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介绍了市政道路软基的概念、特征、相应的处理技术措施。以压密注浆技术为例,探讨该技术在市政道路路基施工中的应用,主要包括施工准备、注浆施工、施工质量控制要点等内容。实际应用表明,压密注浆技术满足市政道路路基处理的需要,施工中应用具有良好效果,类似市政道路路基施工中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压密注浆技术;市政道路路基施工;注浆施工
1、前言
市政道路工程建设能便利人们出行,增进不同地区联系,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进步。但在施工过程中,软土路基是较为常见的路基类型,由于软基含水量大,承载力小,不能满足施工要求,需要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进行处理。目前在市政道路软基处理过程中,有多种不同的技术类型,并且各有自己的显著特点和优势,工程建设中应结合具体需要,合理选择相应的技术措施,以促进软基处理效果提升,有效保障路基稳固与可靠。
2、市政道路软土路基与处理技术
市政道路施工常常会遇到软土路基,其承载力差,含水量大,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处理技术
2.1软土路基的概念
软土地基在市政道路施工较为常见,一般指的是含水量大,土质疏松,承载力小,土壤缝隙大的路基类型,主要组成部分为淤泥或软性粘土。由于承载力小,根本不能满足市政道路施工需要,必须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进行处理
2.2软土路基的特征
作为市政道路施工较为常见的地基类型,软土路基具有自身显著特征。不仅含水量大,且承载力小,压缩性小,抗剪强度低。一般含水量在34%72%之间,远大于普通土壤的含水量,有些软基还呈流动状态。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时,软基容易发生失稳、下沉现象。压缩系数在0.5一1.OMaP之间,抗剪强度在5一10kaP之间。由于具备这些特点,因而不能满足市政道路施工需要,必须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处理
2.3市政道路软土路基处理技术
为提高软基承载力,确保满足市政道路施工需要,采取相应的处理技术是十分必要的。随着技术发展和软基处理经验总结,目前常用软基处理技术包括压密注浆技术、灌浆加固处理技术、竖向加固处理技术、粉喷桩加固处理技术、加载与置换处理技术等「1」这些技术都能实现对软土路基的有效处理,施工中应结合具体需要,合理选择相应的技术措施,促进市政道路软土路基处理效果提高2压密注浆技术在市政道路路基施工中的应用对策某市政道路工程全长18.6km,为标准4车道工程,设计时速60k耐h,其中8K+l10一1K4+340路段为软土路基。调查显示,该路段天然含水量高,有些地方呈液限状,路基整体强度低,承载力只有72-%KaP,不能满足市政道路建设要求,需要采取有效的处理技术。考虑该路段实际情况,对比不同软基处理方案,决定采用压密注浆技术
3、施工工艺流程
为促进软基处理效果提升,施工必须严格按照工艺流程进行,加强每个施工环节质量控制。具体来说,该软土地基处理过程中,主要严格遵循以下工艺流程
3.1施工准备及侧量放样
首先平整场地,清理施工现场的垃圾和杂物,合理设置排水设施,确保场地干净整洁,为机械设备人场和后续施工创造良好条件。然后试压浆并确定技术参数,测试后,检验机械设备性能和工艺技术参数,确定最佳灰浆稠度、工作压力、压浆速度、提升速度、水泥掺人量等。该工程应用压密注浆技术进行软基处理,技术参数为:水灰比1:1,压浆工作压力20一25MaP,提升速度鉴0.25耐mln,转速20一25r/mln,水泥掺•196•人量180一220k舒m「2」参数确定后根据施工图纸进行测量放样,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布桩,小木桩红色头标注桩位,合理控制桩距,并报监理工程师验收,确保满足施工规范要求
3.2钻机就位及钻孔安排
搅拌机具进人施工现场,做好安装调试工作,保证转速、压力和计量正常,然后进行钻进就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钻头对准桩位标识中心,双向调平钻杆,调整对中,最后精确调平,垂直度误差控制在1%以内,对中误差小于SCm。测量钻杆总长度,根据桩长和标高计算钻节数,标出下钻结束位置。采用单管法旋转钻机,下钻时水泥浆压力小于10MaP,避免堵喷嘴,降低压浆时的土体阻力,让浆液充分搅拌,钻孔至设计深度位置钻孔完成并且成孔后,对孔位、孔深、垂直度仔细检查,保证满足规范要求
3.3灰浆制作
采用级配4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根据水灰比1:1添加水泥,做好搅拌工作,测定泥浆比重,根据设计要求适当添加水泥,至满足配合比要求为止。浆液搅拌时间应该大于4min,但不得超过初凝时间,灰浆经两道过滤网过滤,将其中的杂质滤除,防止堵塞问题发生,对桶内存储的浆液搅拌,避免凝固
3.4旋喷和复搅
注浆管下至预定深度,调整回流阀门,让罐内压强达到规定值,水泥浆灌至喷嘴后,检查喷射方向和摆动角度,调整工作台和油泵阀门,根据技术参数要求,对压密注浆速度、提升速度进行严格控制,完成提杆和施工任务,由下往上成桩。桩头以下lm范围复喷提钻时,降低提钻速度,用最慢速度提钻上升,复喷一次,提高桩体密实度。整个旋喷和复搅施工中,要严格按照要求控制水泥用量、旋转和提升速度、旋转压力,加强水灰比参数控制,时刻检查浆液初凝时间、水泥浆流量和压力、喷射方法、提升速度等,「3」保证这些参数满足要求,这样不仅能顺利完成压密注浆施工任务,还能保证桩身强度
3.5提管冲洗及移动设备
压密注浆施工完成后,将注浆泵的吸浆管移至水箱,地面上完成喷射,将泥浆泵和注浆管内的浆液排除,清除残存的水泥浆,避免管道堵塞。一个注浆孔施工完成并经检验合格后,移动设备进行下一孔位压密注浆施工,重复上述操作流程。通常应用打一跳一法完成注浆任务,有利于桩位间的吻合,保证施工效果2.2施工需要主要的问题整个压密注浆施工应严格遵循工艺流程,按照从内排桩到外排桩的顺序施工。注浆施工要保证水泥浆连续供应,避免出现中断情况重视浆液搅拌,保证连续均匀进行,避免出现离析和结块现象,以提高压密注浆施工效果。合理利用废浆,凝固后形成桩间横系梁,提高市政道路承载力。通常在成桩2d8后开挖基槽,可凿除50cm软桩头,但必须保证桩长满足要求,符合设计要求。此外,整个压密注浆施工过程中,必须重视速度有效控制,一般不大于25C耐min,并保持稳定,提升压力不得小于20MaP,钻杆旋转速度20-25r/min之间,桩体应该均匀,强度符合要求川
4、压密注浆技术
在市政道路路基施工中的应用效果该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过程中,通过压密注浆技术应用,不仅顺利完成路基施工任务,同时也取得令人满意的处理效果
4.1预防路基沉降,提高软基处理效果
该路段软基通过压密注浆技术的应用,施工完成后经两个雨季观察,详细记录路基沉降相关数据,绘制成表格,并做好分析工作。结果表明:路基沉降变形小,沉降值严格控制在规定值以内,有效保障路基的稳固与可靠,整个路段没有出现路基沉陷问题确保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施工完成后由质量检测单位对路基进行检测和评定,测试和获取相关数据,对软基处理后的质量状况进行评定。结果表明市政道路工程质量合格,路基整体性良好,强度和质量都合格。目前该工程已经通车运营两年,在车辆荷载和自然环境影响下没有出现路基下沉等质量缺陷,为车辆安全顺利行驶创造良好条件,得到驾驶员和施工单位的好评
4.2类似市政道路软基处理
可从中得到参考市政道路软基处理技术类型多样,各有自身显著特点和优势。实际应用表明,压密注浆技术满足软基处理工作需要,能有效提高软基处理效果,并且工艺流程相对简单,成本较低,确保路基的稳固与可靠,提高公路工程质量,类似市政道路路基施工可从中得到参考与借鉴
5、结束语
软土路基是市政道路施工常见的路基类型,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采取有效处理技术是施工单位的重要任务。目前施工技术类型多样,各有自身特点和优势,施工中应结合具体需要合理选择。工程应用表明,压密注浆技术满足路基施工需要,具有良好效果,值得推广和利用。
参考文献
[1]朱连利.压密注浆在市政道路高填方路基处理设计中的应用探析[J].北方交通,2015(4),101-104.
[2]闰东霄,贾明辉.公路工程软基处理技术及展望[J].公路交通科技,2014(4),115-118.
论文作者:钱厚志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8
标签:路基论文; 技术论文; 市政道路论文; 注浆论文; 土路论文; 承载力论文; 浆液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