纸质形式进行工程造价数据存档,或在硬盘内以Excel表格、Word文档的电子格式进行保存,不管保存形式选用何种方式,这些数据都存在孤立性,但在建设过程中一个项目将产生大量数量,且数量惊人,如想及时、快速、准确查找到所需数据难度过大,同时也不便于后期查找。将BIM技术应用于工程造价管理,能够向一个数据库内整合全部数据,构成可共享的BIM数据库,这样不仅为数据信息查找、使用提供便利,还能实现所有数据信息共享,及时更新输出的数据。如企业建立了自己的BIM数据库或造价指标库,能够整理积累的所有项目数据,在新项目造价文件编制时,可便于企业内部员工可进行各项数据的查找、使用,同时也能对相似工程指标进行借鉴,进而保证报价的准确性。除此之外,通过造价软件的多种功能,如自动计算、自动扣减功能等,可节省预算人员的大量时间,降低工作量,无需对工程量计算规则进行死记硬背,也能做好各项工程量计算工作,同时可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为失误。

3.2合理制定资源计划,实现造价精细化控制

BIM应用前,工程造价人员常常根据以往积累的大量经验及相似工程实践信息,估算工程量,随后分配人员、设备与材料,主观性较为显著。BIM5D模型内将时间、成本等要素纳入其中,可按照施工动态进行造价管理所需数据的提供。如利用模型,可进行所有时间段中工程量或造价信息的获取,需要实现造价控制定量化,达到造价精细化管理程度提升的目的,进而合理配置资源,做到实时动态监控,防止超预算现象产生。

3.3准确计算工程量,提高造价管理水平

在工程造价管理中,工程量等相关数据的计算,传统统计方式以人工为主,造价人员需通过对设计图纸比对、分析,进行项目工程量计算,随后以预算定额为依据,并与市场环境情况相结合,按照造价计算规则,进行预算报表地编制。但这种模式下,工程量统计难度大,复杂程度高,如仅以人工方式进行统计,不仅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还会因工作负荷大,导致人为失误增多,大大降低工作效率,甚至影响工程造价的准确性。三维算量软件应用了BIM技术,利用软件可进行BIM模型的快速建立,能够给予所有构件物理、几何属性,且通过软件支持几何运算,达到实体扣减的作用,进而减轻工程量统计压力,降低工作难度,同时可在造价软件内导入所有工程量文件,增强工程量和成本数据之间的关系,最终以报表形式呈现。这种造价模式,不仅可实现工作时间的节约,还能为造价人员减压,并最终达到计算准确性、工作效率提升的目的。

4BIM在工程各阶段的应用

4.1招投标阶段

投标方根据招标方提供的BIM设计模型及招标文件中的工程量清单建立投标模型,结合企业投标条件、现场环境等做投标方案模拟,完成投标决策。同时,搭建算量模型快速准确地进行计量,通过计价软件合理组价形成报价。

4.2项目策划阶段

将进度计划、流水段与模型绑定,生成4D模型;添加工程量、造价信息,变成5D模型。此阶段可将模型、进度、资源相结合,来完成5D模拟与方案的比选。

4.3施工阶段

主要包括结算支付、变更管理、成本管理等。根据BIM的5D模型,可以快速获取不同进度、不同部位的工程量及预算信息,及时准确进行进度款申报、变更计算、多算对比等来达到成本管理的目的。

4.4竣工阶段

将实际完成工程量、洽商签证、价格调整等都添加到BIM模型上,最终生成竣工结算模型,利用完整的BIM竣工模型主要是对工程量的确认和工程价款的结算。

结语

BIM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具有信息高端性,但同时BIM技术在建筑工程使用阶段还不是应用特别成熟,许多的技术操作不是特别完善,不可否认的是在建筑工程项目造价分析中的便利性,将工程中的监督监控的能力充分发挥出来。通过该技术对工程造价管理数据处理分析具有很强的控制度,加强BIM技术在建设工程中的应用,给造价管理人员极大的减少工作量,而且也提高测算精度。

参考文献

[1]施海云.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上的应用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7(44):131-132.

[2]杜启杰.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运用效果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6(36):207.

[3]李奋龙,房静.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及效益分析[J].价值工程,2016,35(24):68-70.

论文作者:陈艳华1,张捷 2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9

标签:;  ;  ;  ;  ;  ;  ;  ;  

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陈艳华1,张捷 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