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学生主体地位在初中生物课中的树立论文_李青松

浅议学生主体地位在初中生物课中的树立论文_李青松

山东省昌邑市外国语学校 261300

摘 要:在新的课程改革下,实施素质教育就要着眼于促进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因此说,在中学生物教学之中来实施素质教育,就是一定要牢固树立学生主体地位,让每个学生都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而让他们在获取生物知识,发展自身能力的同时,促使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情感得到长足发展。

关键词:初中生物 教学 学生主体地位

自主性是人的品格特征,是人的素质的基本内核,作为一个社会的人,这种基本素质体现在自身特性与社会两个方面,个体自身特性方面有主体性、主动性、上进心、判断力、独特性、自信心等,社会特性方面有自我控制、自律性、责任感等,在自主性发展的过程中,这些特性都融汇在自主性态度和自主性行为中,构成一个人的统一的品格特点。而在学习中,学生的自主性则是通过自主学习来体现,而所谓广义的自主学习,是指学生通过多种手段和途径,进行有目的的有选择的学习活动,从而实现自主性的发展。

那么,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如何树立学生主体地位呢?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确立学生主体地位观

素质是人的品格特征的深层内蕴,它的基本特征是人的内在的主体性。根据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学生素质的形成必须通过学生主体内部积极性的调动,经过个性的内化才能实现。主动性与被动性的区别,正是素质教育的分水岭。坚持素质教育的主体性原则,就是要把学生当做可以与教师平等对话和交往的生命体。在教育中,要以学生作为课堂的中心和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其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作用,与此同时,教师的角色也要从知识讲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活动的导演者、学生能力的教练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教学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使“要我学”发展为“我要学”,从而确立生物教学中的学生主体地位。

二、探索自主学习机会,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1.创设问题环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根据中师生发育特征—好奇心强、喜欢探索这一特点,积极在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如:让学生通过自学课本发现和提出问题;根据学生在讨论、操作中发现引出问题;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引出相关问题。从而引导学生自主认真读书、积极思维、深入探索,实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让学生自主选择练习,培养学生多方面自主发展。

课堂上,教师根据学习的内容,布置作业要多样化,让每类学生都能动脑思考,动手去操作,让每位学生都能自主地去学习、探究。例如:在有关生物光合作用的实验探索过程中,笔者以一组光合作用实验探索为线索,引导学生分析“科学、技术、社会”的相关问题,通过问题的解决学生自然而然地认识到要顺利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离不开相关的科学知识,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其中,对“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这一结论,笔者要求学生思考光合作用的产物除了氧气还有什么这一问题,然后展示按照斯克斯光合作用实验处理,滴加碘液染色后的银边天竺葵叶片,让学生观察:叶片颜色发生了什么变化?哪部分变蓝等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自主去动脑、动手操作。这样一来,不仅激励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培养其动手能力,更大地调动其积极性,得到多方面的自主性发展。

三、运用期望和激励的心理效应,促进学生主动寻求发展

一个学生被看成什么样,被说成什么样,被怎样对待,在不长的时间内,就会变成学生的现实,这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在教学中我也曾有过这样的体验。譬如:在教学过程中,无论课堂上作答或是批改作业时,对一些智力一般的学生时常给予表扬、鼓励,结果,这些学生不仅在学习上突飞猛进,作业日益干净整齐且力求完美,很快成为班上的先进,并且经常抢答间题,积极思考解决问题:对于一些属于“冥顽”的学生,时常给予关怀,发现其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结果,在生物学这门课上不再出现逃课、不交作业的不良习惯。这些体验让我深深感动“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才能使学生乐于学习”。要想让学生自主寻求新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才能、灵气,就应该让学生经常得到激励,树立其自信心,才能扬起其好胜心和求知欲的风帆,踏上自主学习的探索之路。

总之,在生物学教学中,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自觉地运用学生主体观念改进自身的教学观念,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为学生的主动学习、自我发展开拓道路。

论文作者:李青松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1月总第2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0

标签:;  ;  ;  ;  ;  ;  ;  ;  

浅议学生主体地位在初中生物课中的树立论文_李青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