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常型斑块状银屑病中医特色外治疗法治疗的分析论文_高玲

鸡西市中医医院 黑龙江 鸡西市 158100

【摘要】观察中医特色外治法治疗寻常型斑块状银屑病的疗效。将入组的66例寻常型斑块状银屑病患者按照入院顺序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即治疗组32例,对照组34例。治疗组采用中药药浴联合走罐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NB-UVB照射治疗联合卡泊三醇软膏外用治疗。两组共使用8周,观察治疗后第4、8周两组皮损的变化,从而作出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治疗4、8周的有效率分别为87.5%和93.8%,对照组为82.4%和94.1%。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医特色外治法治疗寻常型斑块状银屑病临床疗效和NB-UVB照射治疗联合卡泊三醇软膏外用治疗临床疗效相当,且简便易操作。提示中药药浴疗法和走罐疗法可作为中医治疗寻常型斑块状银屑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优选治疗方法,适用于临床,可在基层医院推广。

【关键字】斑块状银屑病;中药药浴;走罐疗法

前言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以表皮细胞角化紊乱为特点的皮肤病。其确切发病机制迄今未明,一般认为与遗传、感染、代谢障碍、精神神经因素、免疫异常、药物、环境、气候等因素有关,由于该病反复发作,病程迁延不愈,皮肤受损,常伴瘙痒,对患者生理、心理、社会等生活方面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使患者生活质量降低。中医学对银屑病的病因病机的认识和治疗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医药浴、走罐疗法治疗寻常型斑块状银屑病,效果显著,能延长复发的时间,且无毒副作用,是值得推广的绿色疗法。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所选66例患者均来源于医院皮肤科2016年1月至12月门诊及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2例,男19例,女13例;年龄21-62岁,平均(35.62±12.79)岁,病程3个月-32年,平均(5.59±4.73)年。对照组34例,男14例,女20例,年龄18-62岁,平均37.9岁,病程15d-18年,平均5.1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症状、体征、发病部位、病情严重程度上均无显著性差异。

1.2诊断与排除标准

所选66例病例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分型进行辨证,结合《临床皮肤病学》进行诊断。寻常型斑块状银屑病的临床特点为:病程较久,基底浸润,周围炎性红晕不明显,表面覆盖较厚银白色鳞屑,或表面干燥易裂,皮损暂时停止发展,消退缓慢,自觉瘙痒,瘙痒的程度因人而异,相当于银屑病静止期。所选患者符合寻常型斑块状银屑病的诊断标准,中医辨证为血瘀型,自愿参加本研究,并能遵从医嘱治疗者。排除寻常型银屑病点滴状患者;近3个月内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合并有心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免疫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者;对本治疗方法不能耐受者。

1.3治疗方法

1.3.1治疗组采用中药药浴联合走罐疗法

中药药浴协定方“银屑4号”方:黄柏、当归、丹参、鸡血藤、茯苓、土茯苓、桃仁、三棱、莪术等10余味中药,每味取30g。煎煮方法:文火煎煮2次,首次煎煮25min,第2次煎煮20min,共滤出药液5L,再加水50L,进行浸洗。药浴方法:患者避免空腹浸浴,浸浴前30-60min进食。调节好药液温度,室温宜在25℃-28℃,水温维持在38℃-45℃。浸浴时尽量洗去鳞屑,以利于药物的吸收。每次药浴时间一般以30min左右为宜,每日1次。走罐疗法:将95%酒精棉球点燃后,深入罐内中下段,绕一周后迅速抽出,通过罐内的负压吸附于肌肤皮损表面,并快速向皮损远心端方向拉动罐体,保证拉动方向一致(腰腹部可沿带脉经络方向,也可根据皮损形态拉动罐体),拉动至正常皮肤后借助腕力将罐体与皮肤分离,其后再次将罐内空气燃尽吸附于皮损表面拉动罐体,依此法重复作用于皮损处30-40次,每10次更换罐体,间歇时间不超过10s,吸附力以罐内皮肤约凸起3-4mm为度。

对照组采用德国Waldman公司的UV1000L窄普中波紫外线(narrowboundultravioletBlight,NB-UVB)治疗仪照射治疗,初次剂量为0.5J/cm2,每次递增上次剂量的20%,每周照射3次,4周为1个疗程。同时皮损处外用卡泊三醇软膏(澳夫清,批号:1007505,香港澳美制药厂生产,规格:0.005%,剂量:10g/支),2次/d。两组共使用8周,观察治疗后第4、8周两组皮损的变化,从而作出临床疗效评价。

1.4. 疗效判定标准

采用银屑病皮损面积严重指数(PASI对治疗前后的银屑病患者进行评分。PASI总分值=(0.1×头皮面积分×头皮严重分)+(0.2×上肢面积分×上肢严重分)+(0.3躯干面积分×躯干严重分)+(0.4×下肢面积分×下肢严重分)治愈:PASI分值下降>90%;显效:PASI分值下降>60%;有效PASI分值下降>25%;无效:PASI分值<25%。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对二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资料进行SPSS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标准差表示数据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平方差检验,检验水准P=0.05。

2.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PASI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治疗组有5例出现轻度皮肤刺激反应,表现为轻度瘙痒及灼热感,局部皮肤发红,患者可以耐受、未做任何处理,1周后症状自行消退。对照组有4例出现轻度瘙痒及灼热感,但副作用轻微且短暂,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治疗组32例中,28例有随访记录,随访时间为4周至3个月。治疗8周之后16例继续巩固治疗1-2个月。3例复发患者均有明显诱因,分别为劳累、感冒,再次应用上述联合治疗时仍然有效。

2.讨论

银屑病是一种有遗传背景的与免疫反应异常有关的常见的红斑鳞屑性皮肤病。其中斑块型银屑病占80%以上,寻常型斑块状银屑病尤其顽固难治,系寻常型银屑病中较严重类型。历代医家对银屑病(白疕)病因病机的论述包括内外因两方面,多主张内有血虚燥热,外受风邪,皮肤失于气血之润泽所致。内因方面注重血分的变化,其中血热、血燥、银屑病证候群符合血瘀证,故血瘀是治疗银屑病的关键,血瘀为常见的内在发病基础。“辨病证论治”是中医“论治”理论在临床实践中的发展。也是皮肤病中的外治技法的原则。用“辨病证论治”的理论来指导银屑病的中医外治,首先“辨病”,然后进一步辨识“病”中存在的“证”,以决定“中医外治技法” 故银屑病内治多从血论治,外治也多从养血、活血、化瘀着手。中药药浴:通过煎煮的中药复方浸浴,使药物透过皮肤、孔窍、俞穴等部位进入经脉血络,发挥其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解毒化瘀、扶正去邪的作用。走罐是拔罐疗法之一,走罐疗法通过罐内的负压吸附于肌肤表面,具有吸附力强,作用层次深,加之快速在皮损处推拉罐,推动脉中营血流动,激发其活力,可以起到加快血液循环、行气活血,祛瘀通脉,通经活络,引邪外出的作用。同时,走罐可以有效地作用于人体自身的传控体系——经络系统,使肌肤表面对体内外环境物质及信息的交换能力提高。在引邪外出的同时也增强了肌肤表面对药物等的吸收能力。走罐疗法对寻常型斑块状银屑病的皮损是一种有效治疗,可加速皮损变薄,促进皮损消退,帮助药物吸收,临床运用可提高疗效,缩短疗程。

3.结语

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进步,中药外治不但得到了继承而且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中医药治疗银屑病历史悠久,临床经验丰富,辨证施治,用药灵活,疗效显著,副作用小,形成独特的理论体系,说明中医药在治疗银屑病方面前景广阔。尤其中医外治法别具特色,疗效好且独具优势,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中医外治法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具特色的中医疗法之一,深入开展外治法的研究是中药事业发展的需求,也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 张成会, 李斌, 丰靓,等. 中医特色外治疗法对寻常型斑块状银屑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1(10):2470-2472.

[2] 尹敏, 王建茹, 杨志波. 中药内服外涂联合准分子激光治疗寻常型斑块状银屑病的临床研究[J]. 中医药导报, 2013(10):17-19.

论文作者:高玲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8月上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7

标签:;  ;  ;  ;  ;  ;  ;  ;  

寻常型斑块状银屑病中医特色外治疗法治疗的分析论文_高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