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例青少年心理问题使用叙事团体治疗的应用与探索论文_周倩茹

(昆明市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 云南昆明 650224)

【摘要】本文通过对三组共计30例12~15岁出现行为问题的青少年展开每组8次的团体心理治疗活动,使用方法为叙事治疗,探索新的治疗模式在心理治疗工作中的应用,更加开放与自我探索的提问方式与活动内容,使得团队成员更关注自我内心需求和既往成功体验,更好地理解他人、表达自我,积极应对生活事件以及自我管理。通过对团体叙事治疗的应用与探索,试图将这一更加开放更加关注来访者自身能力的治疗方式进行普及推广。

【关键词】叙事治疗;行为问题;青少年;团体心理治疗;适用人群

【中图分类号】R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5-0145-02

本文对30例12~15岁之间的青少年分为三组开展叙事治疗的团体治疗活动,试图探索叙事治疗这一新的治疗方式在青少年团队的应用,使得青少年更容易接受团体心理治疗,并给其自身带来新的转变。

1.叙事治疗适用人群

(1)出现各类行为问题的青少年,例如厌学、偷窃、打架斗殴、早恋等。

(2)出现人际交往困难的青少年。

(3)与父母关系紧张的青少年。

(4)不擅长控制管理自己情绪的青少年。

(5)想要获得自我成长的青少年。

2.使用团体治疗的意义和目的

(1)可通过团体了解自己的行为模式;

(2)可通过团体交流学会如何倾听他人的话语,能够理解他人语言中表达的意思。提高对他人的感受性和理解力。

(3)学会非暴力沟通,改善和他人紧张的关系。

(4)在团体中不会将自己视为怪异的个体,而是遇到困难的个体,问题是能够得到解决的,问题不是个体本身。

(5)在活动中看到自己有优势和强项,提高自我价值感。

(6)能够在团队活动中发现自己的更多可能性和选择性。

(7)能够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3.小组设置

(1)小组成员:每一组参加人员10人。一共三组成员(18名男性;12名女性)。

(2)入组年龄段:12~15周岁青少年。

(3)治疗师:一名主导治疗师(负责说明治疗设置、引导提问和观察治疗师一起总结反馈)。

一名观察治疗师:(负责在活动过程中,记录发言成员具体话语,观察小组整体活动情况,发现小组中情绪反应剧烈者,带离现场进行个别辅导,辅导小组成员完成集体文件的制作。每次活动结束后与主导治疗师一起总结反馈该次活动信息,以文书形式记录保存)。

(4)活动时间:1.5~2小时。

(5)活动次数8次。

(6)活动结束后,治疗师与观察治疗师总结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调整治疗方案。以文书形式记录治疗活动信息。

(7)入组前后使用统一量表,评估社交能力与行为问题,使用儿童行为量表(CBCL)父母用,客观评估个体行为表现。

4.治疗活动主要内容(以行为问题为例)

(1)第一次

5.效果评估

30例小组成员在治疗全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异常波动情绪,未发生团队治疗脱落。使用儿童行为量表(CBCL)父母用,客观评估来访者接受团体心理治疗前后的行为表现。量表结果显示团队成员的社会能力有所提升,行为问题明显减少。来访者与父母均表示参与团体治疗活动后对情绪的管理和理解表达能力上均有所变化。

6.小结

通过对30例青少年行为问题使用叙事治疗团体治疗工作,发现叙事治疗更加偏重于来访者此时此地或是过去的既往经验,更多将焦点放在当下,强调来访者自身能力的发展对未来影响的可能性。将其他参与者视为来访者的支持者或见证者,正向导向肯定来访者的积极面。对于成长期寻求自我个性彰显的青少年来说,叙事治疗淡化问题本身,关注来访者个体能力以及未来更多的可能性,能带给青少年积极向上,生机勃发的感觉。

【参考文献】

[1][英]John M.Winslade﹠Gerald D.Monk著,曾立芳,译.学校里的叙事治疗[M].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版次:2014年2月第一版第一次.

[2][英] Martin Payne著,曾立芳译.叙事疗法[M].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版次:2012年4月第一版第一次.

[3][澳]怀特,著,李明,党静雯,曹杏娥,译.叙事治疗实践地图[M].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版次:2011年09月.

论文作者:周倩茹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9

标签:;  ;  ;  ;  ;  ;  ;  ;  

30例青少年心理问题使用叙事团体治疗的应用与探索论文_周倩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