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养路设备管理存在问题及有效对策论文_房志刚,刘明成,杨修志

筑养路设备管理存在问题及有效对策论文_房志刚,刘明成,杨修志

房志刚 刘明成 杨修志

临沂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山东 临沂 276001

【摘要】结合筑养路设备管理实践,分析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管理的有效对策,对提高公路机务管理水平,实现筑养路设备投资效益最大化,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筑养路设备;管理存在问题;有效对策措施

0 前言

随着公路事业的快速发展,筑养路设备在公路建设、养护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设备管理理念滞后、机制不全、维修保养脱节、操作不当等一些问题使机务工作处于被动、弱势地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公路建养水平的日益提高、公路环境恶劣的变化,为筑养路机械设备的应用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为机务管理者提出了更高、更广的要求。如何“把准脉博,对症诊治”,以发挥筑养路机械设备快速、精准作业能力,提高其使用效率和投资效益,已成为公路机务管理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1 筑养路设备管理存在问题

目前,筑养路设备在管理中存在着管理理念滞后、机构不健全、制度不完善、设备维修保养不到位、操作不当等许多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只有认真分析其弊端,找准症结,才能采取有效对策。

1.1管理理念滞后,管理不到位,设备故障率高。

有些单位设备管理存在“重用轻管”、“重使用轻维护”的思想,经验管理占主导地位,机械设备管理限于“事后维修”阶段,设备故障及劣化现象不能预防治理;有的单位机务人员无实权,仅能应付当前生产,领导重任务,求生产,重使用,轻维护,设备管理处于“不坏不修”水平。这些问题造成的机械设备事故率约占总事故的30~40%。

1.2 管理机制不全,执行不严格,资源损失严重。

有些单位机械设备管理机构不健全,缺乏完整的管理制度,机械设备技术资料档案建立不完善,“无法规可依”和“有法规不依”两种现象并存;受计划体制影响,有的单位设备账、卡、目不符,有的有账、无设备,有的有设备、无账目,机械设备不能及时报废、更新;有的机械设备管理不到位,执行力差;有的管理粗放,效率低下,资源损失现象严重。

1.3 管理者不专业,操作能力差,设备维护浮浅。

有的单位机务人员更迭频繁,管理理念模糊,造成机械设备管理能力差;有的单位只重眼前利益,宁花大量资金购买先进设备,不愿对机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低素质、技术能力差的人员难以适应现代设备管理需要;有的操作员未经正规培训,缺乏设备操作、维护保养常识,设备日常维护只停留在表面上,设备操作能力差。

1.4使用保养脱节,排障不及时,设备寿命降低。

有些单位设备不惜超负荷运转或带“病”作业,甚至违章操作,造成设备严重磨损老化;有的操作员包用不包修,维修员马虎应付,造成故障频发,责任推诿;有的设备有修复价值的旧件不修复利用,随意废弃,“浪费维修”现象严重,一些有修复价值的旧件随意报废。有的不考虑设备整体性能,“东拆西补”,设备不配套,寿命缩短。

1.5设备隐藏祸根,操作不严格,事故难免发生。

有些单位部分操作员缺乏机械设备相关专业知识,不熟悉操作规程,易导致机械设备事故;有的单位不舍得投入机械设备更新改造资金,致使机械设备异常陈旧、老化,存在隐患、隐藏诱发事故的祸根;部分机械设备技术陈旧或设备本身具有潜在安全隐患,机械设备未安全评价或人员没培训考核,导致机械设备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筑养路设备管理有效对策

公路机务管理工作中,扭转机械设备“重使用轻管理,重维修轻保养”观念,规范机械设备管理,合理使用机械设备、强制维修保养,使机械设备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采取以下对策:

2.1 树立机械设备综合管理理念,狠抓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水平。 

推行机械设备综合管理和主动维护创新,机械设备才有生命力,才是推动设备不断进步的制胜法宝。现代机械设备管理重点在“管”,而不在“修”,要树立设备综合管理理念,全员参与、全程控制、开拓创新,确保公路机械设备完好;树立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应用机械设备诊断技术对设备进行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在搞好机械设备实物形态管理的同时,加强机械设备的经济管理;以信息化带动机械设备管理的现代化。

2.2 健全机械设备现代管理制度,规范管理行为,提高管理能力。

建立完善的公路机械设备管理网络,落实省市县三级管理责任制,明确各自职责;建立健全机务管理体系,实行机械设备分类管理,统观全局,合理分配管理资源;实现计算机管理,及时完善、更新机械设备技术资料,以更好指导生产,快速查询和统计所需信息;改革机械设备维修体制,准确预测设备零件寿命,随时掌握机械设备的技术状况,把握维修的最佳时机,减小计划维修的盲目性,逐步向科学维修过渡。

2.3 强化机械设备管理人员培训,适应发展需求,提高综合素质。

不断强化机务人员管理意识培养,倡导爱岗敬业精神,树立科学管理意识,全员参与机械设备管理;不断加强机务人员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和开展操作技能大比武等活动,适应公路现代化和机械设备专业化发展的需要;不断推广应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先进设备,根据自身条件的变化加以调整、提炼、升华,不断创造出新的管理办法,造就复合型机务管理人才,提高机电液一体化公路机械设备使用和管理水平。

2.4 推行公路机械设备达标管理,提升综合水平,提高装备效能。

推行公路机械设备达标管理,制定分类设备的检查评分标准及达标标准,定期对机械设备管理进行考核评价。对管理网络建设、责任制落实及经济技术指标的完成等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客观评价现有机械设备技术状况;推行强制性的计划保养及预防性维修,提高机械设备技术水平;分析设备的投入产出效益,合理投入资金、人力、物力,统一标准,统一行动,促进综合管理水平的提高。

2.5 加强公路机械设备现场管理,发现消除隐患,确保安全运行。

建立公路机械设备安全管理体系,形成完整的安全管理网络,做到纵到边,横到底,层层落实责任,不留死角,实现安全管理“零容忍”;建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使机械设备安全管理规范化、科学化;认真贯彻执行“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方针,加大公路建养日常安全监管,对达不到安全生产要求的,坚决予以淘汰和停用,杜绝机械设备带病运转;加强公路机械设备使用环境的保护,绝不允许有威胁职工生命财产的陈旧机械设备施运行。

2.6 严格执行设备管理制度,确保设备“两率”,实现机械设备保值增值。

建立机械设备使用岗位责任制、持证上岗制、交接班制、巡回检查制、强制保养制等各项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制度的保障作用,严格责任追究,强化责任落实,提高设备“完好率”。多渠道搜集市场需求信息,面向社会开拓设备租赁业务,提高设备“使用率”。加快设备更新改造,优化设备的配套组合,提高高性能机械设备比重,确保机械资产的保值增值。

2.7 积极创新管理模式,实现节支增收,提高机械设备效益。

加强机械设备基础管理工作,加大创新力度,不断提高管理创新能力,以更好地服务于公路建养事业,拓宽视野,创新观念,努力创新机械管理模式、拓展增效创收渠道,取得机械管理新成果。走企业化、商业化之路,机械管理部门可以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3 结语

进入新时代,筑养路设备管理要转变观念,坚持走创新之路,实行设备综合管理,推行现代设备管理制度,实施现代管理模式。只要做到设备合理科学的使用、及时到位的保养、适时准确的维修,就能抓住设备寿命期内各种故障的发生规律,有效降低故障发生,提高设备有效利用率,保持设备的良好技术状态,最大限度的发挥设备的使用价值,努力开创公路机务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中国公路学会筑养路机械学会主编.公路筑养路机械机务管理手册〔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10.

【2】杨修志著·路桥管养应用技术〔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12.2.

【3】刘璘.兰州市公路养护机械设备管理探析.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2010(1).

论文作者:房志刚,刘明成,杨修志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新时代》2019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0

标签:;  ;  ;  ;  ;  ;  ;  ;  

筑养路设备管理存在问题及有效对策论文_房志刚,刘明成,杨修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