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设计浅议论文_张辉

导学案设计浅议论文_张辉

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第二中学 257400

摘 要:学案导学是现阶段比较可行的教学方法之一,导学案设计是实施学案导学的基础性工作。高中不同学年段地理导学案的设计应注重如下要领:贯穿互动,提倡自然真实;制图设问,拓展区域知识;精炼环节,保持学习动力。

关键词:学案导学 互动 拓展 学习动力 问题导向

学案导学法,简单说就是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依据编写好的导学案自我学习,然后再引导学生针对导学案内容开展重点答疑和指导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必须以导学案为基础,有效连接课前、课中和课后,很好地体现“导”的作用,因此导学案的设计是重中之重。高中地理各个学年段的教学内容不同,教学任务各有侧重。对如何在各个不同学年段有针对性地进行导学案设计,现根据地理教学实践,归纳以下几点实施要领。

一、高一学年———贯穿互动,提倡自然真实

学案导学教学法在高中三年地理教学中将持续应用,因此在高一学年必须打牢基础。对导学案来讲,第一,可以多设计环节。让学生熟悉各个环节的内容和要求。第二,要将互动贯穿在各个环节中,这是该学年段导学案设计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学案导学的目的是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发挥主体作用,自主学习、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是最重要的体现。积极的互动、激烈的讨论,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锻炼学生的思维,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第三,要倡导自然真实的课堂状态。首先,学生的状态要自然真实。要真正感受到课堂的活力,愿意主动思考并真正参与。其次,教师的状态要自然真实。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要充分尊重不同学生间的个体性差异,客观地和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表现。更要真诚从容对待学生提问,做到知己知彼。教师在提高课堂驾驭能力的同时,还要分析学生可能出现疑问或感兴趣的知识,提前学习做好准备;解答或讨论时更可以讲述自己的思考、学习、准备过程,用经历启发学生,用真诚感染学生。

二、高二学年———制图设问,拓展区域知识

高二的地理教学,除去必修三,重点是区域地理的复习,内容包括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两大部分。区域地理复习,重点是让学生建立区域空间的概念,学会看图、识图、认图,实现区域认知,导学案在这里必须发挥作用。目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都很先进,最常见的多媒体课件教学就可以做到图文并茂。但是学生单凭看课件、听老师讲并不能完全掌握整堂课的内容,还需要自己整理笔记。学生既要记好用好笔记,还需要画图,在图上对老师讲到的重点一一标注。为了避免学生耗费大量时间在区域轮廓图上面,就要在导学案中运用大量的区域地图。这些地图并不是原图,而是设计导学案的教师根据教学需要精心修改过的。具体办法是先除去无效信息,再依据区域的典型特征加入相应的有效信息。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能在自主学习阶段就对所学区域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并能依据于学案中标注的或者需要标注的有效信息做到有效预习,并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学案中除了主要的图表信息,重难点则是如何设计问题、如何以问题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主要作用是让学生在学习中寻求答案进而生成新的问题,通过解疑、释疑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该学年段设计导学案还有一个重要内容要考虑,那就是围绕区域知识进行知识拓展。新课程改革更注重学生的核心素养,适当适度拓展知识可以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特别是逻辑思维能力,对高考备考大有裨益。

三、高三学年———精炼环节,保持学习动力

高三学年地理教学以复习为主,随着教学内容变深、课堂容量加大,如何能让学生对于已学的知识仍保留新鲜感,在课堂上思维一直处于兴奋的状态,是设计导学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其要领就是精简环节,哪些环节能让学生发现不足、找到突破、激起斗志,就设计哪些环节;增强针对性,切忌面面俱到。高三自然地理部分的导学案,可以精炼为课程目标、质疑解惑、合作探究、拓展延伸四个环节。课程目标环节,要让学生清楚这部分知识具体应该掌握到什么程度、哪些是了解、哪些是理解、哪些是应用等,以及哪些是高考考试大纲中涉及的高频考点;质疑解惑环节,要以考点的形式或者是具体问题的形式列出,这种方式易于使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明确哪一部分的知识需要再重新巩固;合作探究环节,除了安排小组成员间的合作内容,还要考虑到个体的探究能力差异,安排班级内分组合作内容,要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碰撞思维、升华知识、建立自信、确立目标;拓展延伸环节,基础知识的识记不再列入重点考察范围,而是针对近几年的高考形势,重点考察和提高学生的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能力、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能力、论述和探讨地理问题能力。

总之,学案导学是现阶段比较可行的教学方法之一,导学案设计是实施学案导学的基础性工作。尽管因校情不同、教学安排不一等原因在内容呈现上会存在差别,但只要教师依据地理新课程标准、针对学校实际情况不断实践、总结和改进,就一定能设计出优质的导学案,助推我们的教学过程越来越顺畅,教学成果越来越显著。

参考文献

[1]常永祥 高中地理学案导学之预习策略实践研究[J].基础教育课程,2015,(4)。

[2]董晓明 刘雪燕 学案导学模式的特征与教学反思[J].教学与管理,2017(12)。

[3]袁书琪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研读应关注的几个关系[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8(4)。

论文作者:张辉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5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8

标签:;  ;  ;  ;  ;  ;  ;  ;  

导学案设计浅议论文_张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