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施工现场中材料管理方法探讨论文_王柏兵

土建施工现场中材料管理方法探讨论文_王柏兵

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福建福州 350001

摘要:国家经济发展迅速,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也越来越关注。影响施工工程质量的因素方方方面,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便是建筑工程所用材料不合格对施工质量的影响。首先,建筑工程质量的问题,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社会保障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此外,大量不合格的建筑材料衍变成的建筑垃圾,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社会资源浪费,对环境的恶劣影响也不容忽视。因此,施工单位要加强对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和监管力度,从而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

关键词:土建施工;现场材料;管理方法

1 建筑工程项目材料质量控制遵循原则

1.1 经济效益原则

经济效益原则是材料质量控制中优先考虑的基本原则。经济效益原则的落实有很大的经济价值,只有为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创造了最大的利润,才能保障其能够获得更好地发展。在施工单位中落实降级效益原则,主要就是要求相关管理人员应该具备对材料的质量和类别进行严格的把关和控制的能力,避免使用各类存在质量缺陷的施工材料,从而减少一部分施工经济的损失。

1.2 科学性原则

对于现场施工材料的审查和存放,要遵循科学性原则。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现场施工材料的管理和审查都应该符合科学规律,就需要施工单位对各项施工材料进行的质量检验和试验操作,都要满足于科学性的基本需求、提高工程的严谨性,才能保障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效果。

1.3 规范化原则

对建筑工程项目中的材料质量控制工作还从规范性方面进行严格的控制和审查,是对规范性原则的实践。具体表现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施工单位要提高对相应的规范和标准关注度,保障各项操作都能够严格遵守规范操作的基本原则,特别是针对一些操作复杂性较高,或者是操作难度较大的内容来看,更是需要严格地分析和把关,从规范化原则方面提升质量控制的合理性。

2 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材料现场管理

2.1 加强对建筑材料采购的规范性

在根据施工需求采购建筑材料之前,首先要对厂家的供货能力,单位认证,产品合格数据等进行审查分析。只有确定该厂的产品质量和生产进度能满足施工计划的要求,才能与其合作。因此,除了对厂家提供的相关理论数据和相关证明进行核查,工作人员还应该深入考察厂家的生产工艺、经营模式、质量检测等,结合实际情况确定其具有可靠的保障才能订货。为了防止在初春时期,钢材、水泥等建筑材料出现供应不足的问题,现场监理人员要特别对计划合作的厂家进行进一步的审核。

2.2 科学管理和检测现场材料

在建筑材料进入施工场地后,首先,要检查核对材料的正确性,根据图纸和计划单一一排查。以便及时与厂家沟通替换。其次,要检测材料的质量是否合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工程量大,材料种类数量繁多,因此首先要按照材料的规格、种类以及不同的进场时间进行分类分区存放,并且保证不同的材质有明确的界限,之后按计划地进行检测,严格区分合格品和残次品。对于不合要求的材料要标注好出场日期等标志防止错用。此外,还应该执行严格的申报监管制度。为了保证施工材料的进场和检测工作都在相关负责人的监管下完成,要做好提前联系施工监理的工作,在没有负责人的前提下,必须拒绝施工材料进入施工的现场,防止出现问题影响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因此,施工单位要加强相应的进场申报机制,才能及时的获取材料进场情况,并按照规定进行监理。

以水泥为例,材料验收人员应加强责任意识,对每批进场水泥实时跟踪清点,保证袋装数量的准确;认真查验水泥外观质量,核对质量检测报告单与实物的符合性;查验水泥袋无破损且清楚标明工厂名称、生产许可证编号、品种、名称、代号、强度等级及包装日期和编号;水泥储存期一般为3个月,超期或临近超期时间的水泥不予签收。严格材料入库手续,实行岗位分离,互相牵制。

2.3 做好现场材料的保管工作,防止丢失,减少损失和浪费

材料存放管理,首先要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在满足现场施工的同时,在不影响正常施工进度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材料储存量,实行“零”库存管理;缩短储存时间,合理堆放材料,杜绝材料二次搬运的现象,防止不必要的资金占用和增加资金成本,以加速资金周转。其次,要加强现场管理,进场的所有原材料必须按品种、规格分别存放、严禁混放混用;储存材料的场地要符合要求,排水、防水设施应该齐备,保证储存材料的场所对材料本身不会造成浪费、损坏、丢失;对于不同的材料要有不同的保管场所,合理堆放,避免材料腐蚀,失效等。另外还应根据各种原材料的不同性能,按要求做好现场材料储存防护工作,消除因储存不当造成材料的损失浪费。保管员应做到帐、卡、物相符,材料帐要日清月结。从而做到材料的有效利用,降低工程材料成本。

2.4 做好现场材料的合理使用工作

项目经理部有必要精确地把握工程发展的状况,不断提高协调才能和预测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现场施工的进展问题。此外,要严格执行限额领料,在下达施工使命书中,附上完成该项施工使命的限额领料单,作为发料部分的管理依据,避免错发、滥发等无计划用料,从源头上做到材料的“有的放矢”。此外,在做好技能质量交底的一起做好用料交底。因为工程建造的性质、用处不一样,关于施工项目的技能质量请求、材料的运用也有所区别。因而,施工技能管理人员除了熟读施工图纸,吃透规划思维并按规程规范向施工工作班组进行技能质量交底外,还有必要将自己的施工估料意图灌输给班组,做好用料交底,避免班组下料时长料短用、整料零用、优料“劣”用,做到物尽其用,避免糟蹋,削减边角料,把材料耗费降到最低极限。所有管理人员特别是材料员应该随时查看工地的材料运用状况,发现不合理运用材料的状况及时阻止,并予以处分。关于施工完成后留下的边、角、余料应及时回收和有用运用,这样既根绝了糟蹋,又节省了资金,降低了成本。周转资料、低值易耗品是建筑施工公司在出产过程中需运用的、独具特色的资料种类,能够屡次参加施工出产而不改动什物形状,用量较大、运用期短、收发频频以及易于损耗,应加大对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的办理力度,对运用后的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实施修补保护,削减损耗,延伸其运用寿命,对租借不再运用的周转材料应及时归还,避免形成浪费。

总之,施工企业项目中的材料管理是项目管理中的重要一部分,只有通过材料的精细化管理,加强内部控制,才能确保工程施工的质量,争取较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刘跃玉.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对策研究[J].知识经济.2015(19)

[2]胡雅静.房屋建设中的材料成本控制分析[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7)

[3]杜永生.建筑工程项目的材料成本控制[J].科技资讯.2008(35)

论文作者:王柏兵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6

标签:;  ;  ;  ;  ;  ;  ;  ;  

土建施工现场中材料管理方法探讨论文_王柏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