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支持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问题研究论文_赵娅玲

云南省红河州金平县会计核算中心 云南红河 661400

摘要:我国经济发展政策的改进及市场环境的改善,对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具有一定推动作用。为了提高农村经济发展速度,本文对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性进行简要分析,讨论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具体探讨了财政支持下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策略。

关键词: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财政;转变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有关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方针的落实,迫切需要对农村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创新,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逐渐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我国大部分农村的自然条件缺乏优势资源,经济发展观念较为落后,导致当前农村经济增长方式与时代发展发生脱离,对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阶段,为确保财政支持下农村经济能够得到更好地发展,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做好“三农”工作,合理规划农村经济发展问题,正视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间的差距,全面统筹协调城乡发展,合理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保障农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1.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性

传统经济发展背景下,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较为单一,广大农民群众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于畜牧、农作物种植等。为改善家庭生活条件,增加经济收入,大部分农村劳动力选择到城市打工,导致农村因缺乏劳动力,经济增长速度较缓,迫切需要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合理规划农村经济发展方向,强化农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依据国家有关农村经济发展的财政方针,将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由劳动密集型的粗放式增长转变为技术资金密集型的集约式增长,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此外,根据不同地区农村的经济发展趋势与方向,以及农村的自然条件等,通过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改进农村经济发展结构,合理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将农业产业发展与现代科学技术进行有机结合,促使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能够更好地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合理配置农村经济发展所涉及的各类资源,以便为农村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最大程度增加广大农民群众的经济收入,这也体现出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意义。

2.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2.1特色化与资源经济的矛盾

自然资源与劳动力资源是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对农村经济特色化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一定影响。我国大部分农村因缺少特色自然资源,经济发展规划没有充分考虑到农村发展趋势、文化历史资源与自然条件等各方面的现实状况,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相对落后,导致农村大量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严重阻碍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特色经济的形成,不利于提升农村经济发展速度。当前我国大部分农村的经济发展是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农村自然资源的开发方式不合理,农村环境受到严重污染,人文历史景观受到严重破坏,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缺少新思维、新思路,生态经济与资源工业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体现出当前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不适宜,从而影响到农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2.2市场化与小农经济的矛盾

小农经济是我国大部分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农村土地资源利用率低,经济增长方式较为传统,与市场化发展出现脱离,突出市场化与小农经济的矛盾,严重影响到农村经济的发展。我国广大农民群众的发展意识普遍较为传统,缺乏创新思维,市场经济与传统生产方式之间的矛盾较为尖锐,农村经济边缘化,区域发展不平衡,农业产业化发展在我国大部分农村的推行不顺利,小生产方式与社会大生产方式之间的矛盾较为严重,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恶性循环,不利于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经济收入。

3.财政支持下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策略

3.1建立完善的农村财政管理体制

财政管理是农村经济发展和管理的关键,而财政管理体制的建设决定着农村经济经营管理质量,关系着农村经济发展速度的提升。财政支持下,为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根据农村经济发展方向的合理规划,以及对农村自然条件、人文历史资源等各方面的考虑,应建立完善的农村财政管理体制,包括经济经营管理机构、管理制度等,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合理减少市与县的共享收入税种,详细核定与广大农民群众有关的财政收入。优化整合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充分发挥有关政府部门的职能,规范专项转移支付的审批程序,合理设置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将年度数额相对固定的专项转移支付归入财政体制补助。构建行之有效的绩效评价机制,合理配置财政支持资金,根据不同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适当倾斜财政支持,对专项转移支付分配和使用的监督制度进行健全,为农村经济发展和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县级财政固定收入的大幅度增加,以便保障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

基于财政管理的信息化发展需求,为提升农村经济发展与经营管理、县级财政收入的透明度,应将计算机技术等先进信息技术充分应用到财政管理中,深入分析乡镇企业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建立完善的电子商务综合平台服务系统(见图1),加强省以下财政管理,优化农村财政管理程序,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农民群众,创新农村经济增长方式。为了提高农村财政管理水平,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各级政府应根据财政管理的实际需求,制定科学的人才发展战略,包括人才引进与合作机制,并对高科技产业风险投资政策进行完善,依靠健全的财政管理制度和企业扶持政策,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吸引国内外的专业人才到县域发展,合理调整县域经济的产业结构,采用多种形式向县域大力引进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人才,如合作、技术入股等,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充分开发和利用本土资源,发挥不同地区农村的资源优势,形成农村特色经济,缓解特色化与资源经济的矛盾,大力培养具有本土资源优势的名牌产品,及时解决地方财政遇到的困难,以便为农村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2创新财税对乡镇企业的扶持方式

招商引资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也是刺激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为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在财政支持下的合理转变,各级政府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方针,在保证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上,创新财税对乡镇企业的扶持方式,增强财税待遇对企业和高水平专业人才的吸引力,以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为依据,适当减免、缓交各项土地税费,合理给予贷款贴息与增值税“先征后返”,对新办的乡镇企业,根据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合理设置财税减免标准,如“免二减三”、“免三减二”等,以乡镇企业的实际发展状况为依据,在一定时期免征企业所得税。对于有条件的县级政府,基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目的,由政府代替高质量企业缴纳部分社会保障基金,大力扶持兴办实体,保障农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传统的农村经济增长方式严重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为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应根据财政政策的改进,创新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健全农村财政管理体制,创新财税对乡镇企业的扶持方式,强化政策的调控作用,优化外部配套环境,以便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崔丹.浅析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J].商场现代化.2014,(19).

[2]邵慰.经济发展方式的全面转型:基于政府行为的视角[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4,(09).

[3]杨雪锋.经济增长方式转型:范式困境与破解路径[J].学术月刊.2013,(08).

论文作者:赵娅玲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4

标签:;  ;  ;  ;  ;  ;  ;  ;  

财政支持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问题研究论文_赵娅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