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文明新画卷”--大连市创建学习型城市工作考察_学习型组织理论论文

实施“文明新画卷”--大连市创建学习型城市工作考察_学习型组织理论论文

展开文明新画卷——对大连市创建学习型城市工作的考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大连市论文,画卷论文,创建学习型论文,城市论文,工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阳春三月,我随中宣部调研组来到“北方明珠”大连市。这座城市美丽而又极具活力,令我赞叹不已。那典雅别致的建筑、卫生整洁的街巷和良好有序的交通,那遍地花团锦簇、绿草茵茵,还有市民的友善、热情和礼貌,无处不叫人赏心悦目。然而,最使我精神振奋的是,我看到这里的人们正挟着一股与时俱进、奋斗不息、乐于创造的豪气,展开了一幅全民创建学习型城市的文明新画卷,使新世纪的大连焕发出更灿烂的光彩。

21世纪初,国际间竞争日趋激烈。惟有不断用最新知识武装人才资源,才能于竞争中不败,在竞争中发展。这种竞争,根本意义上是人的综合素质竞争,是社会成员“学习”或“学习力”的竞争。创建学习型城市是推动社会前进、造福全体人民的一项战略举措。

大连人眼光敏锐,早把“学习”同“竞争”、“发展”紧密相联,统筹谋略。2001年5月,江泽民同志在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会议上倡导“创建学习型社会”,大连人立即领悟到,这是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和中华民族命运的一项战略抉择。大连人善抓契机,看准就干,同年6月召开的市第九次党代会作出《关于建设学习型城市的决定》入党代表们一致认同,在21世纪初我国重要战略机遇期,国际间竞争将日趋激烈。惟有不断用最新知识武装人才资源,才能于竞争中不败,在竞争中发展。这种竞争,根本意义上是人的综合素质竞争,是社会成员“学习”或“学习力”的竞争。党代会确定:创建学习型城市就是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以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大兴学习之风,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构建多层次、全方位、开放性的终身教育体系,培养造就大批创新人才,确保大连在竞争中占据优势,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党的十六大把“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列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大连人为之欢欣鼓舞。各界人士纷纷表示:创建学习型社会既反映时代潮流,也是人民群众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实现自己利益的共同愿望。市委书记孙春兰要求各级党员干部,认真贯彻十六大精神,落实“三个代表”要求,把创建学习型城市作为全面加快大连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和造福全市人民的宏伟事业,带领群众大胆实践、大胆创新。

全面创建学习型组织将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们参加学习,真正使人民群众成为创建学习型城市的主体。把学习型组织建设好了,创建学习型城市就有了坚实根基。

全市开展“怎样创建学习型城市”大讨论,发出了“让人人成为学习之人”的呼声,一波波全民学习的热潮在大连涌起。大连市委提出,要使所有市民都参加到学习中来,必须从创建“学习型组织”抓起。

“学习型组织”是当代先进的企业管理理论和模式。它以学习为动力,以共同理想为目标,把学习、工作、生活融为一体,通过提升组织成员的综合素质和创新力,强化民主管理和民主决策,来实现组织不断创新和发展。把这一理论和模式移植到所有社会组织,区分为学习型机关、企业、社区、村组和家庭等学习型组织,是大连特色的做法。

大连人求真务实,根据创建各类学习型组织不同的情况,提出不同的目标和要求。如:学习型机关目标是转变职能,提高服务水平,增强创新发展能力;学习型企业目标是提高员工创业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学习型社区目标是满足居民精神文化与就业需求,提高社区文明程度;学习型村组目标是提高农民致富本领,促进农业现代化:学习型家庭目标是提高生活质量,建立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各区(市、县)党委、政府按照这些目标要求,分别制订各类学习型组织创建标准和指标评估体系,联系实际抓落实。

市委宣传部对各类组织的学习内容进行了具体指导。总体上要求,广泛学习一切反映当今世界文明进步的新知识、新经验。现阶段要从各自实际出发,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学习经济、政治、文化、法律、科技、管理、历史、军事等基本知识,学习履行当前岗位职责所需要的专门知识和技能。还要求党员干部起引导作用,把各种学习同灵活应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机结合起来。

西岗区负责人介绍了他们创建学习型机关的做法。该区围绕转变管理职能,建设高效、廉洁、服务型机关,确定学习内容,创新学习方法,建立和规范了区、街道各级机关、群团组织及事业单位的政治学习、业务培训、学历教育和系统自学等制度。各机关单位成立学习组织,明确“一把手”承担第一责任,制定了为期2年和5年的两套学习指标及其教学计划,并采取了相应的学习保证措施。为加强学习管理,该区规定机关工作人员100%参加学习,每周集中学习3小时,每人每年写学习笔记不少于2万字、完成工作调研报告和论文不少于各1篇,机关统一设置个人学习档案,每年年终进行一次述学、考学。区委、区政府还作出决定,从2002年开始,新录用的公务员岗前培训不少于20天,晋升领导职务者任前培训不少于30天;到2005年,所有机关和群团组织必须有70%的干部达到大学本科文化程度,其他事业单位50%的干部达到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区委书记徐从琪说,我们下决心强化学习,目的是促使机关干部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业务能力的服务水平,增强廉洁自律自觉性,以适应形势发展需要。

沙河口区李家街道是中央文明委表彰的文明街道,这里的各类学习型组织都办得红火。仅一年多时间里,该街道就创建了40个学习型机关、72个学习型企业、18个学习型社区和1720个楼院学习互助组。街道党工委还联合驻区单位,成立学习委员会、读书协会和学习辅导团,开设“小巷讲坛”和文化科普长廊,加强学习引导,保障学习质量。该街道锦霞社区党总支书记石领弟说,现在居民们已经认识到,学习是提升自我、改变生活命运和创造美好未来的途径,对创建学习型社区普遍持积极态度。她还说,创建学习型社区正在使群众的生活方式发生变化,出现了“少打麻将,多读书;少吃零食,多买书;少去应酬,多学知识”的新风尚。她自信地预言,照这种发展趋势,两年后该社区将有60%以上家庭成为学习型家庭。

近年来,大连市先后培育了西岗区、中山区、市地税局、大连造船厂、沙河口区李家街道、旅顺口区小南村等一批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示范点,以点带面,推广经验,形成了各类创建学习型组织活动齐头并进、蓬勃发展的格局。

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魏小鹏说,每个社会成员都工作、学习和生活在不同类型的社会组织之中,全面创建学习型组织可以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们参加学习,真正使人民群众成为创建学习型城市的主体。把学习型组织建设好了,创建学习型城市就有了坚实根基。

实现人的一生始终处于一种学习的状态之中,让不同阶层、不同年龄的人都有适合自己需要的学校,必须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整合教育资源,筑造多元学习平台,使社会遍布“学习之所”,为全民终身学习创造有利条件。

现代社会的知识更新与积累,其深度、广度和速度,常超乎人们之意料。大连人意识到,每个人都必须终身学习,否则就要落后于时代。要实现人的一生始终处于一种学习的状态之中,就要让不同阶层、不同年龄的人都有适合自己需要的学校,时时受到系统的教育。市委作出一项重要决策,就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让大连“处处是学习之所”。

终身教育体系必须依托于基础教育。大连人按照现代化、社会化要求,大力发展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加大财政投入,更新教学设备和技术手段;以各种合作形式扩大办学规模;推行素质教育,提高办学质量。全市九年义务教育连续多年保持较高普及率,其中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80%,普通高等教育入学率达26%,均居于全国先进水平。办好了基础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就有了基础。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需要全社会办教育。大连人用改革的办法加快教育社会化进程。教育部门主动盘活、整合教育资源,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筑造多元学习平台,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创造有利条件。近年来,各种教育资源多渠道向社会开放,使大连市社会办学和成人继续教育出现了大发展局面,各类民办学校猛增至870多所,每年在这里参加学习者达43万人次。特别是各中小学校和成人学校将操场、电教设施、图书馆提供社区使用,鼓励教师到社区兼任学习辅导员,有力地促进了社区教育的发展。目前全市已成立社区学校105所,普遍具有相当规模,教学管理比较规范,在学习型社区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甘井子区创办社区学院,为大连市构建终身教育体系闯出一条路子,2002年初,该区在整合区成人教育中心、电视大学分校和1所技工学校、1所小学的基础上,注资500多万元,成立了社区学院。学院教学设施使用面积有4000平方米,还与镇和街道联办了19个学习分院、127个村居学校,形成以学历教育辅助非学历教育的覆盖全区的三级成人教育网络。学院适应人们不同文化水平、时间条件和就业意向的需求,创造了一种新的“学习超市”模式,不但专业设置灵活多样,而且学习时间、内容、方式上都由学员自选,实现了“单位职工下班,社区学校上课”,深受居民群众欢迎。创办一年多来,该学院共开设计算机、外语、财会、电焊、制冷、电子商务等30多门专业课,常年在校生达2200人,各种短期培训5000多人次。在此参观可见,学院每一间教室都座无虚席,教师认真授业,学员专心听课,学习场面生动感人。社区学院“有教无类”,真正是广大市民举步可至的终身学习之所。

市委副书记怀忠民表示,大连市正在努力推广和完善创办社区学院的经验,将逐步打破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之间互相分割的状况,建立起不同层次、不同类型教育之间互相衔接的机制,力争全市在2005年形成比较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

创建学习型城市这样宏大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建立强力和长效的工作运行机制,方能久久为功。领导机制是最重要的保证。激励约束机制获得持久动力。投入机制奠定厚实的物质基础。

面对创建学习型城市这样宏大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大连人认定,必须建立一种具有强力和长效的工作运行机制,方能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强有力的领导机制乃是创建学习型城市最重要的保证。大连市委要求各级党政领导都必须把创建学习型城市纳入重要工作日程,“一把手”真正负起总责,用心思考,亲自谋划。大连人反映,市委书记孙春兰这个领头人领得好,她抓学习的劲头最足。2001年的党代会上,她倡议作关于建设学习型城市的《决定》;2002年的全市创建工作经验交流会上,她要求把创建学习型城市、学习型组织编进各级、各部门和各单位的发展规划;2003年的全市创建学习型城市工作会议上,她又号召要首先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领导集体,各级领导干部身体力行,做学习的楷模。孙春兰率先垂范,认真当一名学习型的领导干部,她撰写《努力建设学习型城市》的文章在《求是》杂志上发表,读者好评如潮。在孙春兰的带动下,市领导班子成员个个重视抓学习。市里成立了由市委副书记任组长、党政有关部门和工、青、妇等组织负责人组成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专门工作办公室,建立例会、信息反馈等制度,定期收集、分析创建活动进展情况,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各区(市、县)也成立了相应机构,建立了工作制度。全市上下形成党委领导、政府推进、各部门齐抓共管的领导机制,使创建学习型城市工作顺利开展。

奖罚分明的激励约束机制,使大连人获得创建学习型城市的持久动力。如设立奖励基金,对学习成绩优异和取得创新成果的给予晋级、出国进修等奖励:推行各种资格考试,不合格者不得上岗,考试结果作为增长工资和提升职务的依据。一些农村基层组织在“十星级文明户”创评活动中,也把村民学习状况与经济待遇挂钩。这些政策性措施和做法,既激发人们学习热情,也形成竞争压力,促使人们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

大连人深知,没有钱办不成事,要办好创建学习型城市这件大事,必须舍得投入和不断投入。各级政府自觉把创建学习型城市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重点用在各种教育培训设施、文化设施、基层组织学习场所和学习指导组织的硬件建设上,并规定逐年加大科技、教育、文化事业的投入。同时,制订优惠政策,吸引社会捐资助学,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近年来,全市各方面筹资6000多万元,为546个社区修建了学习室、图书馆等。一些区(市、县)政府还与社会组织联合设立了“学习型社区建设专项基金”。大连港务局创建学习型企业“出手大方”,每年安排专项教育经费1000万元以上。投入机制的建立,使大连市创建学习型城市有了厚实的物质基础。

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工作、更好地发展。学习要以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思考,着眼于新实践新发展。把创建学习型城市与进一步解放思想和新一轮创业结合起来。大连人的学习。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注意以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孙春兰告诫各级干部,学习活动要因人而异、学以致用,着力解决本地、本部门、本单位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各种实际问题,绝不能搞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不能装腔作势做表面文章。

创建学习型城市一开始,大连人就提出“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要将学习行为转化为促进发展、开拓创新的工作实践。近两年来,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全市开展了以“应对入世挑战,抢抓机遇发展”为主题的学习教育活动,把创建学习型城市与进一步解放思想和新一轮创业结合起来。上百名国内外专家学者和企业界成功人士应邀到大连,为各级干部作关于发展问题的学习报告。一批批大连市行政与企业管理者赴经济发展快的地区和单位学习考察。大连人在学习中寻找差距,认识到思想还不够解放、管理体制和机制尚未完全解脱计划经济传统模式的束缚,仍然是制约大连发展的主要症结。为此,大连市决策层针对性地提出一个建设“大大连”的新的发展思路。所谓建设“大大连”,就是抓住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发挥老工业城市优势,开展新型工业化建设,通过加大科技、信息的产业化、商品化、集约化程度和规模,使大连成为承接世界范围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在国际性产业分工中重新确立自己的位置;其另一种含义是,跳出传统工业城市旧圈子,摒弃按部就班和亦步亦趋的传统套路,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把大连建设成国际化的新型工业城市。按照这个“大”思路,大连市委、市政府积极转换城市发展模式,引导各级各部门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研究制定了一整套关于改革政府管理体制、建立新型政企关系、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措施;引导广大市民克服各种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用新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去创造新的生活。学习促进了大连人的思想大解放,掀开了建设“大大连”的历史新篇章。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努力营造仿真国际投资环境,成为抓学习、促工作、促发展,建设“大连”的排头兵。区党工委号召干部职工“向学习要思路、要动力、要发展力”,先后组织5个考察组赴天津、苏州、无锡、宁波、昆山等开发区学习取经,派出90多名管理人员赴香港考察政府行政办公系统和工作运行规则,选拔50多名青年干部到中央党校接受政治、业务知识培训。各部门、单位对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和行政管理体制,建立服务型政府等问题组织集中学习和探讨,形成研究成果论文200多篇。学习催生新思想,学习潮引来改革潮、创新潮,运用国际通行规则改造区内投资环境的新实践,在开发区全面推开。近两年来,该区对现行管理模式进行大幅度改革和创新,废止了各种不利于吸引投资的政策规定,取消或修改了300多个原审批事项,改革率达72.3%;减免各种收费近1亿元。还聘请外商当顾问,从2001年底开始推行与国际接轨的“一站式”行政审批机制,截至2003年3月,已有17个部门、165项权限加入,办结各类业务近17万项,极大地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一家外国公司来这里办镀锌钢板企业,只用3天时间就领到过去需要两个月才能领到的营业执照。感受到开发区投资环境所发生的根本性变化,外商反响极为强烈,他们惊喜地表示对开发区有了“再发现”,纷纷向这里追加了投资。近两年该区固定资产投资额连年创新纪录,每年GDP都超过200亿元,位于全国开发区前列。

大连人把学习成果运用于工作,不仅为城市各项事业和各种社会组织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注入了新的内涵,并且使“学习为了更好工作,学习能够促进成才”成为越来越多市民所秉持的社会理念。全市树立了10名学习标兵,宣扬他们刻苦学习、掌握知识技能,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凡工作业绩,从而实现人生价值的事迹,震撼了人们心灵。榜样在前,见贤思齐。近两年来全市每年有40多万名职工参加业务学习,50多万名职工参加岗位练兵和技能竞赛。培育人们“靠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凭本领参与社会竞争”的价值取向,对大连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

为步入信息化、数字化社会,更为了建设国际化城市的需要,大连人对学习外语、学习计算机和网络知识,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这也成为大连创建学习型城市的一大亮点。党校、行政干校、职工学校、社区学院以及一些农村夜校都组织干部群众参加“双学”。西岗区在奥林匹克广场开辟了一块“外语角”仅半年多时间里就有市民3万多人次来这里会话交流,相互学习。在许多企事业单位和社区里也出现了“学外语热”。各行各业都开展了计算机和网络知识培训工作,全市公务员参加计算机知识与技能考核取得显著成绩,50%达到了中级水平。在普及计算机和网络知识的基础上,大连市、区两级党政机关和工商、税务、银行、交通、邮电等部门,基本实现了办公网络化和信息化;市区建成了社区服务、治安防范、医疗卫生等三大电子呼叫系统。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与推广,促进了大连对外经济文化交往和旅游业的发展,也提升了市民工作、学习、生活的质量和城市管理服务水平。

倡行各种生动、充实和有效的学习,以加速社会发展进步,以提高人们创业本领,这是大连创建学习型城市之吸引力和活力,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大连之具体实践,是大连人创造的新世纪文明。

大连人以其创建学习型城市昭示国人: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锦绣前程,大家一起来学习吧,共同创建一个学习型的国家和一个学习型的民族!

标签:;  ;  ;  ;  ;  ;  

实施“文明新画卷”--大连市创建学习型城市工作考察_学习型组织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