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抑郁焦虑状态及生活质量的临床观察论文_陈海燕

陈海燕

湖南省人民医院马王堆院区 湖南长沙 410016

摘要:目的:在临床上,研究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的方案进行护理后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例数合计为200例,选取时间范围是2017.5.5日到2018.3.5日,将其依据中心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基础临床方案为主护理)、观察组(再联合使用心理护理干预),各100例,对比2组的抑郁焦虑状态指标、生活质量指标。结果:观察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护理后,其上述情绪指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方案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当中,患者的抑郁焦虑状态指标改善佳,且生活质量指标效果理想。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抑郁焦虑状态;生活质量

前言

在临床方面,常见且反复发作的老年疾病之一即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其非常容易对患者的身心均造成严重伤害[2]。本文当中,对本院2017年到2018年这段时间收治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护理方面的分析和总结,探索适宜的方案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护理(本研究方式为:分组,一组使用基础临床方案,另一组再增添心理护理干预实施联合护理),见正文展示。

1 资料、方法

1.1 资料

选取本院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200例,所选时间区间是2017.5.5日~~2018.3.5日,将此阶段的200例患者作为试验对象。

20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心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100例、对照组100例。

观察组——性别方面对比,男:女=70:30例;年龄方面统计,上限:86岁,下限60岁,平均值(67.72±5.57)岁。

对照组——性别方面对比,男:女=67:33例;年龄方面统计,上限:84岁,下限61岁,平均值(67.53±5.86)岁。

对比2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上述各资料,其数据经过统计核算表示对比微弱,2组情况旗鼓相当,说明P值>0.05,由此2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可以进行比对试验。

1.2 方法

基础临床方案——对照组。本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以基础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护理为主,不再给予其他护理。

基础临床方案+心理护理干预方案——观察组。本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基础方案实施同时,再进行心理护理干预:

第一方面,支持性心理干预,通过耐心倾听患者主诉后,能够了解患者的内心困惑,从而能够通过技巧和科学性对患者进行鼓励和安慰,引导患者表达出内心的情绪,通过宣泄情绪的方式,从而能够做“减法”帮助调节其负面情绪[3]。

第二方面,认知心理疗法,给患者讲解疾病的知识以及社会因素、心理因素等对疾病的影响,从而使得患者能够正视疾病,正视治疗,能够提高其的认知能力和对疾病治疗过程的理解能力[4]。

第三方面,家庭-社会心理干预,通过调动患者家属和朋友等,多加叮嘱患者的子女看望患者、病友鼓励患者等,从而能够改善患者的孤独感,能够良好的融入社会集体当中,对自身的社会存在感更加强烈,以促进其内心康复。

1.3观察指标

(1)测评2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抑郁焦虑状态指标,分别使用SDS、SAS抑郁和焦虑自评量表进行核对[5]。

(2)核对2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核算软件为:SPSS 22.0版本,其中2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抑郁焦虑状态均值、生活质量均值使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达,同时将其运用t值检验,结果显示为P<0.05时,说明2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上述指标对比有统计学含义。

2 结果

2.1 2组对比抑郁焦虑状态指标

观察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抑郁焦虑状态数据低于对照组,P值<0.05。如表1:

2.2 比较2组的生活质量指标

观察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分值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2:

3 讨论

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后,能够有效的通过劝解、安慰、启发、鼓励等方式调节老年患者的情绪,提高其对治疗成功的信心,帮助患者有效的调节身心健康[6]。本文研究旨在针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疾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一组使用基础临床方案,另外一组再联合使用心理护理干预),以望取得一定的成果,为临床提供护理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疾病的依据,降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疾病对人们造成的威胁。

在结果中的“2.1”部分比较得出:观察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采取心理护理干预的方案进行护理后,其抑郁焦虑状态改善可观,均体现为优于仅使用基础临床方案的对照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P值<0.05。此现象表示为2组在对比抑郁焦虑状态指标方面,观察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情绪改善较对照组更为理想。

在结果中的“2.2”部分比较得出:通过观察2组的生活质量指标,观察组的分值明显较对照组更高,P<0.05。

综上所述,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方案能够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抑郁焦虑状态指标,且大幅度的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黄小娟,王国强,林焕英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住院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调查[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z1):25.

[2]邱立萍.目标性心理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心理状况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21(8):2159-2160.

[3]谢媛,童慧芬,李凌云等.认知行为干预护理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预后的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8):34-38.

[4]吕春菊,李佳玲.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探讨[J].大家健康(上旬版),2017,11(1):257-258.

[5]李荣,姚志强,周俏棋等.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心理护理干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16,27(16):2744-2746.

[6]张保美.5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的心理护理[J].全科护理,2013,11(16):1465-1466.

论文作者:陈海燕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5

标签:;  ;  ;  ;  ;  ;  ;  ;  

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抑郁焦虑状态及生活质量的临床观察论文_陈海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