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股沟疝临床治疗中无张力疝修补术的疗效分析论文_梁文龙

(云南省水富县人民医院 657800)

【摘要】 目的:分析腹股沟疝临床治疗中无张力疝修补术的疗效。方法:随机将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60例腹股沟疝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分别采用疝环充填式疝修补术和腹膜前间隙补片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手术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的100%高于对照组的93.3%(P<0.05),治疗组术中出血量、手术、住院时间及术后术区疼痛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随访期间无复发,对照组随访期间复发2例(复发率6.7%),治疗组好于对照组。结论:腹膜前间隙补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对腹股沟疝患者进行治疗,临床疗效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 腹膜前间隙补片无张力疝修补术;腹股沟疝;疝环充填式疝修补术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8-0146-01

腹股沟疝的手术治疗方式主要包括高位结扎、传统张力疝修补术及补片疝修补术,其中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最佳,是治疗腹股沟疝的主要方式,具有创伤小、恢复速度快、复发率低等特点。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对腹股沟疝患者实施的疝补片修补手术治疗,获得满意结果。现陈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22-80岁,平均年龄(41.2±3.5)岁;复发性疝3例、腹股沟直疝5例、腹股沟斜疝22例。治疗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20-82岁,平均年龄(42.5±3.2)岁;复发性疝4例、腹股沟直疝5例、腹股沟斜疝21例。两组一般资料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疝环充填式疝修补术,全部患者硬膜外麻醉,做腹股沟斜切口,将腹外斜肌键切开,游离精索,疝囊高位游离后经疝环口返回至腹膜腔,疝环充填物置入后进行固定、缝合、止血,置入成型补片,将多余疝片减去,并关闭切口。治疗组采用腹膜前间隙补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行椎管内麻醉,取仰卧位,做常规疝切口,于精索内前方寻找疝囊,大疝囊在耻骨结节处横断,远端留入阴囊中、近端缝合关闭,可容纳填充物;小疝囊行高位游离至疝囊颈,疝囊不需切开。将腹横肌筋膜切开、游离腹膜前间隙(注意保护腹壁下血管不受损伤),最后疝囊返回至腹膜腔。采用国产善释定型补片,于腹横筋膜后方的腹膜前间隙置入补片,采用2~3针固定缝合腹横筋膜与补片。再缝合腹横肌及筋膜,重新建立内环,对腹外斜肌腱膜进行缝合,修补后采取间断方式对皮下组织及切口进行皮内缝合。

1.3 指标观察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

1.4 疗效评定 腹股沟疝的疗效评定分为三个等级[1]。治愈: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病灶完全修复,随访1年内未有一例复发;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好转,病灶有效修复,随访半年内有少数病例复发;无效:临床症状、体征及病灶修复均未改善。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进行数据分析,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和X2检验,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 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的1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93.3%,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例)

组别 例数 治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治疗组 30 28 2 0 100

对照组 30 22 6 2 93.3

χ2值- - - - 5.4545

P -- -- <0.05

2.2 两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和住院时间的比较 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无明显差异,治疗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不良反应 治疗组术后无复发,复发率为0,对照组术后复发2例,复发率为6.7%。治疗组术后术区疼痛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治疗组有3例术后感术区有疼痛不适,对照组有8例术后感术区疼痛不适。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手术是治疗腹股沟疝的最佳方式,传统有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术后患者有剧烈疼痛感,且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因此,需要术前评估手术方式及操作方法,对修补进行加强,以促使对术后复发率的有效控制。随之,无张力修补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研究表明腹股沟疝是腹横筋膜缺损或破坏引起的一种常见疾病,传统疝修补术缺乏对腹横筋膜的修复处理,与现代解剖学观点不符,术后疾病容易复发,且治疗效果欠佳。同时,患者年龄不断增长,成人机体内胶原纤维的合成减少、分解增加,引起腹横筋膜进行性退变,影响腹横筋膜抗张强度减弱,直接修补腹横筋膜不利于局部病灶的消除。腹股沟疝的治疗过程中,临床发现多数患者一般难以找到适合再次修补的组织,且疾病复发的可能性较高,手术治疗效果不明显。无张力疝修补术采用的修补组织为人工生物合成材料,有利于对后壁修补的加强,生理性无张力修补效果良好,与传统疝修补术相比,具有损伤小、并发症少、疗效佳等特点。有关研究指出[2],腹股沟疝术后复发的因素主要包括修补材料与手术操作,临床治疗过程中加强对手术操作的规范,高度重视围术期疾病处理,同时合理选用修补材料,适当的游离空间,妥善固定网塞或补片,术后对腹压进行控制,指导患者避免早期从事体力劳动,均可有效降低病情的复发率。本组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的100%高于对照组的93.3%;治疗组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治疗组无复发好于对照6.7%,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腹膜前间隙补片疝修补术疗效安全可靠,术后复发率明显降低,值得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 周宏年.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47例体会[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z1):55-56.

[2] 张文海,白剑,侯湘德等.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比较[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21):3911-3913.

论文作者:梁文龙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6

标签:;  ;  ;  ;  ;  ;  ;  ;  

腹股沟疝临床治疗中无张力疝修补术的疗效分析论文_梁文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