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轨道系统地下场站消防安全设计论文_魏垂进

探析轨道系统地下场站消防安全设计论文_魏垂进

魏垂进

(南京消防器材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00)

摘要:在现代城市中,人口的迅速增长使得交通拥堵成为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影响了人们的正常出行。为了缓解交通压力,减少对于土地资源的占用,地下轨道交通逐渐兴起,并且得到了迅猛发展。轨道交通的站点位于地下人工空间内,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将会造成难以估量的危害和损失,因此,做好相应的消防安全设计就显得尤其重要。本文结合轨道交通地下场站火灾的特点,对其消防安全设计进行了讨论和分析。

关键词:轨道系统;地下场站;消防安全

前言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城市的道路交通系统面临的压力日益增大,交通拥堵成为影响城市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这种情况下,发展地下轨道交通,成为了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有效措施,地下轨道交通建设的速度不断加快,也使得其安全问逐渐凸显出来。如果在轨道交通地下站点发生火灾事故,相对封闭的环境会给人员的疏散和火灾的扑救造成很大的阻碍。因此,做好地下轨道系统场站的消防安全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1轨道系统地下场站的火灾特点

1.1封闭性

轨道交通地下场站位于地面以下,只有少量的出入口与地面连接,呈现出封闭性的特点,一旦发生火灾,会给人员的疏散以及火灾的扑救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在相对封闭的地下空间,人们的方向感容易迷失,而且与地面空间相比,在心理层面的惊慌程度和行为层面的混乱程度要更加严重,容易产生踩踏事故。同时,封闭的空间不利于烟雾的排除,会造成视野的限制以及缺氧、中毒等。

1.2扑救困难

受有限的地下空间的限制,以及高温、浓烟、缺氧等因素的影响,救援人员想要掌握地下场站的实际情况是非常困难的,加上一些大型的救火设备无法进入,给火灾的扑救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1.3人员疏散困难

地下场站仅仅通过有数的几个通道与地面连接,人员在疏散过程中,必然需要经过楼梯,不提混乱和恐慌带来的拥挤与踩踏,仅仅是自下而上的疏散过程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疏散的速度,而且烟雾与热气流会随着人群向上扩散,同样给疏散工作造成很大的阻碍。

2轨道系统地下场站消防安全设计

在消防安全设计中,应该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原则,依照国家相关的政策规范,从多个方面,对地下场站的防火系统进行完善,切实保证地下场站的消防安全。

2.1建筑防火

应该切实做好地下场站中的建筑防火设计,严格执行相应的消防法律法规以及各种标准和规范,吸取国外先进经验,减少火灾隐患以及火灾事故发生的几率。首先,应该确保场站布局和构造的合理性,在出入口位置设置相应的防火卷帘门、水幕等,进行必要的防火防烟隔离;其次,对于建筑主体部分以及以及裸露在外的装饰物,应该做好相应的防火处理,同时站内的各种设施设备应该选择阻燃性材料,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然后,在站点内的变压器、高压电缆等,应该合理敷设,同时设置相应的防火隔离措施。

2.2安全疏散

(1)对于存在附设建筑的地铁站点,应该对其安全出口的位置和宽度进行合理设计,综合考虑站点的人流量,确保在火灾发生时,站点内的乘客、工作人员以及服务人员等能够在6min之内完成疏散。

(2)检票口、栏杆、广告牌的设置应该合理,不能对人员的安全疏散造成影响和阻碍,如果已经设置的服务设施和广告牌等影响了安全疏散,则应该坚决拆除,而不能为了节约成本不顾消防安全。

(3)在车站大厅、通道等一些超出防火分区,没有设置防火墙或者防火墙设置困难的区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水幕或者防火卷帘,在火灾发生时,可以对高温和浓烟进行隔离,为人员的疏散争取一些时间。为了防止意外情况,防火卷帘应该设置相应的延时下降功能,或者开出一个小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在站台层的天花板上,应该按照8m的间隔,设置相应的应急照明设施,同时在出入口、通道等比较醒目的位置,设置安全出口指示标志,为人员的疏散提供指引,进一步加快疏散速度。

(5)应该设置至少一个无障碍出入口,供残疾人和妇幼老弱使用。在对无障碍出入口进行设计时,可以采用斜坡道或者坡度较小的人行道,坡度应该在8%以下,同时宽度不小于1.8m;如果采用垂直电梯,应该采用独立供电,避免火灾发生时电梯瘫痪。

2.3消防设施

消防设施是消防安全设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其设计的合理性直接关系着地铁火灾的扑救效率,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对于设计人员而言,在对消防设置进行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地铁场站的布局、结构以及火灾的类型,在一些关键位置和人流量密集的场所,安放固定墙式消火栓以及移动式消防装置(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等),以方便乘客和工作人员在紧急状态下对火情进行压制和扑救。在地铁入口、售票大厅、站台等人流量巨大,容易出现火灾的区域,应该设置相应的烟感、温感报警器和自动喷淋灭火装置,尽可能确保其覆盖整个地下场站。

2.4排烟设计

在火灾发生时,烟雾实际上才是危害最大的因素,不仅会遮挡视线,还可能蕴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引发缺氧、中毒等,阻碍人员的迅速疏散。因此,做好地铁车站的防排烟系统设计,是非常必要的。在对防排烟系统进行设计时,一般都是采用站台层排烟、站厅层送风的结构,在站台层位置形成负压,在楼梯口形成向下的气流,从而避免烟雾沿楼梯上升,为人员向站厅层的疏散提供良好的环境。设置于隧道内的事故风机系统在检测到高温和烟雾时,会自动启动,对烟雾进行排除。防排烟系统的设计应该关注几个方面的问题:

(1)在对通风设备进行设计选型时,必须考虑地铁站点火灾发生时的实际排烟需求,确保设备具备瞬时反风的功能,同时抗高温能力强,在高温环境下能够正常运行。如果必要,还应该设置相应的远程控制功能,可以对设备进行远程遥控启动。应该设置一用一备双电源,预防意外情况。

(2)风道在火灾发生时,可以作为疏散通道使用,应该应该保持畅通,避免堆放杂物。

(3)防排烟设计应该能够将烟雾维持在距地面至少1.8m的高度,为乘客的快速疏散提供便利。对于一些高大空间,烟气层的临界高度可以按照《建筑物综合防火设计》的相关要求进行计算。

(4)对于站台层,应该划分出相应的防烟分区,根据实际需求,确定排烟量,确保风机的功率能够满足最小机械排烟量的要求;对于换乘大厅,应该划分多个防烟分区,每一个防烟分区的排烟量都应该大于相关规范中要求的最小值,同时排烟风机能够同时满足两个防烟分区的排烟要求。

2.5其他设计

一是紧急救援通道,在地铁车站设计中,应该充分考虑火灾隐患,设置多个安全出口,并且确保至少有一个安全出口能够知道地面空间,同时,应该具备供紧急救援人员进入的地下通道,方便进行伤员的救助;二是区间隧道设计,当区间隧道发生火灾时,列车应该尽量驶入临近车站,以方便人员的疏散和消防救援。相关规定要求,当区间隧道连贯长度超过600m时,应该设置专用的联络通道,在通道内设置防火隔断门,方便乘客就近逃离;三是广播系统,确保广播的范围能够覆盖整个车站,缓解人们的恐慌情绪,组织和引导人员迅速疏散。

3结语

总而言之,轨道系统地下场站作为一个特殊的场所,人流量大,空间相对有限,一旦发生火灾,很容易引发混乱,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因此,相关部门应该重视起来,做好消防安全设计,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对火灾事故进行预防,确保火灾发生时,人员可以迅速疏散,同时对火灾进行及时扑救,减少火灾造成的影响和损失。

参考文献:

[1]杨霞,李树彬.某地下城市轨道烟控系统设计分析[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4(07)

[2]翁小雄.地铁消防安全性能评估[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2(1)

[3]董永峰.地铁消防灭火及防火设计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09(04)

论文作者:魏垂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建材装饰》2015年9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8/31

标签:;  ;  ;  ;  ;  ;  ;  ;  

探析轨道系统地下场站消防安全设计论文_魏垂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