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科学大讲堂在公民科学素质提升中的时代价值论文

杭州科学大讲堂在公民科学素质提升中的时代价值论文

杭州科学大讲堂在公民科学素质提升中的时代价值

文|洪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2018年杭州市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显示,全市公民科学素质达到14.6%,但是“不平衡”的特征明显,农村居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为7.5%,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杭州科学大讲堂自2007年9月15日开讲以来,每月一讲,有效融合科学传播各要素组成科学传播生态,满足广大市民的科普需求,促进杭州创新活力之城建设。

在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项目检查中发现,部分省份群测群防体系完全采用自筹经费,在配套经费不能完全到位的情况下,往往忽略了群测群防体系建设,不能达到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项目建设的目标。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一方面要强调群测群防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要规范群测群防体系建设。参照部分省份建设经验,提出“十个一”的标准化建设内容,即在山洪灾害易发区内的每个村,要做到必须有1个简易雨量监测报警站,明确1名报警员,配备1套简易报警设备,编制1个村级应急撤避预案,确定1处避灾安置点,制作1个宣传告示栏,每户发放1张明白卡,每户明确1个转移避险责任人,至少搞1次培训,至少搞1回演练。

“科学大讲堂”与科学素质提升

十多年来,以杭州科学大讲堂为主体,中科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为补充,杭州市社区科普讲师团为常态的12+100+500(每年组织大讲堂12 讲、中科院老科学家报告100 讲、市科普讲师团500 讲)综合科学传播形态,已成为杭州科学传播的名片。杭州科学大讲堂有效融合了科学传播的各要素,且各要素之间存在互动关系。

科学传播者。传播者是科学传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截至目前,大讲堂先后邀请了两院院士27 人,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120 人,包括“蓝色经济”概念创始人冈特·鲍利教授、“人体下丘脑之父”迪克·斯瓦伯等,以科学家的眼光来引导和解读各种问题。

正如休·廷克(Hugh Tinker)所指出的,新独立的缅甸政府对英国的态度主要由两个元素构成,对英国模式的推崇和对英帝国主义的怀疑。在缅甸领导人的同一篇讲话中,可以经常发现这两个交织在一起的元素。[29]吴努眼中所谓的“最友好的”“最坦诚的”缅英关系,在缅甸人满怀期望的援助诉求被英国冷遇、英帝国主义与国内叛乱藕断丝连之下,自然遭到打击,导致缅甸对英国的信任与期望降低。1953年缅方通知英国,1947年签署的英缅防卫协定在1954年1月4日终止,不再签署新的协定。美国学者卡拉汉(Callahan)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军方高层认为英国在支持叛乱的克伦族,没有向缅军提供足够的援助所致。[30]

琼·玛丽·勒盖认为,普及科学的第一项任务,是要告诉人们科学为人类做出了哪些贡献。杭州科学大讲堂为科学家和公众搭建了一个平等交流的平台,走进大讲堂的科学家都带着分享科技为人类文明的贡献,以“多元、平等、开放、互动”的传播观念来理解科学、对待科学,鼓励多种媒体深度介入。

科学传播媒介与渠道。大讲堂不仅在“大本营”(杭州市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讲,还主动走进机关、校园、企业等,努力集成各种资源;同时充分利用报刊、书籍、影视和新媒体等各种方式,形成多样集成的全方位、立体化传播格局。

科学传播内容。大讲堂以公众的需求为导向,围绕广大社会公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进行讲解,内容涵盖了自然科学、社会经济等多个领域,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充分考虑到听众的多样性、个性化需求,促使前沿科研成果、重大科技工程、科技热点、科学养生等及时为公众知晓。

大讲堂科学传播的价值

科学受众者。大讲堂是大众科学文化发展、科学传播的新模式,讲座不设准入门槛,公众自由参与,集成各种资源。大讲堂将“院士圈”“专家学者圈”“市民圈”有效地转化为“大众科学传播圈”,此举最大限度地调动了社会各方资源,满足了多方需求,并增加了互动时间和内容,提高了社会传播效益。

科学的热点。十多年来,大讲堂每一讲的内容均事先精心商讨,精选公众关注度高的科学文化热点话题拟题。讲座内容始终遵循以下原则:科学性,不论选择怎样的题目,都要确保科学知识和科学规律,这是科普教育的根基;针对性,针对社会中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进行选择,是时代热点,才能捕捉听众的兴趣;贴近性,题目的选择要贴近生活、贴近社会公众、贴近实际,这样才容易使公众积极参与,从而实现科普教育的普及性、科普宣传的实用性价值。

多维化传播。为扩大科学讲座的社会影响力,扩大受众范围,采取固定讲堂与流动讲堂相结合,改变以往只集中在报告厅讲的形式,主动走进各个场所,把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带向大众,用科学家自身的渊博学识和人格魅力来诠释科学。

教师品德心理素质的自我完善,必须在实践中身体力行,必须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开始,磨练意志,涵养品性,方能德高望重。也只有不断地致力于自我完善的时候,教师才能教书育人,成为学生的楷模。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的职业道德必须源源不断地从整个社会中吸取精神营养滋养和发展自己,及时地从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中吸取美好的思想品质和道德风尚,不断完善、充实自己,将师德水准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甘为人梯,方能树人。

互动性分享。每次演讲之后,科学家与公众平等交流的时间,是气氛最热烈的环节,那些关心国计民生的普通市民、在科研一线遇到问题的中青年科技工作者,或是对未来专业工作充满憧憬和困惑的大学生、拉科学家的手充满好奇和敬仰的小学生,在这个时候都会把他们对科学的期望、对科学家的崇敬、对科普的关心以及自己的困惑提出来,大家畅所欲言。大讲堂给作为科普主导者的科技工作者提供了一个与市民直接交流心得的机会,而对于来到大讲堂直接面对受众这样的科普形式,也在科学家群体中得到了积极的响应。

互联网时代的科学传播

在互联网时代,科学信息的更迭速度加快,公众虽然学习和碎片化获取知识的渠道多样,但全面掌握科学信息的能力存在不平衡性;“万物互联”令科学信息的扩散和传播速度异常惊人,但也存在若干问题,科学传播依旧任重道远。

科学传播的环境还需优化。长期以来,我们将《科普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和《杭州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作为科学传播的法规,作为指导科学传播的行动指南。互联网时代,面对公众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全社会还需从社会共识和科学受众需要出发,重视科学传播环境的营造。在多样化的传播环境和融媒体传播环境下,科学的传播有时延误了真实科学信息的有效性,容易错过向公众传播的最佳时期,科学传播存在不平衡、不充分、不协调的情况,面对科学素质不高的人群,未能实现科学与公众高效对话,这是仍需坚持努力的方向。

科学传播者的责任担当和传播能力还需加强。科学传播者是科学传播工作实施的主体,是集科学教育、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思想于一身的专业人才,其能力直接决定着能否向受众传递扎实系统的科学知识、能否正确引导公众关注科学和理解科学。当前,部分科技工作者作为科学传播者,对做科普报告会面对不同公众和媒体还缺乏理解,无法有效地做好传播的策划,将科学信息有效地推送给公众,从事媒体行业的人员也存在专业能力不强等问题,发挥科学传播的能力有待提升。

由公式可知道轮廓系数取值范围为[-1,1],其值越大越好,当为负值,表示对象被分配到错误的簇中,聚类结果错误。其接近于0时,表明聚类结果有重叠的情况。

公众科学素质发展不平衡。科学传播不是一个简单的自上而下的线性扩散,而是科学传播者和科学受众之间共同参与的双向互动的交流过程。科学信息的传播效果,不仅与传播内容的质量、时效性、说服力、社会关注度等有关,同时也与受众科学素质的高低有关,是对科学信息、科学观点、科学思维等方面的综合能力的评判。

作者单位:杭州市科技工作者服务中心

标签:;  ;  ;  ;  ;  ;  ;  ;  ;  

杭州科学大讲堂在公民科学素质提升中的时代价值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