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快乐大课间论文_方敏

享受快乐大课间论文_方敏

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黄宅镇第二小学 322204

摘 要:课间活动是近几年在传统课间操基础上蓬勃发展起来的一种学校新的体育活动组织形式,与传统课间操相比,体育大课间活动时间长,活动内容多,形式活,练习强度加大,它不仅可以对学生紧张的学习起调剂作用,而且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身心健康有着明显的实效。

关键词:体育大课间 校本化实施 活动创新 可持续发展

由于大课间体育活动具有多种育人功能,我校将体育大课间活动上升至体育大课间活动课的层面,将体育大课间活动校本化实施,列入学校日常课程安排,进一步发挥其功能。在实践中证明,它是实现新的体育教育目标的有效载体,它在全面实施健康、快乐教育,促进学生主动、和谐发展的过程中正显现出重要而特有的功效。

一、我爱大课间

长期以来,课间体育活动仅限于学生做操,并且多年来同做一套广播体操,其内容单一、乏味,形式机械、呆板,学生早已厌倦,不仅体育锻炼的效益低下,而且还禁锢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而大课间体育活动打破传统的课间操活动形式,让全体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不仅是学校体育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更是学校教育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1.它是一种学校课程。肩负着以体育活动为载体全面育人,调节学生身心健康的重任,应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让学生喜欢。

2.它是一种体育生活。学生到学校来,不仅是来学习的,也是来生活的,大课间活动是学生的一种体育生活,是他们整个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终身体育一个不可忽视的起点。既然是一种生活,大课间活动就应绚丽多彩,人情味十足,为学生们诗一般的生活增光添彩;既然是学生终身体育的一个起点,大课间活动就应以持续发展的眼光来建构。

3.它是一种校园文化。大课间活动既是一种体育活动,也是一种文化活动,在奇妙的音乐声中,在欢快的节拍中,舒展着身姿,不仅是力的显现,也是美的表达和心的交流。

二、我上大课间

1.建构文化的、生活的大课间课程。我们彻底改变了传统的课间操模式,从文化、生活和课程的角度极大地丰富了大课间的内容和形式,突出了我校几十年来形成的创造教育特色。根据各年级段儿童的身心特点和本校客观实际,我们在每天上午第一课后举行一次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每周二、四设固定项目——广播体操,每周三、五为新设项目,如课间操接龙游戏、大灌篮、越跳越美丽、我是体操王等等以班为单位,每周依序轮换进行。

2.进行科学的、民主的大课间体育活动管理。有效的活动离不开有效的管理。我们首先健全了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管理机构,明确了各负责人的职责,进行了科学的管理,使其规范有序。在此基础上,我们努力推进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民主管理进程。不但充分发挥学生自创自练的积极性,而且也充分发挥他们自律自管的积极性,学生体协自始至终组织、指导和管理着整个大课间活动。全体教职工也都参与到大课间活动之中,或渗透到学生中间去活动,或组成教工方队参加活动,和学生同台竞争,既营造了全民健身、民主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又把全面的过程指导落实到每一个细节之中,及时评比,及时反馈,有效地完成了我校大课间体育活动课程。

3.实施立体的、协同的大课间体育活动配套工程。文化的、生活的和课程化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学生体育锻炼、心理发展的大舞台。所涉及到的项目具有极强的创新性、艺术性,对师生要求较高。因此,实施立体的、协同的大课间体育活动配套工程十分必要。我们主要抓了三点:

(1)体育课和课外特长培训有意识地为大课间活动做准备。(2)各科课程加强学生自我创造精神的培养,鼓励学生大胆展示自己的才华,塑造良好的心理素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加强班务工作,培养学生自律、自控和自管的能力。这一点尤其重要,因为大课间活动是开放性和自主性的,是否能有序地开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取决于学生的自控能力。

我们依靠班主任,一是要提高学生对大课间活动意义的认识,强化学生正确体育观的形成;二是要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运动水平;三是加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让他们学会守纪,参加活动时活而不乱。

三、我恋大课间

1.“大课间”活动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传统的课间操内容单一,“大课间”活动增设了课间活动的项目,有游戏、韵律操、各种球类、跳绳、踢毽子、跳格子等多种形式,这些内容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安排,合理、新颖,给学生以醒目之感,学生能完全自主地参加各种活动,增大了学生的参与面。通过一段时间的试行来看,学生都非常喜欢 “大课间”活动,他们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活动,都觉得“大课间”活动丰富了他们的校园文化生活。

2.“大课间”活动能使学生健身益智。“大课间”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置身于“乐中练”“练中学”的宽松情境之中,从感受快乐和产生兴趣之中去寻求自己的爱好,改变了以往单一乏味的课间活动,构建一个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有序”“有趣”“有益”的愉快求知氛围。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无拘无束、心情舒畅的情况下锻炼,情绪活跃,调节机能,使学生有清醒的头脑和充沛的精力投入学习实践活动;使学生在锻炼了身体素质的同时,又得到美的熏陶。

总之,“大课间”活动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锻炼了身体,发展了智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3.大课间”活动能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我们在创设韵律操、游戏等学生喜爱的活动形式的同时,还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勇于创新。如学生通过练习踢毽子,创新出前踢、侧踢、向外踢和向内踢等不同的新踢法,还有的学生双脚交换踢毽,边踢边舞,把舞蹈和踢毽融为一体。踢的毽子也有创新,制作材料有鸡毛做的,有塑料线做的,还有纸做的等等;制作形状有锥形,有圆形;毽子的颜色更是五彩缤纷。活动中,学生是实践的主人,实践中学生自主发展,拓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有句俗话说得好:“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发展一定要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与办学特色、办学方向,让学校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及办学特色制定大课间活动,使大课间活动与学校特色发展、学生个性发展相一致。

参考文献

[1]宗湖 王龙龙 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设计与开发[C].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05)。

[2]凤施 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理论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7,(06)。

[3]颖悟 熊百华 刘晓忠 从传统课间操到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思考[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5,(01)。

[4]萍 何秀珍 等 趣味体育游戏[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4。

[5]教育部 制订 体育(1-6年级)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版。

论文作者:方敏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2月总第29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3

标签:;  ;  ;  ;  ;  ;  ;  ;  

享受快乐大课间论文_方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