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对外交流合作论文_,张红卫, 万勇,王艺蓉,张纪龙

强化对外交流合作论文_,张红卫, 万勇,王艺蓉,张纪龙

科普资源集成与共享是推动科普事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是搭建社会化科普服务平台的重要工作内容,是实施《科学素质纲要》的有力举措。2015年10月28日,科技馆易址重建竣工,正式对外开放以来,对外交流日益频繁,对外合作更加紧密,科普资源共建共享,社会影响不断提升,为促进科技馆的创新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对外交流合作成果显现

1.馆校结合促进青少年科普教育纵深发展。馆校结合是实施青少年科学素质行动的重要举措,是科技馆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的重要途径,充分发挥科技馆在青少年科技教育中的阵地作用,有力拓展青少年校外科技教育,使科普工作向学校延伸,为学校科学教育和以素质教育为方向的课程改革做出有益补充,实现馆校双赢。延安市科技馆以建立“馆校结合示范校”为切入点,已建立5所“馆校结合示范校”,并与8所中小学保持一定合作关系。通过搭建平台,创新机制,开展了流动科普车、科普活动进校园,助力校园科普文化节等活动。同时打造了全市“小小科技辅导员大赛”“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两项品牌活动,小小科技辅导员大赛举办三届,19所小学的72名选手参赛。通过电视和网络播出,在校园中产生了深远影响,广泛吸引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极大兴趣。连续举办四年的青少年机器人大赛,60多所中小学的千余名学生参加,不但提升了中小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且屡屡在全国、全省大赛中获奖。成为全市青少年科普一道靓丽风景线。各类青少年科技教育培训班的开办,特别是两项品牌活动的成功打造,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愿意从师资、经费等方面投入青少年科技教育。

2.切实提高科技馆的知名度和影响力。2015年至2019年底,已有40余家省、市科协或科技馆的二百多人前来延安市科技馆考察指导,本馆百余人次亦外出学习交流。市科技馆与西藏、合肥、东莞科技馆签订了合作协议,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围绕双方发展需求,在科普教育活动、科普剧、科学实验开发等方面实现了科普资源共享,在科普传播、学术交流、人员交流培训等方面互相支持,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紧密合作。如市科技馆航模工作室的发展就得到了东莞科技馆的有力帮助,辅导员队伍建设亦得到合肥科技馆的帮助。与本省陕西科技馆、榆林科技馆、宝鸡科技馆、咸阳科技馆保持了紧密联系,互鉴共享,提升办馆实力。中国科技馆在科普剧、科学实验、辅导员培训方面给予市科技馆大力支持,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和陕西省科技馆教育联盟亦与市科技馆加强交流与合作,馆长郭齐顺亦当选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七届理事和陕西省科技馆教育联盟副理事长,都切实增强了市科技馆的行业影响力,为科技馆事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3.高校实训基地共建有力推进科普事业发展。共建高等院校“教学科研(实训)基地”,搭建资源共享平台,使高校和科技馆的科普资源向社会公众开放最大效益化,推进全市科普事业发展。2017年以来,市科技馆已建成延安干部培训学院和延安市委党校两个“教学实训基地”,建成延安大学、延安职业技术学院两个“教学科研基地”。合作平台的内容包括大学生实习实践、志愿者服务、专家讲座、科普研发等多方面。四所高校利用雄厚的师资力量以技术服务的形式,帮助科技馆解决展品展项的技术难题,对科技馆展品讲解、科普实验进行原理理论把关和指导,提供院校科学实验(实训)室作为专业科普教育体验基地对外开放,有效地促进了科技馆人才队伍建设和展品展项研发工作。

4.科学家科普中心创建有序开展。科学家科普中心是市科技馆贯彻落实延安市委、市政府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举措,通过引进高层次人才,利用专家院士的“智慧”力量,深化科技馆社会职能,高质量发挥科普社会效益。延安市科技馆院士工作站于2019年5月挂牌成立,为全国科技馆首创,后更名为科学家科普中心。院士为中科院院士武向平。揭牌当日,武向平院士作了“科学、科普与科幻”的专题报告,下午又在延安中学作了“认识我们的宇宙”主题科普讲座,600余名师生聆听。武向平院士及其团队随后还组织科学家陆续来延开展“科技人才大讲堂”活动,组织学术交流及区域性科普;帮助科技馆开发新的展品展项,升级改造原有展品展项;联合攻关和指导科技馆进行中省项目课题研究,帮助延安科技馆培养展品展项及科创产品研发人才和骨干力量,促使科普能力提质增效。

二、亟待解决的问题和不足

对外交流合作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馆校结合方面。一是“馆校结合示范校”的建设标准不够完善,科普资源配给不够明晰,推动青少年科技教育的作用还不够凸显;二是“馆校合作”缺少年度工作计划,活动的组织和设计尚需可遵循的蓝本;三是学校对科技馆的依赖程度高,而科技馆资源有限,致青少年受益人数和范围受到很大的局限;四是社会重视程度还不够。政府层面缺乏政策激励和经费投入;学校层面科普设施和科技辅导员配备薄弱;家长层面“唯成绩论”思想较为突出,这些都成为阻碍馆校结合发展的不利因素。

2.馆际交流方面。一是平台搭建不够完善,双方签订的框架协议需要进一步细化,合作内容需要进一步协商,需制定出可操作的具体办法;二是合作交流的沟通机制不够完善,缺乏点对点的长期沟通方式和信息传递与反馈。

3.基地建设和科学家科普中心方面。如何进一步将高校、党校、干部培训学院的资源转化为提升科技馆科普能力的方式方法需要继续探讨,有多方面的能量需挖掘。调动高校教师的积极性,设计开发高水平的科普活动,吸引大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也需认真思考。创新机制与方法,让院士的学术能力和作用同科技馆事业联系起来,是“科学家科普中心”当下的现实问题。

三、强化对外交流合作的建议

1.建立有效、长期的联络机制,持续开展交流合作活动。对外合作与交流关键在于沟通与协调,双方应建立长期的联络人工作机制,畅通沟通渠道,就双方合作的有关事项进行稳定沟通,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并反馈;或以年会、学术交流会议等形式定期召开会议,总结年度工作。持续开展实质性的合作交流活动,这是双方合作与交流的核心,要正确认识短期交流与长期合作的区别,短期的交流只能作为一般性的业务往来,只有长期的合作才能想成伙伴关系。要制定符合双方权益的长期合作内容并长期坚持下去。

2.不断调整合作交流的目标与内容。目标是资源互补,实现共赢,在过程中及时调整。以馆校结合为例,初期科技馆需要解决生源,双方的合作以学校提供生源、科技馆提供科普资源为主的合作模式;中期由于社会影响的扩大,生源日益增长,科普资源变得逐渐紧缺,主要从培训学生向培训学校科技辅导员进行转变,鼓励学校加强科普设施建设并提供支持;重要的是推动政府各部门、科技馆、学校、家长共同建立青少年科技教育体系。合作的不同阶段双方要及时做好调整,做到与时俱进。

3.制定标准,整合资源。制定标准不等同于设立“门槛”,开展对外合作与交流要规范化。打造“馆校合作示范校”要制定一定的标准和流程,需要从学校科普设施、科技辅导员建设、领导支持力度等多方面综合考虑。馆际签订友好合约,需要更加注重科普资源的优势互补性;基地共建中,高校、干部培训学院、党校对科普服务的质量有更高的需求,科技馆须提供优质“科普服务菜单”。通过建立标准、效果评价,进行流动性管理。要有效整合科普资源,建立服务包,通过提炼、整合,灵活组成几套经典套餐,形成竞争性产品包,供“客户”选择,提升服务力。

4.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和引进。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给科普传播带来了便利,对外合作与交流的空间距离越来越短。2020年初,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开展了多项全国科技馆联合行动线上科普活动,其影响力和参与人数前所未见。市科技馆需尽早开展这方面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特别是线上科普活动的设计开发和新媒体传播人才培养和引进。线上科普具备影响广泛、成本较低、传速极快等特点,缩短了馆际交流的距离,扩大了馆校结合的受益面,很多交流合作的难题将迎刃而解。

5.转换思路拓展基地和科学家科普中心建设。要转变思路,让公务员、企事业单位领导干部把接受科普教育转变为认识科普教育,基于“促进公务员、企事业单位领导干部认识科普教育”这一课题开展研究,使他们认识到科普教育的重要性。科学家科普中心的院士及其团队作用的发挥,应从“研”字上转换思路。专家讲座、报告中,与科学家面对面交流的人数毕竟有限的,要做好科学报告的推广传播工作,特别是针对县区以下的中小学生。另外也要设计开发基于院士及其团队专业领域与延安产业相联系的一些科学实践活动,科学家科普中心的实效不断提升,是现阶段的最佳选择。

论文作者:,张红卫, 万勇,王艺蓉,张纪龙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与技术》2020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9

标签:;  ;  ;  ;  ;  ;  ;  ;  

强化对外交流合作论文_,张红卫, 万勇,王艺蓉,张纪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