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比亚减贫的历程与经验
郭 燕1 Nkumbu Nalwimba2汪力斌2颜炳霞2
(1.中国国际扶贫中心 北京 100028;2.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 100083)
摘要 :本文回顾和分析了赞比亚的贫困状况以及减贫的历程、政策和效果,总结了赞比亚减贫的经验和教训。赞比亚政府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支持小农户的发展以减少贫困。然而,由于行政系统的低效,这些措施无法有效地瞄准和惠及贫困人口。为了加强中赞减贫合作的效果,本文提出中赞应加强在农业生产资料、基础设施、技术推广以及农产品加工等农业领域的投资与合作。
关键词 :赞比亚;减贫;中非合作
在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中国政府表示将继续对非洲提供600亿美元的资金支持,帮助非洲进行经济建设,中非合作发展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赞比亚与中国于1964年建交,是南部非洲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两国传统友谊深厚,双边友好合作关系不断发展。自1967年以来,中方积极承担了赞比亚多种援外项目,坦赞铁路是中国最大的援外成套项目之一。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赞比亚是中国对非援助受益较多的国家之一,中国承担的医院、农村学校、体育场、农技示范中心、疟疾预防中心等项目顺利落实。同时,农业作为中赞合作的重要领域,近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果,在促进国家经济转型、减少贫困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几十年来,赞比亚积极开展减贫实践,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贫困仍然是制约赞比亚发展的一大难题。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减贫中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与非洲国家开展减贫合作和分享减贫的“中国经验”,是中非合作的重要领域。
目前,国内外关于赞比亚的研究多集中于其经济政治、农业、铜矿业等方面,针对赞贫困问题的研究较少。Ndulo(1984)指出赞比亚自独立以来,经济的增长高度依赖矿业,特别是铜矿业的对外贸易,使得“多元化”的发展策略最终失败[1]。董成彬(1989)提出赞比亚发展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由于该国对于矿业的过度依赖以及没有及时调整农业发展政策,致使农业发展落后[2]。严磊(2010)梳理并分析了赞比亚30多年(1975—2008年)的经济变革历程[3]。于沆(2011)着重从经济、政治、文化、外交等多个角度分析了中赞经济关系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4]。姜菲菲(2012)分析了赞比亚农业发展的现状以及赞比亚政府促进农业发展的政策[5]。以上研究涉及领域广泛,但是缺少对赞比亚贫困问题和减贫战略变迁的研究。本文回顾和分析了赞比亚的贫困状况以及减贫的历程、政策、措施,总结了赞比亚的减贫经验和效果,并提出中赞开展减贫合作的建议。
综上所述,路桥施工中一旦裂缝问题,会对路桥施工质量造成不良影响,这就需要施工企业根据其施工环境,进行混凝土裂缝的预防工作,同时找出混凝土裂缝原因,并采用科学施工技术对其进行控制。并且在施工过程中对路桥进行定期保养工作,也能够有效避免出现裂缝问题,从而保障广大市民出行安全,提高桥梁运行质量和效率,为我国未来交通行业的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 赞比亚的概况
1 .1 赞比亚的基本国情
赞比亚是非洲南部的内陆国,国土面积75万km2,人口1 650万,其中58.6%的人口居住在农村[注]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发展指标数据库。 。由于大多数劳动力受教育水平低、工作技能不足、产业价值链较短和不发达,工业部门无法创造合理的就业岗位。赞比亚土壤肥沃、水网稠密、气候干燥温和,适合农业的规模化种植。农业生产活动是赞比亚主要的经济活动,全国有58.5%的家庭参与农业生产[注] 数据来源:赞比亚中央统计局2015年统计数据。 。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是赞比亚大部分农村人口主要的生活来源,农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4%。其中,玉米是赞比亚最重要的农作物。赞比亚经济发展主要依赖铜矿业,铜矿出口占国家出口收入比例的70%以上,但是由于铜矿开采的高度机械化,从业人员数低于全国人口的2%。2017年工业部门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5.6%[注] 数据来源:赞比亚2017年《第七个国家发展计划2017—2021》统计数据。 。目前,赞比亚积极发展服务业,包括旅游业、金融服务、房地产和商业服务、餐饮业等,服务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9%③。
1 .2 赞比亚贫困现状
近年来,赞比亚经济发展持续增长,2012—2016年年均GDP增长率保持在5%左右。但是,宏观经济的成功并没有惠及贫困人口,国内贫困问题十分严重。按照国际衡量标准,2015年赞比亚处于国际贫困线(每人每天1.90美元,2011年购买力平价)以下的贫困人口比例为57.5%①。按照赞比亚中央统计局(CSO)确定的国内贫困线,2015年赞比亚40.8%的人口处于极度贫困状态(不能满足基本的食物需求),13.6%的人口处于中度贫困状态(不能满足除食物以外的其他基本需求),总贫困率为54.4%②。
当前,环保指标成为了各大企业能否生存的硬指标。对于很多磷铵企业而言,磷石膏的处理成了一道难题。尽管企业在磷石膏制造建材等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但是长时间的积累导致我国磷石膏堆积量过大,短时间内难以消化。而天脊产品给我们提供了一条不产生磷石膏同时可以提供包括磷在内的多种营养元素的方案。
2 赞比亚的减贫历程
赞比亚的减贫实践主要经历了3个阶段:①实施国家控制以期实现人人平等富裕目标的“人道主义”社会发展阶段(1969—1983年);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干预的结构调整阶段(1983—2000年);③以减贫为发展目标的减贫计划和国家发展计划阶段(2000年之后)。
2 .1 “人道主义 ”社会发展阶段 (1969 —1983年 )
(3)在基础设施方面,赞比亚也取得了进步。2003年,赞比亚政府开始实施农村地区电气化计划,该计划的目标是到2030年将农村地区的电力供应从3.8%的覆盖率增加至51%[注] 数据来源:赞比亚2011年《第六个国家发展计划2011—2015》统计数据。 。该计划旨在利用合适的技术为农村地区提供电力基础设施,帮助农村人口提高生活质量。目前,农村电气化管理局已在公共和社会机构实施了424个独体太阳能设施项目,向农村社区供电。这一计划直接惠及公共机构、商业实体和农村家庭,已使12万人受益。
“你们的人数是奇数,而我们是两两格斗。很显然,今天有个人不必参加格斗。”老四从训练室的“黑板”前退开,看了我一眼。我的名字旁边空着。
在第一个国家发展计划中(1966—1971年),由于恶劣的气候条件和外国农场主的离开,农业生产遭受严重破坏,粮食安全岌岌可危。为此,赞比亚政府打破了以市场为导向的政策,选择实施国家控制政策。1969年,政府成立了国家农业市场管理局(Namboard),旨在为农业生产者提供生产设施和农产品销售服务。在这一阶段,农村发展政策的实施方式是价格控制。农业管理体制的主要特征是在农村地区扩建国家粮食购销服务站,国家直接控制粮食的收购、供应和定价,通过补贴的方式鼓励小规模农户使用肥料,发展农民合作社体系,使农户获得农业市场管理局提供的服务[6]。在此期间,政府投入资金用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如扩大道路网络、建立谷物储备服务设施。
这些措施极大地推动了农村发展,给农村的发展带来了资金,给农民带来了实惠。随着农业活动日渐增多,偏远地区也开始发展起来,粮食产量逐年增加,粮食安全得到保障。但是,从长远角度看,国家控制的农业营销不是一种可持续的消除贫困的措施,一方面这些措施为政府预算带来了巨大的赤字,另一方面也排斥了私营部门参与农业经营活动。
对高职院校园林技术专业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目前还缺乏有力的政策制度保障。当前教育主管部门还没有明确颁布具有可操作性的高职院校园林技术专业教师实践能力考评制度;在高职院校任职的教师在晋升职称的条件中,还是重视教师的科研成果以及论文的发表量,并没有将教师到企业锻炼纳入条件之一。在企业层面,没有很好的媒介,规定园林企事业单位必须接纳教师参加实践培训工作,所以政府、企业和教师之间缺乏很好的沟通,教师对于一线生产实践的积极性较差。
2 .2 结构调整阶段 (1983 —2000年 )
赞比亚在1990—2015年实现了稳定的经济增长,初步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但是实质上并没有完全改变国家单一的经济体制,贫困和高失业率仍对国家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从赞比亚减贫的历程和实践中可以汲取很多经验教训。
1991年,新政府上台,标志着赞比亚民主化改革的开始。此时的赞比亚经济处于不稳定且日益收缩的状态,贫困发生率很高(79%),贫富差距较大,国家欠下巨额外债(72亿美元)。面对严峻的国内经济环境,新政府决定继续加强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合作,并按其要求推行了国家自由化、私有化的第二次结构调整,希望引入高效的私营部门来带动经济发展。其主要内容包括:①稳定宏观经济,降低通货膨胀率,实现国际收支平衡;②改革公共部门,减少公共部门的人员数量和工资,实行绩效管理;③取消贸易保护体制和外汇管制,对外自由化;④国有企业私有化,并从公共部门转移到私营部门;⑤推行农业改革。其中,农业政策改革的重点是实施农业部门自由化,推动私营部门的发展并参与农产品的生产、销售和服务。农业政策改革采取一系列措施为私营部门创造了有利环境,包括取消政府直接参与农业投入、生产和营销,实施半国营公司私有化,并取消政府的价格控制和对农业部门的直接补贴,由市场的无形力量来决定商品和服务的价格。
然而,自由化、私有化的改革并没有改变国家发展的困境,整体经济发展出现倒退。国家对偏远地区公共服务供应的减少以及农业投入的消减使得小农处于更加窘迫的境地,加重了小农的贫困。此次结构调整计划的实施,对贫困人口产生了以下影响:首先,政府减少了医疗、教育和社会福利等公共领域的资金用于偿还外债,使得许多普通公民无法承担医疗保健和教育开支,使农村贫困人口的生活更加困难。同时,公共部门的裁员和工资停涨减少了从事基本服务的人数,进一步加重了农村的贫困。其次,为了提高经济增长效率,政府实施国有产业私有化。250多家半国营集团被列入私有化名单,其产值约占赞比亚国民生产总值的85%[7]。这导致大量人员下岗,失业率上升,而下岗人员无法获得社会保障,加重了这些家庭的贫困程度。对私营部门而言,为贫困地区提供服务无利可图,因此私营部门放弃或减少了对贫困地区的服务。第三,结构调整计划要求取消价格控制和农业投入补贴,原本希望借此提升粮食生产效率,然而这一政策却导致粮食价格上涨,使得原本拮据的家庭预算更是雪上加霜。总体而言,结构调整计划未能达到预期的促进经济增长、国家繁荣富强的目标。相反,国民经济增长缓慢,贫困状况持续加剧[8]。
2 .3 减贫与国家发展计划阶段 (2000年之后 )
自2000年开始,赞比亚进入了减贫与国家发展计划阶段。2002年赞比亚制定了《减贫战略文件2002—2004》,标志着赞比亚的改革从结构调整进入以减贫战略为中心的新的改革时代。赞比亚制定了一系列国家发展计划,如《第五个国家发展计划2006—2010》《第六个国家发展计划2011—2015》《2030远景目标2006—2030》。《2030远景目标2006—2030》是在2030年之前将赞比亚转变为一个“富强和充满活力的中等收入的工业国家,为改善全体民众的福祉提供机会”。赞比亚目前正在实施《第七个国家发展计划2017—2021》,其目标是打造一个多元化和富有弹性的经济体,从而实现持续经济增长和社会转型,并强调了农业在减少贫困和创造就业机会中的重要性。该计划标志着赞比亚从千年发展目标向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过渡。
自国家进入减贫发展阶段以来,赞比亚围绕着农村贫困人口的农业生产、社会保障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了以下一系列扶贫开发项目。
(1)在农业生产方面,2000年政府实施了化肥扶持计划,即对小农户提供50%的化肥补贴。该计划在2009年更名为农民投入支持计划(FISP)。每年赞比亚政府会从农业减贫预算中向FISP划拨最大份额的资金。在该计划下农民可以免费得到4袋肥料(每袋50kg)和1袋玉米种子(每袋10kg),满足0.5hm2的玉米种植需要。这一措施极大地提高了农用物资的使用效率,受益人数不断增加。2013年,FISP进行了改革,FISP受益者可以凭借兑换券(价值为2 100克瓦查,折合210美元)在中央农业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认可的农产品经销商处兑换他们选择的农用物资,种植作物不仅限于玉米[9]。国家的支持使得玉米产量保障了自给且有余粮用于出口。但是,兑换券的发放缺乏透明度,使该计划的实施存在严重的不公平的问题。有证据表明,FISP选择受益对象时倾向于将贫困的农村家庭排除在外,化肥和种子被不成比例地分配给拥有较大农场和较多资产财富的家庭[10]。尽管FISP被视为赞比亚国家减贫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其对减贫几乎没有显著影响。2006—2010年,虽然FISP的化肥补贴规模从5万t增加到10万t(图1),但农村贫困率仅下降了2%(从80%下降到78%)[9,11]。预算的限制也使该计划的受益人数逐年减少,从2015年的160万人减少到2016年的100万人。
有人说,世界上有三种人一点亏都不肯吃:一种是度量太小,吃了点亏就想不开,茶不思饭不想,好像被刮了肉一样;一种人火气太大,吃了亏就要跳脚,轻则破口大骂,重则大打出手,把事情弄得不可收拾;还有一种人是心眼太小,吃了亏就怪到他人头上,让别人怨声载道,自己也因小失大。做人要收敛,不止是喜要收敛,苦也要收敛,抱怨要少点,亏也要吃点。
(2)在社会保障方面,针对极端贫困和弱势家庭,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社会保障干预措施,如社会现金转移、粮食安全包以及学校供餐,以改善他们的福利与生计[8]。其中,社会现金转移是最核心的社会保障项目。最初,该计划采取“极度贫困模式”(也称为10%包容模式),旨在覆盖所服务地区最贫困的10%的人口,受益人主要是丧失劳动能力的家庭和贫穷的老人。2014年,为进一步扩大对贫困人口的覆盖范围,抚养人口比率高的家庭或劳动力有限的家庭也被视为补助的目标群体。受益家庭每月会收到相当于一袋50kg玉米价格的货币补助,这将能使一个6口之家每天多加一餐饭。在《第六个国家发展计划2011—2015》执行期间,共有78个地区的24万个家庭获得此项目的帮助,使每天只能吃一餐饭的家庭比例从2011年的56.6%减少到2012年的35.2%[注] 数据来源:联合国开发署2013年统计数据。 。该项目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受益家庭的福祉和生活,但是,系统性的补助金延迟支付也使得该项目的效果大打折扣。受益人经常收到拖欠数月后的一笔大额补助,受益家庭往往将这笔钱用来投资或者用来还债,而不是用于与健康和营养相关的日常消费,以至于对贫困家庭食物的构成和健康效果影响不大。
图1 农村贫困率与农民投入支持计划的关系
资料来源:IAPRI,2015年。
根据《实施意见》,省水利厅调整了《辽宁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涉及各类水利建设任务8类72项,规模以上工程26 486个,水利投资规模1100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3倍,资金筹集压力巨大。
1964年,赞比亚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总统卡翁达上任后提出走“人道主义”的社会发展道路,以期建立一个“阶级平等、没有剥削、互助合作、人民富裕”的新社会。赞比亚具有丰富的铜矿资源,在长期的殖民统治发展下,铜矿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但是却完全被外国资本所控制。工业和农业发展滞后,能源、原材料及粮食依赖进口,具有明显的单一制经济结构的特点。与此同时,农业部门呈现两元化的经济特征,即大型商品农业与传统农业并存。大型商品农业由外国农场主经营和管理,主要分布在基础设施完备的矿区和城市附近,而传统农业仅供维持农村人口的自给自足。农村生产效率低下以及劳动力流失,使得农村贫困状况严重。为了实现经济上的独立,政府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来加强对国有经济的控制以及促进农业的发展。
3 减贫的经验与教训
20世纪70—80年代的石油危机以及国际局势动荡暴露了单一制经济结构的脆弱性,赞比亚政府也意识到只有实现经济发展的多元化才能提高国家应对危机的能力。此时的赞比亚深陷“债务危机”的泥淖,国家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只有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援助,按照其规划进行经济结构调整。1983年,赞比亚进行了第一次结构调整改革,其核心内容是推动农业的发展,改变以铜矿业为主的单一经济结构。为此,政府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基本要求,在加大农业财政投入、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的同时,通过缩减公共开支、实行货币贬值,减少粮食补贴以及减少进口等措施来减轻政府负担[3]。实际上,结构调整的方案是基于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理论来实施的,这一理论适用于拥有完善市场机制的发达国家,并不适用于当时商品经济不发达的赞比亚,同时赞比亚只是改革措施的被动接受者,此次结构调整最终以失败告终。
1991—2015年,虽然赞比亚的总贫困发生率从79%显著下降到54.4%,但城市地区的贫困率下降更为显著,从49%下降到23.4%,而农村贫困发生率只从88%下降到76.6%②③,这种差异显示城市地区更多地受益于国内经济发展的红利。
虽然赞比亚从独立以来一直重视农业的生产发展,以期改变单一的经济结构,但是实际针对农业发展的政策以及预算投入相对较少。并且,大多资源都转移到了大中型商业农场,专注于集约化的农业发展,忽视了对小农的扶持。尤其是实施贸易自由化以来,国家粮食的价格补贴以及农业支持力度逐步减小,小农面临着农业投入费用高、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的困境,基本粮食价格的提高也严重影响了贫困家庭的粮食安全。农村发展政策与减贫战略之间存在严重脱节。农业对于赞比亚解决贫困、平衡区域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农业实际长期处于工矿业发展的附属地位。新时期在国家实施减贫战略的整体推动下,应重点处理好矿、农两者之间的关系,努力打造以矿业为基础,农业为重点的发展体系,在充分发展矿业、为国家吸引更多外资和赚取更多外汇的基础上,加大对农业的投资,是赞比亚减贫发展的现实选择。
赞比亚政府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支持小农户的发展和减少贫困。然而,由于政府行政系统的低效,这些项目的资源都被转移到了富裕和有较多资产的农户手中,无法有效地瞄准和惠及贫困人口,使其减贫的效果微乎其微。同时,减贫计划分散,只能覆盖穷人的一小部分,大部分穷人没有得到社会保障计划的覆盖,基本需求得不到满足,因此不能摆脱贫困陷阱。政府要实现农村减贫的目标,就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对贫困人口的瞄准度。
经济增长只有为穷人创造了就业机会,才能迅速减少贫困。过去几十年来,赞比亚的经济增长主要集中在资本密集型行业和城市地区,正规部门的就业增长率一直很低,约84%的劳动力集中在收入微薄的非正规部门就业。因此,赞比亚需要制定更具包容性和公平性增长的政策,优先发展劳动密集型行业,为本国贫困人口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以跨越持续的经济增长与顽固的高度贫困率之间的鸿沟。同时,国家经济发展的主导权必须牢牢把握在自己的手中。赞比亚的改革措施是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金融组织所主导的,其所推崇的经济理论和实施的举措带有强烈的政治意图,显然不利于赞比亚的经济恢复与发展。
4 中赞减贫合作及建议
赞比亚作为非洲的农业大国,有近60%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可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47%,但只有约15%处于耕作状态[注]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发展指标数据库。 ,农业增长的潜力尚未得到充分开发。农业的发展对赞比亚减贫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是粮食生产大国,与赞比亚拥有相似的自然和地理环境,并且拥有资金、农业技术、管理经验等优势,两国在农业领域的合作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中赞农业合作在农业技术合作、农业基础设施、人力资源培训和农业投资领域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例如,中国援建的中赞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为赞比亚培育了数以千计的农业技术人员;中国提供优惠贷款,援助赞比亚建设了9个大型粮仓和3个大型玉米面粉加工厂,极大地促进了赞比亚偏远地区的农业发展。但整体而言,中方投资领域主要集中在铜矿业和建筑业,对农业的投资规模还相对较小;如果中国根据赞比亚的资源优势,进一步加大对农业领域的投资,会对帮助赞比亚减贫具有重要意义。
为切实帮助赞比亚减少贫困,笔者认为中赞应加强在以下农业领域的投资与合作。一是加大对农业生产资料的投资。赞比亚农业生产资料大都来源于国外进口,化肥、农药和优质农用机械等生产资料无法满足国内生产需求,农业生产资料领域将是一个潜在的巨大市场。二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的投资。赞比亚偏远农村的交通、通讯、水电、仓储等基础设施落后,极大地影响了赞比亚的粮食安全。中国拥有先进的建设技术和经验,中赞应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合作。三是加强农业技术推广的合作。赞比亚的农业生产研究水平较低且从事农业推广的服务人员数量有限,中方可向赞比亚增派农业技术专家,在赞比亚开展农业技术示范推广、人员培训以及技术咨询等服务,尤其是向赞比亚推广适合小农户应用、劳动密集型的实用技术。四是进一步挖掘农业其他领域的潜力。赞比亚地表水占南部非洲地表水资源的42%,66%的国土被森林覆盖。中方企业可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牧草资源和水资源大力发展养殖业,并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努力打造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农业产业链,形成具有规模效益和辐射带动力的农业企业,为赞比亚贫困农户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
5.分类施策落实改革任务。针对改革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10月中旬召开了省长专题会议进行专题研究,确定完成时限,实行“台账式”“清单式”管理,并建立周报告、旬碰头会商制度。从10月15日起,山西省推进农垦改革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坚持实行每周一报告制度,省推进农垦改革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召集相关单位进行旬碰头,会商中坚持问题导向,分类施策,逐项研究,逐项解决,逐项落实。
参考文献
[1]NDULO M.The structure of Zambia’s external trade[J]. Zambian Economy,1984(4):27-29.
[2]董成彬.赞比亚的农业为什么落后[J].西亚非洲,1989 (1): 61-67 .
[3]严磊.危机与改革:赞比亚经济改革历程探析(1975—2008)[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0.
[4]于沆.21世纪初中国与赞比亚经济关系的发展与挑战[D].北京:外交学院,2011.
[5]姜菲菲. 赞比亚农业发展及中赞农业合作前景[J].国际经济合作, 2012(6):72-75.
[6]Ministry of Finance and National Development Planning.Revised sixth national development plan[R].Lusaka:MFNDP,2013.
[7]Ministry of Finance and National Development Planning.Zambia’s First PRSP implementation progress report January 2002 - June 2003[R].Lusaka:MFNDP,2004.
[8]Government of the Republic of Zambia. Zambia’s report on the various thematic cluster of issues submitted to the United Nations commission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UNCSD -16)[R].Lusaka:GRZ,2008.
[9]Indaba Agricultural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 Agriculture in Zambia:past present, and future[R].Lusaka:IAPRI,2015.
[10]BURKE W, JAYNE S T ,SITKO J. Can the FISP more effectively achieve food production and poverty goals[R]. Lusaka: Food Research Security Project,2012.
[11]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Livestock,Central Statistical Office.Crop forecast surveys: various years,2006/2007—2013/2014[R].Lusaka:MAL/CSO,2011.
收稿日期: 2019-01-25。
作者简介: 郭燕(1973—),女,山西长治人,培训处副处长,研究方向:国际减贫、援外培训;Nkumbu Nalwimba(1983—),女,赞比亚卢萨卡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减贫、对外援助;颜炳霞(1994—),女,山东临沂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村发展。
通信作者: 汪力斌(1967—),女,湖北应城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减贫与国际发展。
DOI :10.13856/j.cn11-1097/s.2019.04.013
(责任编辑 张雪娇 肖时花)
标签:赞比亚论文; 减贫论文; 中非合作论文; 中国国际扶贫中心论文; 中国农业大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