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的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论文_王力

建筑工程中的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论文_王力

浙江绍兴 312300

摘要: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扩大,各行各业在迎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遇到许多挑战,建筑市场愈发复杂。为了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保证建筑物的稳固性,人们加大了对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钢筋混凝土是房屋建筑中使用最多、应用最广的建筑用材。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也有了很大的改进,有效地提高了建筑物的承载力。科学分析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的关键技术,将其完美地融入到房屋建筑施工中,可以为人们打造一个经久耐用的工作和生活场所,提高建筑行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动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

1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分析

在建筑施工中钢筋混凝土已然成为其中重要的部分,无论是在民用建筑物中还是工业建筑物当中都可以看到其身影。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优势相对比较多,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具有优异的结构性能,钢筋混凝土结构无论使其钢筋抗拉力、强度,还是混凝土抗压等,都有着相对明显的优势。而且在很多的研究工作当中也表明了这一点,表明该结构能够抵御高强度的振动,由此就可以看出其抗震性以及抗破坏性都是非常好的。第二,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制作方面要相对比较简单,多以混凝土、钢板、钢筋或是不同的纤维材料而组成,其材料是比较容易获得的,且来源也较为广泛,价格相对低廉,在制作中也较为便捷。第三,该结构主要以混凝土和钢筋两部分材料为主。其中的钢筋有着较强的抗拉性,而混凝土也有一定的抗拉能力。有效的使两者优势进行结合,能够更好的提升该结构的抗高压力的水平,从而更好的增强建筑的整体质量。

2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特点分析

2.1易变性

在对混凝土材料进行浇灌的过程中,模板支撑或二次支撑方式是施工人员常用的方法。在将浇筑完成的楼板传递到所需楼层的过程中,混凝土结构和临时性承载系统应该承担起所有施工的荷载任务。这种临时的承载系统能够随着施工流程的不同而产生变化。混凝土养护、拆模以及浇筑等是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重要工序。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因作业面各异、施工人数不同、施工材料多样以及施工技术不同而带来的施工问题,其主要表现在混凝土结构体系的承载能力会随着施工程序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综上所述,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具有易变性。

2.2易损性

易损性是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第二大特点。施工过程易损性问题的存在迫使建筑施工企业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实施施工工作。不规范的施工行为对于建筑稳定性的影响是不利的,其很容易引发建筑结构开裂等一系列问题。另外,一些外在因素也会对钢筋混凝土的内部结构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坏。因此,在实际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应该将重点放在提高钢筋混凝土的实用性上,只有在最大

3钢筋混凝土结构对材料质量的标准要求

3.1对水泥质量有较高要求

水泥属于建筑施工中必不可少的原材料。而在整体施工中水泥发生质量问题,那么将会导致钢筋混凝土结构整体质量发生质量问题。因此在水泥选用中,要对水泥厂家的实际情况进行考察和分析,并选择有着合理价格、优秀资质的厂家来进行水泥采购,进而杜绝水泥质量问题的发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在储存水泥时,一定要结合不同类型的水泥开展有计划的分类工作。而且对于那些进入到施工场地的水泥,一定要结合规范(《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要求开展检查工作,组织相应试验来检验水泥的性能,在确保水泥的质量达到相应要求后才可以投入到使用之中。

3.2对钢筋质量有较高要求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当中,钢筋属于其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其抗拉性能是钢筋最大的优势,属于应注重钢筋的质量,其优劣程度是关乎整体建筑质量最为关键的部分。因此在钢筋选用中,必须要根据建筑需求来进行设计,并明确钢筋规格、数量等,以此来确保后期工作有效开展。而且在钢筋原材采购中,一定要选择正规厂家的钢筋原材,也要对材料质量进行严格把关,从而保障施工现场的钢筋原材能够到达相应标准和要求,在《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有明确的标注有关钢筋部分的规定,进而更好的提升建筑整体质量。

4具体施工技术

4.1关于绑扎钢筋

钢筋混凝土具备优良的施工性能,对于绑扎钢筋涉及到的相关操作应当予以更多的关注,因地制宜实现全方位的钢筋绑扎操作。具体在着手进行绑扎操作以前,针对当前现有的钢筋型号需要全面予以抽检,进而确保其能够符合特定的钢筋规格,以此来避免突发性的房屋施工事故。作为施工人员来讲,其应当能够遵照当前的施工流程来全面实现绑扎施工,避免表现为多种多样的钢筋绑扎误差。由此可见,钢筋绑扎操作应当属于核心性与关键性的房屋施工流程,施工人员在涉及到绑扎钢筋时也要密切关注现场施工安全。

4.2关于组合性的模板施工

对于浇筑混凝土如果要保障其顺利性,则应当预先完成与之有关的搭建模板施工。具体在实践中,关于组合式的搭建模板施工应当予以全方位的优化与提升。这是因为,组合模板施工构成了基础性的钢混施工操作。因此在涉及到浇筑模板时,应当将其控制于特定的混凝土形态、模板形状以及模板尺寸。对于模板搭建的相关操作而言,关键在于全面测定模板刚度与模板强度。与此同时,模板施工最关键的还应当落实于模板平整度以及光滑性,避免频繁表现为模板位移或者模板松动的状态。组合模板施工应当属于浇筑钢混结构的根基所在,对此需要予以更多的重视。

4.3浇筑

混凝土浇筑作为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也需要给予一定的重视,首先,要对混凝土进行拌制,在拌制完毕后要对功能公路桥梁的坍塌度进行严密的检查,以更好防止混凝土出现沁水等现象。其次,要将混凝土运输入模,通过吊车将料斗吊送到待浇筑的位置进行入模,还要防止串桶出料处的混凝土与系梁钢筋发生接触。最后,要进行混凝土浇筑,要考虑到混凝土的厚度、方向等关系,还要对模板和预埋件等进行检查,并为房屋建筑工程的后续施工提供保障。

4.4后浇带施工

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应用到后浇带施工的过程中可以有效防止路面出现沉降,并能有效减少温度给钢筋混凝土所带来的影响,在进行相关的防水工程来讲,施工过程中需要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给予一定的重视,并加强防水工作,利用防水墙保护后浇带结构,底板的防水便是在底板铺设相关的防水卷材,有效阻挡水分的入侵,在进行模板工程施工时,需要先进行运算,再进行安装,以有效提升安装的精准度,在安装过程中还要采用模块并搭设手脚架,借助计算机技术设计建筑模型。除此之外,在进行二次浇筑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的设计以及混凝土的类型来选择合适的混凝土,以有效保证施工过程中可以有效提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整体质量,并为后续的房屋建筑施工提供保障。

结束语:建筑工程施工具备突显的复杂性,其中包含了相对较多的施工流程与施工步骤。钢混结构运用于建筑施工的举措有助于提升建筑物具备的安全性,与此同时也减低了施工成本。然而不应当忽视,钢筋混凝土施工不能够缺少实时性的施工监管,对于购置施工材料、绑扎钢筋以及其他施工流程都应当全面致力于改进与优化。在未来的建筑工程施工实践中,施工企业还需致力于归纳珍贵的施工经验,确保将质量监管融入全过程的房屋施工中。

参考文献:

[1]王银明.浅谈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6(06):53-54.

[2]张明孝.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措施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6(23):32-33.

[3]金恩佑.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措施探讨[J].低碳世界,2016(26):94-95.

[4]莫璐文.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7(30):24-25.

[5]梁显东.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7(36):198.

论文作者:王力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1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中的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论文_王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