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我国水资源日益短缺,科学的水政执法有助于人们规范用水行为,保护水资源。本文分析了水政执法现状及工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然后就每个问题总结了相应解决措施,以期能够帮助水政执法工作顺利开展。
关键词:新时期;水政执法;执法问题;对策分析
引言
对于基层水政执法工作的开展来说,基层水政队伍是整体执法工作的重要执行者,其本身是对各类水事案件进行查处和发现的主要角色,整个基层水政执法队伍对于水利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行和确保水事秩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针对于现阶段严峻的基层水政执法工作开展的形势和需求,应该真正的意识到基层水政执法队伍本身所肩负的重要使命,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结合实践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提出科学有效的应对策略,更好的推进相关基层水政执法队伍建设工作的开展和落实。
1水政执法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
1.1水政执法的法律条文不够完善
在我国,水利建设起步晚,但是发展速度很快,尽管水利相关的法律条文不够完善。针对这一实情,我国政府相继制定出台了水利相关的法律条文,以满足快速发展的水利事业的需求。然而,每个地方的水利状况不一样,法律条文也太笼统,不够具体。法律法规在每个地区的实效性不一样,无疑会增加水政执法工作的难度。
1.2队伍职能不够明确
在我国的一些地区,水政部门受到一些利益的诱惑,不情愿把一些权力放给监察队伍,使其参与水政行政事业的相关费用等,给予水政监察部门的只是监督并附带检查以及对水政出现的问题进行强制的能力,没有使水政监察的作用真正的发挥出来。另外就是,在水政各个部门之间的锯腿只能不清楚,在很多时候出现交叉执法的情况,这就使水政执法的人员力量较为分散,增加了执法的费用,导致社会对于水政执法理解存在一定的误区。
1.3水政执法的监管力度太小
切实增加水政执法的监管力度,可以为体现水政执法的公平性、客观性做保障。但是水政执法在具体实践过程中,监管制度的高效落实有着很大的阻力,甚至有的时候难以发挥监管制度的实效。同时,每当监管执法和水政执法各持己见时,监管将起不到任何的实际作用,这使水政执法完全处于“无人监管”的状态。
1.4执法方式落后亟待创新
虽然水政执法工作的执法点比较多,执法的面比较广,而且水违法事件频繁发生,但是水政执法工作的水政监督执法单位依然将“单打一”作为执法的主要方式,获得效果总是差强人意,没有起到震慑的效果。水政执法工作有些群众总是抱着对水政执法人员对着干的心理,增加了执法工作的难度。随着各地开发区的快速建设,使得行政干预的现象频繁发生,不断增加,甚至出现了政府权力对抗与群众联合抗法的现象,增大了查处水违法行为工作的难度。
2加强水政执法能力的建议
2.1组织实践培训,完善水政执法工作的能力
水政执法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就是对水政执法人员的素质进行提高。要想对水法律体系进行健全和改善,就要把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一执法观念深入贯彻到平时的工作中去,这个工作是否能够顺利开展是看执法人员是否有较高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法律知识水平。因此,现阶段的相关部门在开展水政执法工作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对工作人员的素质进行提高。其中,加强政治教育能够很好地塑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行政执法队伍中的工作人员进行理想信念,让他们在平时的工作中能够做到清正廉洁、严格执法。通过工作培训能够提高执法队伍对自身的工作水平,增强服务意识,完善城市执法管理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执法氛围
水政监督支队在管理日常的水事工作时,要加大水事执法的力度并对其进行宣传,以热情的态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使得群众更加的了解法律,防止因为过失而做出违法思维事情。而且水政监督支队要以常年的典型案例为例子,对群众进行讲解与宣传。同时,各大支队还可以通过网络、电视以及报纸等形式对相关的法律以及相应的典型案件进行宣传,使宣传面得到扩大,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降低水违法事件的发生概率。
2.3明确管理责任
要想有力的推进相关基层水政执法队伍建设工作的开展落实,就必须从责任化管理的角度进行入手,更好的对于管理责任进行明确,这样才能让“依法治水”的口号得到落实,提升整体执法工作的开展落实效果。针对于岗位责任的管理要求,应该做好分解,切实确保不同的岗位的职责得到有效的明确,真正的达到责任明确到人的目标。在涉及责任制度构建的过程中,应该确保定岗定责,并且依据不同岗位的工作特点和工作职能,对于相应的责任目标进行科学制定。只有构建一个将岗位和责任等管理措施进行有效融合的体系,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执法工作的开展需求,同时让不同水政执法人员自身的执法职责从更加规范化的角度得到体现。明确了管理职责,也能确保日常工作目标具体可行,同时也避免了玩忽职守和滥用职权等行为的出现。在执法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做好相应的考核工作。在制定相应的责任管理制度的同时,也应该引入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为了确保执法责任得到有效的实施和保障,必须引入科学的责任追究制度,提升管理力度,让整个执法行为更加文明有效。在实际案件办理和执行的过程中,对于一些过失和违纪违规行为,应该严格依法追究相关的责任。
2.4全面加强水政执法队伍的规范化
将水政执法规范化是我国水利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中规范化管理一方面重视要有一套较为健全的执法体系,将按照规划制定的目标与实际行动联系起来,不再使目标成为一种口号,最为重要的是把执法标准与执法的管理行为有效的结合起来,其最终的目的是提高水政执法的效率。水政执法的规范化指的是要依据法律对水事事件进行有效的管理,使执法人员可以自律或者约束,按照相关的法律程序进行事件的处理。所以要增强水政执法体系的规范化一方面要从执法的制度上进行合理的建设,再就是一些相关的结构需要进一步的完善、较高素质执法人员的提升、水政执法队伍的建设需要加强、进行执法时的设备需要得到充足的保证等,建立起规范型好,秩序性强,执法能力高的执法体系。
2.5加大水政执法监管力度
水政执法监管工作是人民群众实际利益、国家利益的最直接的体现,因此,我们务必要提升水政执法工作的监管力度,使得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和国家的整体利益受到保护。各基层政府要在遵守国家水政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完善本地区水政执法的相关制度,将群众、执法人员的权利和义务明确化,尽量降低执法人员和群众之间矛盾发生的概率,切实提升水政执法监管力度。同时,完善水政执法相关奖惩机制,以增加执法人员的工作动力,提升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让执法潜力发挥到极致,努力做到水政执法和执法监管的协调统一,为水利事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结语
总而言之,城市工作要想得到正常的开展,就必须要实现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在开展城市水政执法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必须对行政处罚权工作进行全面的推进,通过对多头执法、职责交叉、重复处罚、执法扰民、行政执法机构等方面的问题进行解决,深化改革行政管理体系,不断对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制和行政执法机制进行探索和建立,对当前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推动城市健康发展,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新渭.基层水政执法的发展现状与发展前景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20).
[2]虞金凯.基层水政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36).
[3]陈连芹,崔海月.基层水政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8):1514.
[4]古兰旦•艾斯克尔,哈买提•哈力合马什.加强水政执法队伍建设的对策[J].吉林农业,2015(7):126.
论文作者:范斌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2
标签:执法工作论文; 工作论文; 基层论文; 执法人员论文; 过程中论文; 责任论文; 队伍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