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40例老年期反应性精神病患者的临床分析论文_万绍兰李凤仪郭晓玉何玉兰

对40例老年期反应性精神病患者的临床分析论文_万绍兰李凤仪郭晓玉何玉兰

万绍兰李凤仪郭晓玉何玉兰

江西省宜春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西宜春336000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期反应性精神病患者的发病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老年科2010年至2012年60岁以上首次住院诊断为反应性精神病的患者进行分析。结果:反应性精神病在老年患者中的发病因素依次为:家庭问题、经济问题、亲人去世、受惊吓、人际关系、生病、孤独等问题而引发。40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34,职业依次为:农民、工人、干部。受教育程度越低发病率越高。临床表现以情绪障碍、思维障碍、睡眠障碍为主。结论:老年人发生反应性精神病时,应激事件的强度为一般,性别、职业、受教育与发病有一定的关系,情绪障碍与精神运动性兴奋是临床的主要表现。

【关键词】老年期; 反应性精神病; 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R246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8999(2013)12045501

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有136亿,占全总人口的1046%,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而老年人的心理问题也日渐突出,特别是一些老年人在遇到一些生活事件后即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症状,然而导致老年人精神疾病的主要诱因是什么?临床特点是什么?为此我们将我院老年科三年来收治的老年期首次发病住院诊断为反应性精神病患者40例进行临床分析,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为我院2010年~2010年间收治首次发病的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以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1]为标准诊断反应性精神病。

12方法:将40例老年患者的性别、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进行统计,对引起发病诱因的生活事件进行分析,并对引起的临床症状归类。

2结果

21一般资料:性别男性9例,女性31例,年龄60~83岁,平均6665±668岁,文化程度:文盲19人,初中以下14人,高中4人,大专以上3人。职业:农民20人,工人2人,干部7人,闲居2人。

22诱发因素:40例患者的生活量表(LEU)[2]评分在17~103分之间,平均值为4353±279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根据引起发病的诱因进行归类,家庭问题11例、经济问题9例、亲人去世7例、生病4例、受惊吓3例、人际关系2例、孤独2人、搬迁1人、算命后1例。

23临床症状: 意识清晰度下降12例次、行为紊乱19例次、情绪障碍27例次、疑人迫害34例次、言语凌舌37例次、难眠26例次、紧张焦虑11例次、躯体不适感8例次、幻觉7例次。

3讨论

急性反应性精神病又称应激性精神病,主要是由心理、社会因素引起的异常心理反应。该病各个年龄段均会发生。本研究主要对象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结果显示直接引起疾病的生活事件量表(LES)分值在17~104之间,LES均值为4353±2792因此可认为引发老年人反应性精神病的生活事件强度一般。

从本研究分析引起老年反应性精神病的主要诱因为家庭矛盾占28%,经济问题占23%,亲人去世占18%,生病占10%,受惊吓占7%,孤独占5%,人际关系占5%,搬迁2%,迷信占2%。由此可见人到老年时主要观注的是家庭和睦、经济的保障、亲人的健在及自身的健康状况。这可能是老年人在过去的超负荷生活状态中转换为另一种角色后所产生的失落感有关。老年人往往有一种体验丧失[3],如丧失亲友、丢失工作、丧失健康、丧失在群体中的地位。这种体验丧失使他们在生活事件发生时做出了一种消极的认知评价,并对周围事物产生的负性影响更敏感。因此在受到遭遇后会出现精神沮丧[4],受困不能解脱、失去控制、感到基本 不解。感到生命或躯体的完整性受到威胁、感到无助。由于对生活事件的负性认知评价,很容易产生精神混乱,导致精神症状的产生。

本研究还发现,发病者中农村居多占9%,受教育程度偏低者居多,女性明显多于男性。这可能是由于农村人与文化程度低的人对各种信息接受的少,因此对事物的评价也趋于一种简单化,易产生认知偏差。再者女性多于男性,这也可能是女性无论在家庭或社会中与男人一样承担着相同的角色[5],然而女性无论从体质、心理上的承受能力又比男性低,是否为此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本研究还表明,老年期反应性精神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情感、思维、行为、睡眠躯体不适感为主。证明老年在发病的精神症状为多方面的,多以情绪障碍为主。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编.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 第三版,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4

[2]张明园主编. 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 第二版,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154~157

[3]童建明,殷俊先. 老年期抑郁证的风险因素. 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 2001,28(1):12

[4]王丽颖,杨蕴萍.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研究进展. 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 2004,2:112~113

[5]杨孔军,高欢,刘铁榜等. 急性应激反应患者应激事件及临床分析. 中国民原医学杂志. 2003,10:601

论文作者:万绍兰李凤仪郭晓玉何玉兰

论文发表刊物:《中医学报》2013年12月第28卷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24

标签:;  ;  ;  ;  ;  ;  ;  ;  

对40例老年期反应性精神病患者的临床分析论文_万绍兰李凤仪郭晓玉何玉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