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外剥内扎硬注术治疗环状混合痔80例临床分析论文_刘丽

刘丽(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中医医院164100)

【摘要】目的:探讨观察改良外剥内扎硬注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6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外剥内扎硬注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外剥内扎硬注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外剥内扎硬注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疗效良好,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改良外剥内扎硬注术;环状混合痔;并发症【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7-0056-02

混合痔是指痔位于齿状线上下,表面同时为直肠黏膜和肛管皮肤所覆盖。若混合痔围绕直肠肛管一周,即称为环状混合痔,是痔疮发展的最后阶段,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其列为肛肠科16种难治病之一,最终需手术治疗[1]。手术目的是一次彻底治愈痔疮,同时又能缩短治愈时间,最大限度地保护肛门功能[2]。外剥内扎硬注术是治疗混合痔的主要手术方法,但是传统的外剥内扎术操作虽然简单,但术后并发症较多。本次研究我院采用了改良外剥内扎硬注术对8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环状混合痔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其中对照组男性56例,女性24例,年龄在28-65岁,平均年龄(421±64)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34±14)年;观察组男性48例,女性32例,年龄在30—66岁,平均年龄(431±67)岁,病程1—9年,平均病程(38±17)年。所有患者均符合混合痔诊断标准,排除肛瘘,肿瘤等情况。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全方面检查,术前禁食6h,排空肠道,术前进行清洁灌肠。对照组采用传统外剥内扎硬注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外剥内扎硬注术治疗,具体方法如下:采用腰硬联合麻醉,麻醉后取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手指充分扩肛,使内痔充分暴露,根据内痔的大小,位置选择适合的切口。用血管钳夹住痔核基底部,反向对策翻转血管钳,在两侧缘做“V”形切口,剥离外痔静脉丛至齿状线上缘03-05cm,用弯钳夹剥离外痔基底部,用10号丝线结扎,切除残端。继续用弯钳夹内痔痔核,钳下采用“8”字缝合,剪去残端,缝合切口,修整皮桥。同样方法处理其他痔核,各结扎点不在同一个平面,切口之间保留05cm以上的皮桥。观察两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痔核脱落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术后两天给予流质食物,控制大便2天,并给予抗生素静脉注射治疗,防止感染,每天定时换药,保持伤口清洁干燥。

13 评价指标痊愈:临床症状消失,痔核脱落消失,伤口愈合良好;有效:临床症状得到改善,痔核缩小,伤口愈合良好;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痔核无变化,伤口愈合不良[3]。总有效率为(痊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本研究数据以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以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经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观察组患者痊愈70例,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63%,对照组患者痊愈54例,有效8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77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术后发生并发症7例,发生率88%,对照组术后发生并发症21例,发生率为263%,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表2。

3 讨论

环状混合痔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肛肠科疾病,主要表现为大便时出血,或伴痔核脱出。一般无疼痛感觉,中、后期可有肛门坠胀、瘙痒。如痔核脱出嵌顿,可致肿痛,糜烂、坏死,甚至化脓,继发肛瘘等证。临床上在不断的尝试新的方法治疗混合痔,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达到彻底消除临床症状,并且尽可能的减少多肛周组织的损伤,最大最好的保护肛门正常生理功能。本次研究中主要采用了两种手术方式对环状混合痔的治疗,及传统外剥内扎硬注术和改良外剥内扎硬注术,由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因此改良外剥内扎硬注术比传统外剥内扎硬注术效果要好。

改良外剥内扎硬注术主要有分段齿形结扎术、分段切除结扎术、外剥内扎合皮桥整形缝合术、翼形切缝结扎内注术。本次采用改良外剥内扎硬注术对外痔采用“V”形切口,剥离外痔静脉丛至齿状线上缘03—05cm,有效的保留了肛管皮肤,不损伤齿状线。避免像传统外剥内扎硬注术那样切除较多肛管皮肤,造成肛管上皮缺损,肛管狭窄以及肛门感觉性失禁等并发症。开放的切口保证引流通畅,避免水肿感染。内痔采用“8”字缝合,有效提高肛垫,减少术后黏膜下滑,降低复发率。

通过本次对改良外剥内扎硬注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效果的探讨,通过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比较可以得出改良外剥内扎硬注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疗效良好,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1] 李洪燕改良外剥内扎硬注术治疗环状混合痔83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06:27.[2] 曾庆阳,代建华,李强.改良外剥内扎硬注术保留齿状线治疗混合痔的临床观察[J].结直肠肛门外科,2010,03:166-168.[3] 王泽伟.改良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临床观察[J].中外妇儿健康,2010,11:62.

论文作者:刘丽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4月第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23

标签:;  ;  ;  ;  ;  ;  ;  ;  

改良外剥内扎硬注术治疗环状混合痔80例临床分析论文_刘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