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病理标本的处理固定问题及对策论文_陈丽芳,王仁玉,赵玉萍

常见病理标本的处理固定问题及对策论文_陈丽芳,王仁玉,赵玉萍

福建省妇幼保健院 福建福州 350001

【摘 要】目的 深入解析如何使病理标本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正确的固定。方法 通过对手术室及各病房及门诊小手术间标本固定液配制的检查,发现手术室、各病房及门诊小手术间配制固定液的方法、储存及装标本的容器等存在不规范的现象,医务科、护理部及病理科相互协商,进一步完善操作规范,并进行相关培训。结果 病理标本得到正确、规范、安全的处理,手术室的工作环境得到大幅度改善,提高了职业安全防护。结论 制定操作规范,进行相关培训,对病理标本正确、规范、安全的固定非常重要。

【关键词】病理标本;固定方法;操作规范;培训

The comm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fixing the pathological specimen.

[Abstract] Purpose:To fix the specimen in time and in appropriate way,we deeply research from all kinds of aspects. Methods:Through inspecting to operate theatre,wards and outpatient operate theatre,we find much problems on the method of preparing and restoring of formalin. After mutual consent of medicine department,nursing department,and pathology department,we make standard of operation of fix the specimen,then process a series of trains. Results:Fix specimen in time,standard of operation,and safely. Sharply improved the environment of operation room,and occupational safety protection. Conclusions:Make standard of operation of fix the specimen,then process a series of trains,which is very import to fix specimen in time,standard of operation,and safely.

Key words:the pathology specimen;the method of fixing;standard of operation;train

病理标本是形态教学和科研的重要材料,也是肿瘤诊断的重要依据,而组织固定是制作诊断切片的关键。活体组织病理诊断是外科疾病诊断的金标准[1],如果组织自溶、结构破坏、细胞变形就可能导致无法诊断[2]。病理标本自离体后应该及时得到正确的固定,然后送往病理科进行检查,而病理标本处理不当,不仅会带来临床诊断上的困难,甚至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也会有影响。临床上调查发现,这些工作并不是由专业的病理科工作人员完成,而是由手术室或者病房的护士,有些甚至是科室护理员来完成的,病理标本能否得到正确的固定有待考证。而针对病理科反映手术标本处理存在的问题,在管理过程中,通过质控检查发现相关科室不重视病理标本固定问题未按要求执行。医务科、护理部及病理科共同协调、沟通,制定相关的责任制定、流[2]程等,并落实到手术室、各病房及门诊小手术间,以及对相关护士的培训,这些不合规的现象将会得到了彻底的解决。现将常见的病理标本处理固定问题报告如下。

1常见的病理标本处理固定问题

1.1固定液的配制人员分别由科室护士、轮转护士、实习护士甚至是科室护理员完成,各手术室没有专门受过统一培训的配制人员。

1.2配制人员普遍混淆了40%甲醛溶液与4%福尔马林溶液以及稀释10倍的关系,固定液配制中甲醛与水的比例不对,分别有1:3、1:4、1:10等。

1.3固定液储存的容器以及放置的位置不恰当。以往手术标本固定液采用玻璃瓶盛放,操作极不方便,而且易将甲醛液流到手上或洒落地面,直接危害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以及造成对环境的污染。调查甚至发现有些配制好的固定液存放的地点竟是地板上,用加盖塑料桶装。取用时则用带把水杯舀出来往装标本的容器里倒。这样虽然快速,但是添加人员往往会被熏得睁不开眼睛,并且使得整个手术间充满甲醛的刺激味道,污染了环境。

1.4病理标本固定液的添加的量不够,对固定液添加量的标准模糊不清,均是浸没过组织为止,特别是对于标本较大、较多以及带血较多的标本更是如此。

1.5临床上检查发现,个别科室出现装标本的容器为一次性纸杯、一次性物品外包装袋,容易造成标本固定液的挥发。

1.6有个别科室为图方便省事,直接采用95%酒精固定,主要是由于操作者对病理标本固定液的适用范围模糊不清导致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综合分析及改进

病理标本固定液一般为甲醛溶液,市售的甲醛溶液为含40%甲醛的溶液,其最佳固定效果为含4%甲醛的溶液,又叫做福尔马林溶液,因此在固定病理标本前应将其稀释十倍,即1份的甲醛溶液加9分的水。如果是一些怀疑恶性肿瘤或者恶性肿瘤需要做免疫组化的,则应选择中性福尔马林溶液固定,其配法如下:40%甲醛100ml,酸性磷酸钠(或无水磷酸二氢钾)4.0g,磷酸氢二钠6.5g,蒸馏水900ml。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保留组织内的抗原,不影响免疫组化的结果。乙醇为无色透明的液体,沸点是78度,工业酒精是95%。它可保存尿酸结晶和糖原等物质,高浓度的酒精如95%,无水酒精可保存上述两种物质,因它们易溶于水,因此要证明上述两种物质的存在,就不能用含有水的固定液来固定组织。所以如何选用正确的固定液还需进行系统的培训。固定病理组织时应尽可能新鲜,固定液用量应不少于组织总体积的10倍,至少完全浸没整个组织[3]。同时应选择相当大小的容器装标本,如果标本为含脂肪较多的标本组织时,因会浮在液面上,所以最好用棉花或者纱布块盖在组织块的上面,然后将容器密闭送病理科。综上,我们根据各个科室所出现的问题,做了如下的改进:

2.1 要求必须由经过专门培训的护士来配制固定液,杜绝由护理员或者临时人员配制固定液,并且由医务部与手术室共同制定手术标本固定、送检和管理制度,培训送检医生、护士和工人正确的送检流程等,明确责任,使其真正认识到手术标本的重要性,加强责任性[4]。各手术室应根据医院的管理模式,规范标本送检流程,各环节责任到人。

2.2 护理部专门请病理科技术员到各个相关科室讲解甲醛、福尔马林、中性福尔马林等常见固定液的专业知识,并纳入考核内容。

2.3 保持环境的安全性

各科室根据本科室的固定液的用量采用相应的容器装固定液。临床上大量使用40%的甲醛溶液处理病理标本。40%的甲醛溶液对眼睛、呼吸道黏膜和皮肤有急性刺激和致敏作用,能损害肝脏、皮肤和免疫系统,具有致癌作用、神经毒性及生殖毒性等,所以要使用密闭性较好的有盖容器装固定液。将用空的洁芙柔润肤皂液瓶(PET材质),彻底冲洗干净,晾干后加入配比好的甲醛固定液,使用时可将手术标本放在标本袋内,轻压泵头,压出所需的固定液即可。聚酯(PET材质)表面富有光泽、无毒,与甲醛液之间无相互影响,固定液不易挥发,保证了其有效浓度,取固定液方便,省力,避免了固定液的溅落,能有效减轻固定液对工作人员健康的危害,更具环保性,同时具有取材方便,制作简单,可定期更换的优点[5]。温、湿度对甲醛挥发量有明显的影响。当室内温度从30°C降到20°C,室内甲醛的浓度可降低70%;室内湿度从70%降到30%,则室内甲醛的浓度也可降低70%[6]。我们将温度控制在22°C-25°C,相对湿度控制在40%-60%。

2.4 医院统一病理标本袋,将杯、桶等重复使用的病理标本送检容器改为自封口的透明一次性专用病理标本袋,确保标本管理更加妥善,防止甲醛挥发对人体造成的伤害[7];全面采购标准的各种规格的病理标本专用袋,各个科室依据送检标本的体积大小采用相应规格标本袋,将标本放入标本袋后立即加入固定液,并且严格控制固定液的量是组织量的4-10倍,然后拉上袋口,形成密封,确保袋子没有破损及袋口没有泄露,并且注意标本的贴壁现象,适当的摇晃,如果是脂肪含量较多的标本,则在标本的上方盖上脱脂棉或者纱布块。及时标注病理标本的病人信息及标本名称以免混淆。

2.5 病理科如有收到不是采用病理标本袋送检的标本一律退回,不予接收。

2.6 手术室及乳腺外科必须配制中性福尔马林固定液。

3结论

病理标本固定是护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护士正确处理固定病理标本可以为病理诊断提供材料,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若病理标本处理不当,可能会给临床诊断带来疑问,以致延误病情,给病人带来严重损失,合理固定处理病理标本是保证病理医师做出正确诊断的前提和关键。经过一系列的改进以及临床与病理科的相互沟通,我院的各个科室送检的标本规范了,基本上杜绝了病理标本的固定不良问题,各个科室也不再充斥着熏人的甲醛味道,环境大为改善。

参考文献:

[1] 廖松林,温祥云.病理学.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5:2-3.

[2] 王银萍,冯丽华. 组织标本采取、处理的正确方法[J] .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2000,26(2):160-161.

[3] 刘广明. 外科送检病理标本处理与病理申请单的有关问题[J] .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5,25(12):767-768.

[4] 刘秋秋. 手术标本送检质量的控制与管理[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2):221- 222.

[5] 张春玲.手术标本固定液盛放瓶的改进与应用[J].天津护理杂志,2012,02(20):1

[6] 杨吉平,赵朝华,计胜峰,等.如何预防解剖实验甲醛的危害.医学信息(上旬刊),2010,23(1):233.

[7] 许晨耘. 品管圈活动在手术病理标本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1):20-23.

作者简介:陈丽芳,1985年1月,女,本科,护师,基础护理.

论文作者:陈丽芳,王仁玉,赵玉萍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30

标签:;  ;  ;  ;  ;  ;  ;  ;  

常见病理标本的处理固定问题及对策论文_陈丽芳,王仁玉,赵玉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