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化居家护理在稳定期COPD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论文_吴真真*,毕艺琼

(解放军总医院 北京 100853)

【摘要】目的:探讨程序化居家护理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1月收治的78例稳定期CODP老年患者进行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护理措施,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程序化居家护理,1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肺功能状况、再入院率及医疗费用。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活动能力、症状、疾病对生活的影响方面评分均较对照组低,总体评分也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FEV1/FVC和FEV1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再入院率较对照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医疗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程序化居家护理对稳定期COPD老年患者生活质量及肺功能改善作用显著,可有效节省医疗资源。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生活质量;肺功能;程序居家护理

Application value of systemic home nursing services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stabl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systemic home nursing services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stabl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Methods: 78 cases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stable COPD from August 2013 to January 2014 in our hospital were chosen to research.,and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the research group by random number table.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routine discharge nursing,and the research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systemic home nursing services on the basis of control group.The quality of life, pulmonary function, readmission rate and medical cost between two group were compared after 12 months.Results:The score of activity ability, symptoms, disease influence on the life and the overall score in the research group were all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FEV1/FVC and FEV1 of research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differenc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Readmission rate of the research group wa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but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Medical cost of the research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different(P<0.05).Conclusion:Systemic home nursing services has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stable COPD,could effectively save medical resources.

Keywords: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quality of life;pulmonary function;systemic home nursing services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在呼吸科极为常见,尤其好发于老年人群。该病以气流受限为主要临床特征,发病后患者心肺功能逐渐下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大[1]。有研究指出,COPD在40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已高达8.2%[2]。该病为不可逆性气流受限,院内短期治疗和护理无法达到长期有效控制病情的目的,病情反复发作对患者及社会都形成了较大的经济负担。居家护理是慢性疾病患者院外常用的护理模式,通过一系列院外护理干预措施,旨在维持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3]。我科近年来在常规居家护理基础上进行改进,对稳定期COPD老年出院患者实施程序化居家护理,取得了较好干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1月收治的78例稳定期CODP老年患者进行研究,其中男性患者55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62~75岁,平均年龄(68.35±6.43)岁。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4]中相关标准,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和临床表现确诊为稳定期COPD。患者均意识清晰,可进行良好沟通,排除合并其它可致残疾病、严重器质性疾病及肺心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换78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39例,其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62~74岁,平均年龄(69.27±6.38)岁,病程(14.69±7.37)年,(1.60±0.13)L,(59.87%±7.53%)。对照组患者39例,其中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64~75岁,平均年龄(68.04±6.11)岁,病程(14.52±7.26)年,(1.61±0.11)L,(59.92%±7.32%)。两组患者在病情、年龄、性别组成、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出院护理措施,包括出院宣教、用药指导等内容,并定期在门诊进行随访。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给予程序化居家护理,由专业知识强、临床护理经验丰富及有着较好交流能力的护士实施。居家护理在患者出院1周后开始进行,出院后第1个月每周随访1次,出院后第2~5个月时每月随访2次,第6~12个月时每月随访1次,尽量采用上门随访,无法进行时采用电话随访。

1.2.2 程序化居家护理流程

(1)患者状态评估。 (2)确定问题。 (3)目标制定。(4)护理措施选择。

1.2.3 程序化居家护理内容

结合稳定期COPD老年患者实际需求,制定了以下基本内容:(1)健康教育。内容包括COPD的诱发因素、治疗手段、病情进展、临床表现、预防措施以及自我评估方法,每次教育应针对患者实际进行教育,以提高教育效果。(2)生活方式指导。结合COPD发病原因及危害,强调吸烟、酗酒等行为对病情进展的影响作用,按时吸氧及服药的治疗意义。 (3)心理干预。随访时应给予心理辅导,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同时还可通过音乐、娱乐节目、亲属鼓励等形式,排解负面情绪。(4)康复训练。指导患者每周进行5次左右的耐力训练,训练以下肢训练为主。训练方式应选择易实施、易坚持的方式。训练强度循序渐进,逐渐增大。训练时主要采用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每次训练均应有家属陪同监督,随访时应跟随观察训练,并进行指导。(5)排痰护理。指导咳痰方式,通常为深吸气后咳出。并指导家属对患者背部进行叩击,规范手法,帮助患者排痰。

1.3 评价指标

(1)生活质量[5]:采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价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分为活动能力、症状和疾病对生活的影响三个部分,每个部分总分均为100分,分数越高质量越差。并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总体评分。(2)肺功能评价:对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进行测定,仪器为ST-75型肺功能仪器(日本福田)。(3)记录12个月内患者花费的COPD相关治疗费用,并统计因COPD再入院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采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格式表示,并采用t检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并采用c2检验分析,设定检验水准α=0.05,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SGRQ评分对比

研究组患者在活动能力、症状、疾病对生活的影响方面评分均较对照组低,总体评分也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SGRQ评分对比(`x±s)

3 讨论

3.1 实施程序化居家护理的必要性

给予稳定期COPD老年患者程序化居家护理是必要的。COPD作为一种慢性疾病,病情极易反复,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影响极大。患者无法一直在医院接受系统护理,因此院外居家护理显得很有必要。有研究指出,护理范围向院外延伸是目前护理发展的趋势[6]。老年慢性疾病患者有着记忆减退、行动不便等特点,居家护理服务通过长期给予专业的院外护理干预,通过一系列评估,建立程序化的、有较强科学性和针对性的居家护理模式,对控制COPD患者病情意义重大。

3.2 程序化居家护理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程序化居家护理可有效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程序化居家护理有以下优势:其一是患者可得到持续科学有效的护理。传统的护理模式中仅在出院时常规给予出院健康宣教,缺乏针对性的、持续的、科学有效的院外护理指导。而程序化居家护理则提供了一个持续的、随时调整的、有针对性的护理计划,通过出院时对患者系统的评估,基于评估结果制定护理计划[7]。在出院后的定期随访中,针对患者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这有效的提高了居家护理的科学性、针对性和系统性。健康教育和生活方式指导为患者规划出了健康生活方式,在每次随访时观察执行情况并进行纠正。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随着护理计划实施时间的延长,不良生活方式明显减少。老年患者长期受病痛折磨,心理状态较差,心理干预改善了患者心理状态,促进其积极配合治疗,提高了治疗依从性。而康复训练及排痰护理在训练量、方式方法方面均给予了科学指导,并合理制定训练目标和训练量,提倡循序渐进。不仅有效改善了患者呼吸功能,系统性和重复性的指导对改善其依从性也有明显作用。本次研究中,12个月后研究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再入院率也较低。这证实了程序化居家护理的效果。

3.3 程序化居家护理对医疗资源的影响

程序化居家护理可有效节省医疗资源。居家护理在英美等发达国家已经建立起完善的服务体系,为慢性疾病患者及老年患者带来了极大便利[8]。本次研究中,程序化居家护理既保障了患者健康,又避免了患者再入院对医疗资源造成的浪费。本次研究中,研究组12个月院外医疗费用(5472.63±587.01)元,对照组(8705.11±704.38)元,可以发现研究组医疗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程序化居家护理可以有效节省医疗资源。

综上所述,在稳定期COPD老年患者中实施程序化居家护理是非常有必要的,既可改善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又可节省医疗资源,应在老年COPD出院患者中推广。

参考文献:

[1]汪建英.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负性情绪的调查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9):53-54.

[2]刘玉英.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的治疗进展[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5):529-530.

[3]陈璐,陈湘玉.国内外居家护理概况及对我国居家护理发展方向的思考[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7):94-96.

[4]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J].中华内科杂志,2007,46(3):254-261.

[5]刘贤兵,陈传辉,张伟等.圣乔治呼吸问卷在评估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效果中的价值[J].重庆医学,2011,40(10):939-941.

[6]张源慧,阳文彬,韦荣庆等.不同环境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的社会支持比较研究[J].护理研究,2014,28(4):432-434.

[7]凡国华,Daiwei Lo.美国俄亥俄州国立儿童医院居家护理见闻及借鉴[J].中国护理管理,2014,10(8):893-896.

[8]赵月霞.社区糖尿病肾病患者程序式居家护理的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1):38-40.

通讯作者:吴真真

论文作者:吴真真*,毕艺琼

论文发表刊物:《中医杂志》2016年1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

标签:;  ;  ;  ;  ;  ;  ;  ;  

程序化居家护理在稳定期COPD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论文_吴真真*,毕艺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