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退役运动员就业保障现状分析论文

我国退役运动员就业保障现状分析

吴咏蓬 庄芊芊 江海俊 魏建双

(华南师范大学 广东广州 510000)

摘 要: 在体育举国发展模式的影响下,我国的体育事业发展蒸蒸日上,跻身于世界体育强国之列。然而,举国体制之下所产生的弊端逐渐突显出来:重视运动员体育成绩从而忽略文化教育,运动员退役后再就业、生活等。我国的体育事业起步较晚,运动员保障体系与其他体育大国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侧面阻碍体育事业的发展。本文通过对我国目前有关运动员退役保障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完善我国退役运动员就业保障体系的对策,对运动员择业就业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 优秀运动员 社会转型 就业保障 择业就业

竞技体育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体育运动发展的重要内容,拥有雄厚的人才储备力量是保持竞技体育长盛不衰的关键所在。尽管中国作为竞技体育大国,在举国体制的影响下,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着,但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运动员新老交替与伤病退役问题时有发生,这些退役的运动员中部分成功转型:或继续深造学习,或留队任教或进入国家事业单位。但举国体制下的弊端也随着时间推移显现出来,昔日的全国长跑冠军艾冬梅为生活所迫,欲卖奖牌维持生计的消息出现在人们面前,让我们得知还有很多运动员在退役后仅仅过着勉强维持生计的生活。本文通过对目前我国运动员退役就业保障体系的现状进行研究,针对我国运动员就业保障问题存在的现状进行探讨、分析,就完善我国运动员退役就业保障体系提出相关意见。

1 退役运动员就业保障现状

1.1 运动员退役补偿现状

目前,我国运动员就业保障制度主要由两个层次构成。由国家调控退役计划所进行退役运动员初步保障,发放退役费(退役运动员需实行一次性退役),根据其运动年龄的长度,以确定退役费的基数。运动生涯不少于3年,退休费为200~800元;3年以及3年以上,退休费为800元。伴随着优秀运动员的工龄逐年递增,其退役费会在原有基数上增发一个月。对于参加过奥运会并且取得过相应成绩的运动员,将按照其运动年龄计算退役费,其他运动员的退役费以其10个月内的训练补贴为上限[1]。但是相应的问题就出现了,尽管国家明确补贴了相应的退役费,但这并不足以保障运动员未来的生活。同时,各地方政府在优秀运动员就业保障方面的举措,以及举措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各不相同。而且只有退休前在竞技体育中获得较大关注度的项目中的运动员,能够在退役后获得当地政府或者学校、个人的帮助下成功转型。由于客观和主观的原因,许多优秀运动员都难以在退休后获得一份稳定的工作,导致基本的日常生活无法得到保证。

在保时捷官方的宣传资料上显示:“911 GT3 RS的设计仅基于一个目标—最强的高性能跑车。成就这个目标,唯有对轻量化理念的不懈坚持和对下压力的执着追求。”作为一款被通俗理解为能够合法上路的“赛车”,保时捷官方还坚持着在911 GT3 RS上贯彻一切和赛车有关的细节:“与赛车运动的紧密联系影响了保时捷的灵魂,近50年的发展历史中,这个品牌秉承着相同不变的理念、哲学以及渴望。”

1.2 运动员文化程度现状

我国的竞技体育事业飞速发展,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中国军团取得了51金21银28铜,团体总分第一的优异成绩,这要归功于运动员的付出,但大多数人只看到了成功的运动员,并没有看到默默付出同样汗水的其他运动员。很多地方政府对优秀运动员的奖励计划很大程度上与奖牌挂钩。大多数专业运动员文化课程度较低,受教育场所以体校为主,大多数体校对文化课重视程度较低。举国体制下迫切想取得比赛成绩的目标导致大多数只注重运动队训练和比赛的结果,忽略了运动员全面的文化素质培养,造成运动员一定程度上与时代脱节,很难在退役以后找到理想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奖牌战略,导致一些教练采取不科学的、超负荷的训练方式,容易造成运动员损伤,甚至残疾。极大程度影响运动员退役之后的就业与生活。早在2004年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优秀运动员的受教育程度分布情况(表1)。举国体制下无可避免“重体轻教”的尴尬局面[2]

1.3 我国运动员就业保障体系的发展演变

在建国初期出台的《国家体委关于处理伤病优秀运动员的几点意见》等文件,对运动员运动中的损伤、训练所需营养摄入、退役安置问题的处理进行了规定,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优秀运动员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了同步提升。1992年党的十四大之后,我国竞技体育事业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不断加大改革力度,各个项目的运动队管理形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具体可表现为政府对足球、篮球等群众基础较好、观赏性较强的项目,采取与国际接轨的形式实行市场化管理机制;对奥运夺金点的投入力度、管理强度都予以了提升[1]。与此同时,运动员个人问题引起了社会保障工作部门的关注,国家出台一系列法律法规,鼓励运动员专心投入训练当中,部分国家队、省体工大队还给运动员购买了商业保险。不过相关的政策和法规只是一定程度上缓解运动员的就业安置情况,而不是从根本上帮助运动员的社会保障政策执行到位,同时,由于种种原因导致政策的实施开展缓慢,侧面削弱运动员的训练积极性,不利于中国体育事业,尤其是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表1 我国优秀运动员的受教育程度分布情况

1.4 我国退役运动员就业保障体系的优势

在我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均强调了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支持,随着中国体育改革的深入,不断建立完善运动员的社会保障体系已成为当前体育改革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仅能推动竞技体育人才资源和优化的合理流动,也充分调动了比赛和训练中运动员的主动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运动员训练培养体制的不足之处

运动员在结束自己的运动生涯后,马上面对的就是工作、教育、治疗伤病等转型问题,当中就业的问题尤为突出,很多运动员退役后找不到工作。目前中国处于第三次社会转型中,就业形势严峻,缺乏文化和教育的运动员就业更是难上加难。对于运动员这个从小训练直至退役的特殊转型劣势群体,要考虑到他们在付出辛勤汗水后换来的体育成果,希望能在退役后得到他们应得的补偿。

优化运动员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其解决的中心问题在于通过统分结合的管理方式,建立相应的职责明确、行动高效、联动便捷、服务全面的管理机构,从而整合各方面的管理力量,集中处理运动员社会保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美国、日本的较为典型[4]。他们对运动员的培养更加科学、灵活,统一管理和控制,考虑到公平统一的效率与灵活,通过对运动员的养老金、遗属津贴等项目进行统一管理。促进事业与就业的有机结合,防范运动员退役后的生活和择业出现问题。

2.2 退役运动员就业保障制度不足之处

在举国体制下,运动员的竞技水平与文化水平发展不均衡,导致退役后面临就业难。运动员通常从小就开始从事高专业性、高技术性的专业训练,在每四年的奥运会周期中,相对密集的选拔赛,较长的训练准备周期,运动员、教练员们为了取得一个好的比赛成绩,每天都在训练积极备战比赛,所以易忽视对运动员培养、提高文化、个人能力等整体素质,为了取得优异比赛成绩导致大部分运动员不会优先考虑发展自己的个人修养和文化素质。其次,金子塔形的体育边缘化竞争性决定了在比赛中只有少数运动员登顶,大部分运动员已经在竞技体育赛场被边缘化,退役进入社会后,他们依然处于体育同行竞争与就业转型的劣势当中。

我国退役运动员的学历普遍偏低,在从事竞技体育的时间里把学习的重心都放在了专业技能上,不重视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对自己的未来的规划仅限于自己的体育生涯当中,缺少整体性的规划。举国体制时期与目前社会转型时期,运动员、教练员甚至领导的思想依旧缺乏对运动员文化素养重要性的认识。

糖尿病所致全身小血管和神经损伤会给麻醉医生带来意想不到的问题。术前访视应评估患者血糖控制是否稳定,是否存在急性和慢性糖尿病并发症。术前血糖控制应强调个体化,一般择期手术在8~10 mmol/L之间,眼部手术5.8~6.7 mmol/L之间,急诊手术在14 mmol/L以下,合并酮症酸中毒、高渗昏迷者禁忌手术。I型糖尿病可出现累及颞颌、寰枕和颈椎关节的僵直综合征,插管前应明确关节活动受限所致气道困难,“祈祷征”阳性可作为判断关节僵直的参考指标。

2.3 运动员普遍文化水平较低

1.5 评价指标 测定各组患者血清中AFP、CA125、TK1水平并进行对比,对比AFP、CA125、TK1血清阳性检出率以及单独检测与联合检测时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

2.4 缺少较完善退役社会保障体系

运动员退役后缺少政策的保障,在就业大军中处于弱势群体,政府没有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予以帮助,致使退役运动员就业困难的现象没有得到改善。就业保障部门可设立相应的退役运动员保障小组,结合运动员的优势和实际情况,为他们提供建议、学习深造渠道,保障运动员就业、发展的多元化。

统一包揽运动员的社会保障,经费主要由国家财政提供[3]。国家财政虽然加大了对社会保障优秀运动员的投入,但投入比例占财政支出较少,远远不能与优秀运动员社会发展需要并驾齐驱。

3 建议

3.1 提高运动员综合素质

国家应该定制详细稳定安置方面的措施办法,同时运动员也应该有对自己未来职业规划的意识,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主动掌握和了解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增强就业意识,杜绝侥幸心理。加强其他方面基本专业的学习,可以在主项学习方向的同时再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副项生存技能。运动员少时的学习选择也不容忽视,比如通过与体校所在地的高校进行合作,有目的性学习,以促进两校间的资源共享,更好的提高运动员的文化素质。若在身体素质测试时增加相对应的文化考试测试,不合格的优秀运动员无法参加比赛。可增加体工队,学校领导和教练员对文化课的重视。

3.2 科学的运动员培养体系

企业需为物流成本制定统一的计算标准,以对企业物流实际成本进行明确反映,并将成本会计作为基础,使物流成本分类更为完善,把物流成本分为日常费用、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将基于活动的物流成本归集制度与物流成本分配制度建立起来,对物流成本进行恰当分配,明确每个特定物流项目的流程,把特定流程上的费用平均分摊到运用特定流程的项目当中,有效树立企业的物流总成本意识,站在系统论的角度来对企业物流成本展开管理,以总成本最低要求为依据对各分系统之间的矛盾予以妥善调整与紧密结合,使其成为一个整体,在物流成本最小条件下实现企业的最佳效益。

3.3 完善退役运动员管理体制

那是李莉和许峰在一起后,看到许峰的第一次挫败,他衣衫凌乱,眼神飘忽,看起来想哭又想笑,一点儿都不英俊了。

3.4 政府出台优惠政策鼓励运动员自主择业

加大政策措施方面的执行力度,把责任具体落实,把工作绩效加入领导层、教练年度评估中,突出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同时,运动员思想应该加强,让其清楚地了解当前社会发展的特点和变化,主动为退役后就业转型做准备,提高就业转型各方面的能力。另外,政府可在适当提高运动员的补偿金的同时帮助他们完成学业贷款和创业贷款,在周六日可以通过自己的体育专项技能勤工俭学来获得资金偿还贷款。提高运动员的积极性。完善政策环境,加强统筹协调和定位服务,积极引导运动员实现自己的本职工作,增强其参与市场的专业化和质量的能力。

发达国家的职业体育是把教育和体育相结合的,并无举国体制与类似我国体工队的设立形式,其运动员都基本上是从学校的校队选拔上来的。很少设立专门的竞技体校,他们认为运动员的运动能力是一种优势,而不是职业方向的生活质量,让他们像其他普通学生一样接受同样的教育,以及他们在学习中通过空闲的时间来完成训练,不会影响文化研究,知识和学习,从小在正常条件下进行学习,与他人拥有相同的文化基础。同时,国外学习体系不只是为了提升技能,更多是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运动项目,让运动员从内心喜欢或者爱上这项运动积极的参与进去。

3.5 设立就业保障机构

运动员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再就业的保证体系是否完善,影响了竞技体育长期发展的稳定性,急需成立专门的就业保障管理机构,目前的大多数的省份的运动员的社会保障仍然是体育局的人事部门在管理,体育人才服务中心和管理优秀运动员的退役就业保障工作的人员不足。就业保障管理机构可结合运动员自身的特点运动员社会保障和就业工作走向标准化,以保障运动员的合法权益。从客观上对保障工作的重点进行理清,掌握就业保障工作的方向,提高运动员的综合素质,为自己退役后的成功转型提供了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叶乔波.优秀退役运动员生存发展理论实践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

[2]黄陈峰.举国体制下的两级命运.http://www.timeweekly.com/html/20120419/16960_1.html[N].(2016-2-13).

[3]李阳.中国运动员就业保障研究[J].新西部,2009(15):115-116.

[4]王云胜,于芳.发达国家运动员社会保障及对中国的启示.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0,26(16):4-6,10.

中图分类号: G8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813(2019)08(b)-0226-03

DOI: 10.16655/j.cnki.2095-2813.2019.23.226

①作者简介:

吴咏蓬(1991,8-),男,汉族,山东淄博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庄芊芊(1995,9-),男,汉族,广东深圳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运动训练。

江海俊(1994,8-),男,汉族,广东广州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魏建双(1994,10-),男,汉族,山东东营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标签:;  ;  ;  ;  ;  

我国退役运动员就业保障现状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