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照治疗在精神疾病患者中的研究进展论文_杨 梅

光照治疗在精神疾病患者中的研究进展论文_杨 梅

摘要:临床上针对精神疾病患者尚无确切有效的治疗和康复措施。光照治疗作为一种安全、便利、低成本的非药物治疗方法,在精神疾病患者中的应用受到了广泛关注。目前,国外对光照治疗的研究较为多见,但国内将光照治疗应用于精神科领域的相关报道较少。本文旨在对光照治疗的相关内容以及在精神疾病患者的应用现状及效果等进行总结,以期为促进精神疾病患者的康复提供参考。

关键词:光照治疗;精神疾病;研究进展

引言

精神类疾病作为精神科常见疾病之一,具有病程长,病情复杂,容易复发等特点,会对患者生活和工作产生严重影响,需要及早治疗。精神疾病主导治疗方案是药物治疗,但除药物治疗外,有效光照治疗也十分关键,对改善病情和降低致残率非常重要。本文主义对光照治疗在精神疾病患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有效的探究。

1光照治疗在精神疾病患者中的研究

光的抗抑郁作用可以追溯到文明的开始。30年前,光照治疗用于治疗SAD被正式提出。20世纪80年代,光照治疗用于SAD的治疗,以延长日间的光周期,对抗冬季的黑暗。国际治疗指南和研究表明,光照治疗作为一种非药物性的抗抑郁疗法,随着其具体方法的逐步改进,在SAD患者中疗效得到进一步证实。由于其不良反应小、有效率高(中度SAD有效率约67%,重度SAD为40%),不仅被用作SAD的一线治疗,还可作为有效的预防手段。同时,文献报道了光照治疗在非季节性情感障碍中的作用。光照治疗单独使用或与抗抑郁药物结合使用的持续抗抑郁的效果,已经在许多临床研究中得到证实。光照治疗的抗抑郁作用可能是由于光对生物钟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生理节律和/或非生理路径上的一致。事实上,光调节了传入血清素能神经元的激活,降低了血清素再吸收转运蛋白(5-HTT)水平,并提高了情绪调节区(如前扣带和前额叶皮质)的血清素水平。几乎没有一篇关于SAD的文章完全不提到光照治疗的。光照治疗是基于视网膜暴露在不同的光照强度、亮度下进行的。目前光照治疗被推荐为一种治疗SAD的独立疗法,以及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的辅助疗法。研究结果显示,灯箱应产生5000~5500k的均匀光谱分布,覆盖从红外线到近紫外线(uv)光的电磁波谱,最为有效。典型的治疗过程包括每天在早晨的第一个清醒时间内暴露20~30min。早晨的疗效最好可能的原因是,不同的睡眠时间和生理活动规律会影响最佳有效治疗的时间。灯箱的位置应该离脸部16~24英寸,患者应该睁开眼睛,但不要直视光线。如果选择低强度的灯箱,每日治疗时间会更长。因为强度越高,视网膜暴露的时间越短。由于白炽灯可能损害角膜和视网膜,因此灯泡是治疗专用的。与抗抑郁药物治疗类似,如果症状在2~4周内没有改善,则应增加治疗的频次。和抗抑郁药物治疗一样,光照治疗也会产生不良影响。虽然通常是轻微的,但光照治疗的不良反应可能包括易怒/激动、焦虑、视觉障碍/眼睛紧张、头痛、失眠、疲劳、恶心,以及可能出现躁狂/轻躁狂。

由于上述治疗主要是针对冬季发作的SAD,夏季发作的SAD治疗一般包括建议将每天暴露在自然阳光下的时间限制在不超过13h,并保持凉爽的空调,特别是在晚上。目的是减少易怒、体质量减轻和失眠这些可能发生在夏季的SAD症状。虽然生理系统作为SAD的发病相关是相当明确的,但是到目前为止,生理障碍和抑郁症状之间联系的病因、生理病理学和临床影响还没有完全清楚。尽管情绪症状与一系列生理节律指标相关,但并未发现生理指标变化有关的抑郁症状得到统一改善。同样,临床上对光照治疗改善SAD生物节律以及情绪症状的详细机制尚不明确,也没有任何单一的模型来充分解释这些发现。

2应用效果

2.1改善抑郁症状

在精神疾病患者中,光照治疗在精神情感障碍疾病中应用最为多见。大量研究表明,无论是季节性情感障碍还是非季节性情感障碍,BLT对于抑郁症状的改善均有较好疗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目前,清醒疗法(治疗开始时的睡眠剥夺)、BLT和药物治疗的结合,已成为治疗重度抑郁症和双相抑郁症的一种特别有效的策略。研究表明,在第1个睡眠剥夺周期后,锂剂、睡眠剥夺和光照治疗的联合应用能够迅速改善并持续减低耐药双相患者的自杀率。另外,一项对急性双相情感抑郁的多中心单盲临床研究中,试验组采用BLT,对照组采用昏暗红光疗法,结果显示,BLT对急性双相抑郁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且中位起效时间为4.33d,短于常规药物治疗。另外,一项对重型抑郁患者(包括16例单相抑郁和15例双相抑郁患者)为期3周的光照治疗研究,发现单相抑郁组光照治疗的治疗效果和疗效维持时间明显优于双相抑郁组,且相比于基线水平,两组患者的精神运动迟缓的改善有差异。由于抑郁症的诊断和病因异质性较大,目前研究中关于光照治疗对抑郁患者的疗效机制还存在不一致。季节会影响治疗疾病的过程,因此不同季节下BLT的治疗效果及临床缓解率也存在一定差异。

2.2改善认知功能

既往研究显示,大脑关于认知任务的活动存在季节性波动,对持续注意力任务的大脑反应在夏季最高,冬季最低,而对工作记忆的反应在秋季最高,在春季最低。明亮的光线对认知功能有很强的直接且独立的影响,尤其是对工作记忆和注意力。精神疾病患者存在各方面的认知障碍,包括认知处理速度变慢以及工作和空间记忆受损。研究表明,光照对于认知效应中的急性警觉性存在影响,暴露在高强度的多色白光下可以提高主观警觉性,会提高患者对刺激变化做出反应的能力。也有研究表明,光敏神经元在光对脑认知功能调节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在觉醒性反应试验中,人的行为有效性在蓝光下比在绿光下更高。另外,YAN等对36例存在意识障碍或认知改变的谵妄患者,比较利培酮辅助光治疗与利培酮单独治疗的疗效,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两组患者的谵妄症状均有明显改善;在控制基线分数之后,通过一个多变量模型测试治疗和时间对谵妄分级量表(DeliriumRatingScale,DRS)分数的影响,结果显示利培酮辅助光治疗组的改善率高于利培酮单独治疗组。

2.3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慢性疾病,发病因素比较复杂,包括心理症状、社会原因等,目前常用药物治疗。目前光照治疗需要患者坐在光照装置前较长一段时间,因此患者的依从性也存在一定问题。对此,需要设置更好的室内光线合并可穿戴传感

3结语

光照治疗作为一种非药理学的、有效的、患者耐受的物理治疗方法,在精神科领域的应用具有积极的治疗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光照治疗的使用价值被低估,缺乏系统性综合性的研究,亟待相关学者深入研究以探索关于光照治疗对精神疾病患者的作用机制、作用疗效、最佳干预时间与最佳光照等。

参考文献:

[1]王晓阳,孙立元,褚小玲.光动力疗法治疗Bowen病的Meta分析[J].中国医药,2019,14(07):1091-1095.

[2]李佩佩,谈博,黄晓楠,王海舻,李婷,马淑然.季节性情感障碍的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34(07):3135-3137.

[3]兰莉.光照时间对全光谱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伴睡眠障碍患者临床效果的影响[J].医疗装备,2019,32(08):94-95.

[4]冯丽君,陈静.光照强度对局部ALA-PDT疗法的疼痛及效果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28):150-151.

[5]王路,屈燕花,邹海欧.光照疗法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应用进展[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9,25(03):267-270.

论文作者:杨 梅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6

标签:;  ;  ;  ;  ;  ;  ;  ;  

光照治疗在精神疾病患者中的研究进展论文_杨 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