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时期公益性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分析论文_邓美兰

关于新时期公益性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分析论文_邓美兰

湛江市霞山区文化馆 广东 湛江 524000

摘 要:本文主要针对新时期公益性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展开了分析,详细阐述了当代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面临的问题与困境,并给出了一系列相应有效的途径,以期能为有关方面的需要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公益性;文化服务;均等化

随着我国进入发展的时期,对各个领域的发展都有更高的要求。而在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过程中,要努力做到均等化,这是新形势对公益性公共文化服务的新要求。因此,我们需要认真分析如今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面临的问题与困境,并通过有效的途径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就新时期公益性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进行了分析,相信对有关方面的需要能有一定的帮助。

1推进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社会大众的公共文化需求更加凸显,推进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愈发成为现代国家构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公共文化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势在必行。

1.1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是文化强国建设的基本要求

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是构建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应有之义,可以说,能不能使群众的文化需求得到极大满足、基本文化权益得到切实保障,是衡量文化强国的重要标准,无论是城乡公共文化设施的覆盖率和达标率还是其均衡程度都是评价文化强国的重要指标。在某种意义上说,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都是强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乃至整个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目的。

1.2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是实现政府职能转变的战略目标

公共文化服务是经济社会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公民社会的兴起,公民文化权利日益受到重视,成为与公民政治权利、经济权利并列的基本人权之一。文化权利意味着任何公民都有机会平等地参与文化活动,享受文化发展成果,这是推进社会公正的应有之义。作为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公共文化服务的逻辑起点和归宿都是对公民基本文化权利的保障。

1.3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是实现社会均衡发展的重要体现

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并不是简单的、“一刀切”式的无差异化和平均化。当前存在一个误区,认为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就是加大投入,尽可能多的将博物馆、文化馆等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向农村基层投放更多电影下乡、戏曲下乡等免费的公共文化产品,这是简单片面的看法。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不应仅仅止于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网络”和“为弱势群体提供免费公共文化服务”,而是要借助于这个体系的建设,使每个人都可以平等地享受文化成果,最终在城乡实现现代文化生活方式的全覆盖。

2当代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面临的问题与困境

近年来,中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但是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发展也面临多种问题与困境。

2.1公共文化服务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别

当前,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功能薄弱、设施总量不足、人才和资金短缺等问题突出。一些地区国家拨付的文化惠民转移支付资金无法落实到位,甚至被挪作他用。个别地区“三馆一站”日常运行经费得不到切实保障,多数馆站的服务方式仍然局限于场所服务,流动文化设施和数字文化建设相对滞后,公共文化产品质量低,可及性差。基层文化工作人员短缺问题严重。乡镇文化干部多是身兼数职,文化程度、专业水平也参差不齐,难以适应农村社会发展和变革的要求。

2.2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方式不够合理

与投入规模不足相比,公共文化投入方式存在的问题更不容忽视。行政化的资金拨付和使用方式,使得关于公共文化资金使用的决策、监督都集中在系统之内,甚至取决于个别领导的意志。在调研中发现有的地区惠民物资的采购和发放缺乏精准帮扶思维,全然不顾群众需求,造成巨大浪费。公共文化投入重硬件轻软件、重建设轻管理现象较为严重。目前全国各地纷纷斥巨资规划建设了大剧院等大型文化设施。

2.3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效率较为低下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效率低下是当前中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最主要的制约因素。长期以来,人浮于事在中国庞大的公共文化事业机构极为普遍,服务内容与形式缺乏创新,自我发展能力薄弱,公共文化服务效率极为低下。据统计,近几年来中国大约每天就有一个新博物馆建成,建设的规模和速度让世界为之震惊。但藏品的丰富性以及吸引观众的能力,都无法与其他国家上相提并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公共文化设施建筑大而无当、专业人才短缺和运营机制的短板导致服务效能低下,是中国目前公共文化设施存在的普遍问题。

3实现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途径

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必须正视公共文化服务效率低下这一难题。当前应从理顺和创新管理体制、制定完善政策法规、改进财政投入方式和管理模式、创新服务机制、探索开展绩效考核等方面入手,切实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率,逐步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3.1理顺和创新公共文化管理体制

伴随着“新公共管理”思潮的出现,公共文化管理由传统的“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国外的实践经验表明,公共文化服务效率的提高以及公平目标的实现需要具有很强的公共性、参与性、回应性、透明性的政府体制为其提供制度化的平台。有鉴于此,推进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应当致力于文化管理体制的整体创新。随着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的转变,政府既无可能也无必要统揽所有公共文化事务,政府与社会联合治理公共事务正成为新的发展趋势。英国、加拿大等国家采用的文化管理原则,使政府与文艺机构保持一定距离,由此减少了政府的行政事务,提高了行政效率,也避免了产生腐败的可能。

3.2制定完善和落实公共文化服务相关政策法规

进一步加强制度设计研究,部分地区可先行先试,适时将行之有效的公共文化政策和制度上升为地方性法规。标准化是实现均等化的前提,是达成均等化目标的手段。继续做好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实践中应把握好标准化与个性化的结合。公共文化服务不能象教育等其他领域的服务一样,按标准化形式供应。文化需求的突出特点是多元化、个性化,因此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切忌简单粗暴,搞一刀切。各地应根据国家的指导标准,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出台适合本地区的实施标准,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时调整。

3.3创新财政投入方式和管理模式

随着社会发展,有限的政府投资越来越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公共文化需求。文化建设不能一味依赖财政投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创新财政投入方式和管理模式将成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基本途径。在西方国家,文化资助方式日趋社会化、多元化。英美等国家通过不断完善文化政策对文化事业进行调控,比如大力提倡艺术机构吸收企业赞助,并对赞助者实施减免税政策。实行有限拨款,从而调动各艺术团体的积极性,避免对政府的过度依赖。同时通过多方考察论证,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无效投入。法国政府在提供经费的同时,与受助部门签证各类合同,依靠合同对项目进行管理和监督,从而确保经费使用效果。中国应借鉴西方发展“第三部门”的国际经验,逐步探索建立基于市场导向的财政资助模式,由直接拨款逐步从向项目投资、购买服务转变,采用财政补贴或减免税等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各类文化机构参与其中,提供数量更多、质量更优、性价比更高的公共文化服务。

3.4 以推进农村地区和特定阶层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为重点

针对目前农家书屋等文化下乡活动普遍存在的无法落到实处这一问题,首先应当加强对农民文化需求调研,广泛收集民意。其次要明确服务内容和标准,以需定供,在文化进村入巷前就应该让民众知悉。最后要加强文化下乡的绩效评价。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效果如何,民众有权发声,以此敦促有限的公共文化资源能够效益最大化。

3.5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

长期以来,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场馆分属不同政府部门管理,条块分割,资源分散,难以发挥整体效益。鼓励以行业联盟等形式,开展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纪念馆、美术馆的馆际合作,推进公共文化资源互联互通,区域文化共建共享。江苏、浙江、广东等地推进公共图书馆系统“一卡通”工程,均为公共文化服务方式的创新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以政府部门主导的文化惠民工程,着眼点是满足公众最基本的文化需求,其免费向公众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整齐划一,容易导致供给与需求脱节,效能不高。有调查显示,大部分公众喜欢自行开展健身、歌舞娱乐等文化活动,这些几乎不在政府免费提供之列。年轻一代对投放到基层的传统曲艺、革命老电影等公共文化服务基本没有兴趣。公共文化服务要提高效能,关键不是一味加大投入、扩大免费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范围,而应该创新服务机制,探索以优惠的方式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服务,同时拓宽民声反映渠道,以促进供需有效对接。

4结语

综上所述,公益性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有利于我国公共文化事业的共同发展,为我国公共文化事业的建设带来极大的帮助。因此,我们需要认真分析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如今的现状,以及遇到的问题,并通过有效的途径,积极推动我国公益性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洁芳.谈公益性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J].大众文艺.2016(17).

[2]张绍军.公共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现状与路径探索[J].华章.2014(07).

论文作者:邓美兰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6年1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2/23

标签:;  ;  ;  ;  ;  ;  ;  ;  

关于新时期公益性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分析论文_邓美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