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分析论文_刘晖杰1,彭,荣2(通讯作者)

(1.湖北文理学院附属医院 441021);

(2.宜城市人民医院 441400)

【摘 要】目的:分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9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方法分组。参照组患者用化疗治疗,试验组患者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联合化疗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疼痛程度、治疗不良反应和临床疗效、1年生存率的差异性。结果: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52.08%明显高于参照组的39.58%,经过卡方检验发现两组之间有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35.42%明显低于参照组52.08%,经过卡方检验发现两组之间有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一年生存率50.0%明显高于参照组31.25%,经过卡方检验发现两组之间有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疼痛程度4.13±0.37明显低于参照组的5.59±0.53,经过t检验发现两组之间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跟单纯化疗相比,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更为显著,且有利于减轻患者由于化疗带来的不良反应,减轻其疼痛,提高其生存率,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化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73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2015)7-0247-02

非小细胞肺癌是肺癌中十分常见的一种,其一般包括了大细胞未分化癌、腺癌和鳞癌三种类型。临床上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传统方法是开胸切除肺叶,但是手术对患者的创伤大,而且术中出血量大、术后患者的疼痛程度高、恢复时间也比较慢,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尤其是对身体条件比较差的患者,可能会有无法耐受手术的情况[1]。目前,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不断发展,肿瘤治疗也发展到靶向治疗时代,吉非替尼等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肿瘤治疗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其跟化疗药物联合可提高协同作用,很多研究表明将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和化疗联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能够显著改善其生存质量,延长其生存期[2]。因此,为了探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分析,本研究选取了本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9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随机方法分组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9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经术后病理学诊断确诊,且在术前经CT扫描可在CT图像上观察到明显的孤立性结节的存在,患者均无肺门纵膈淋巴结肿大和胸腔积液的情况,未合并肿瘤远处转移的情况。

根据随机方法分组,参照组、试验组患者各48例。参照组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26例;年龄45岁——71岁,平均年龄(58.63±11.32)岁;体重51kg——79kg,平均体重(63.53±12.31)kg;临床分型包括腺癌18例、鳞癌15例、大细胞未分化癌15例;TNM分期包括Ⅰ期20例、Ⅱ期15例、Ⅲa期13例;肿瘤位于左肺上叶者16例、左肺下叶者12例、右肺上叶者12例、右肺下叶者8例;肿瘤直径为1.4cm——5.7cm,平均肿瘤直径(2.83±0.75)cm。

试验组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45岁——72岁,平均年龄(58.61±11.38)岁;体重51kg——78kg,平均体重(63.53±12.85)kg;临床分型包括腺癌19例、鳞癌15例、大细胞未分化癌14例;TNM分期包括Ⅰ期19例、Ⅱ期15例、Ⅲa期14例;肿瘤位于左肺上叶者17例、左肺下叶者11例、右肺上叶者12例、右肺下叶者8例;肿瘤直径为1.7cm——5.6cm,平均肿瘤直径(2.81±0.72)cm。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一定可比性。

1.2方法

参照组给予化疗治疗。用DP方案或GP方案,用药21天为一个周期,在化疗期间需要进行常规水化,应用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来预防出现呕吐现象,患者连续用药三个周期后进行疗效评定。

试验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联合化疗治疗,化疗治疗方案同参照组,同时口服吉非替尼片(商品名:易瑞沙,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规格:250mg,国药准字J20100014)治疗,剂量为250mg/d,1次/d,餐后1h服药。服药时采用温开水送服,不能以饮料等其他液体送服,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

1.3评价指标

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可视化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患者疼痛程度。以0分表示完全无痛,10分表示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由患者根据疼痛程度自行评分。VAS评分越高,表示疼痛程度越严重[3]。

依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肿瘤化疗效果评价标准[4]:完全缓解:病变肿瘤消失,且4周内无复发;部分缓解:病变肿瘤体积缩小超过50%,且4周内无复发;稳定:病变肿瘤体积缩小在50%以上;进展:病变肿瘤增大超过50%以上或新发病灶。总有效率为缓解率加部分缓解率。

1.4数据处理

相关数据均录入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统计学分析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卡方检验。r=0.05(r为希腊字母)为检验水准。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对比

经过治疗后所有患者疼痛VAS评分均有所下降,其中试验组VAS评分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非小细胞肺癌由于身体状况较差,难以耐受手术治疗,临床多采用化疗治疗手段。但存活率较低,2年的存活率只有10-15%,而5年的存活率仅仅5%,大约有一半的患者于一年内死亡[5],其治疗失败的因素包括局部复发以及向远处发生转移。近年来随着抗肿瘤新药的不断研究问世,给这类患者带来了生存的希望。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与肿瘤细胞的生长、转移、复发密切相关,具有良好的抗肿瘤作用。

吉非替尼是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代表药物,主要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二、三线治疗。吉非替尼通过抑制酪氨酸激酶活性,阻断细胞内受体中ATP结合位点下游信号的传递,妨碍肿瘤细胞增殖、转移,并抑制新生血管形成,增加肿瘤细胞凋亡[6]。

本研究中参照组仅给予化疗治疗,结果显示,其治疗总有效率为52.08%,治疗效果较差,患者1年生存率为50.0%。治疗后疼痛评分缓解幅度较大,有效减缓了患者疼痛症状。从其不良反应来看,毒副反应发生率为35.42%,有8例出现恶心呕吐,10例出现白细胞减少,2例出现肝功能受损,5例出现神经毒性,总不良反应率为52.08%。

试验组患者则联合吉非替尼进行治疗,结果显示,其治疗总有效率为39.58%,治疗效果较差,且患者1年生存率为31.25%。治疗后疼痛评分虽有所缓解,但是改善不大。且从其不良反应来看,毒副反应较多,有5例出现恶心呕吐,7例出现白细胞减少,1例出现肝功能受损,4例出现神经毒性。可见,试验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参照组。

综上所述,跟单纯化疗相比,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更为显著,且有利于减轻患者由于化疗带来的不良反应,减轻其疼痛,提高其生存率,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贾宁,赵南婕,宁晓红等.吉非替尼结合化疗在复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疗效[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4,34(6):810-813.

[2]孙燕,吴一龙,李龙芸等.吉非替尼或多西他赛治疗一线化疗失败的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分析[J].中华肿瘤杂志,2011,33(5):377-380.

[3]李红梅,王秀美,滑峰等.吉非替尼或多西紫杉醇二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研究[J].中国肿瘤临床,2010,37(1):16-18.

[4]夏国豪,曾赟,方瑛等.化疗后再使用EGFR-TKI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J].中国肿瘤临床,2014,29(22):1454-1458.

[5]刘大仲,王菲,张临友等.吉非替尼术前化疗对局限性肺切除术后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9):2193-2195.

[6]Lin, Q.,Liu, Y.,Wang, N. et al.A modified Phase I trial of radiation dose escalation in 3D conformal radiation therapy with concurrent vinorelbine and carboplatin chemotherapy for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J].Journal of Radiation Research: Official Organ of the Japan Radiation Research Society,2013,54(1):126-134.

论文作者:刘晖杰1,彭,荣2(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中医》2015年7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1

标签:;  ;  ;  ;  ;  ;  ;  ;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分析论文_刘晖杰1,彭,荣2(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