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管理与伦理结合的趋势_企业伦理论文

国外管理与伦理结合的趋势_企业伦理论文

国外经营与伦理结合的趋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伦理论文,趋势论文,国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经营与伦理趋向结合的标志

西方经营与伦理正在走向结合的标志,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来考察。

(一)理论方面

1.企业社会责任观念的提出 在美国,早在本世纪20、30年代,就出现了有关企业在社会中的作用及责任的讨论,如1927年7 月的《哈佛商业评论》就刊登了题为《企业的社会影响》(The Social Significance of Business)的文章。到了60、70年代,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讨论已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经过争论,大多数人认识到,企业不仅要承担经济和法律责任,而且还有伦理或道德责任。

2.企业伦理学的形成 由企业社会责任观念衍生出,企业应该履行的道德责任问题。可是,如何判别是道德的还是不道德的?如何选择道德的经营行为?为了回答这些问题,在70年代就诞生了一门崭新的管理学科——企业伦理学或称经营伦理学(Business Ethics)。1974 年11月,在美国堪萨斯大学召开了第一届企业伦理学讨论会,标志着该学科的正式确立。由此可见,“企业伦理”或“经营伦理”一词已从字面上明确地将“经营”与“伦理”合为一体了。

3.企业伦理学研究蓬勃发展 70年代以来,有关企业伦理学方面的研究机构、出版物在美国、加拿大、欧洲、南美、中东、日本和韩国纷纷问世。到1995年3月,国外企业伦理学的研究和交流机构已达300多个,有关企业伦理学方面的专刊有14种,教材、专著多达1000多种。欧洲对企业伦理的研究采取联合行动,成立了欧洲企业伦理网络(EBEN)。参加国有德国、瑞典、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荷兰和英国,总部设在荷兰,各参加国也都设有相应的分支机构。

4.有关企业伦理学的教学广泛进行 1987年,美国前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约翰·沙德在给哈佛工商学院捐款2000万美元时就提出了开设“管理决策与伦理价值”课程的倡议。截止1993年,美国的各大学共开设了500门以上的企业伦理学课程;90 %以上的管理学院在这个领域开设了相关的课程。现在所有哈佛工商管理学硕士新生入学后所上的第一堂课,便是这门不计学分的必修课。除美国外,许多欧洲的大学也相继开设了企业伦理学方面的课程。

5.公共关系、企业文化、企业形象、顾客满意等管理理论盛行 首先,公共关系的目的是在组织与公众之间建立和谐而良好的关系。企业注重公共关系,表明企业意识到公众对企业理解、支持、合作的重要性。公众的理解、支持、合作不是靠别出心裁的公关手法,更不是靠请客送礼、吹牛撒谎所取得的,而是靠实实在在的、符合伦理道德的企业行为,以及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其次,企业文化是80年代以来管理理论的又一重大进展。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价值观,而企业价值观的核心是企业伦理观。再者,企业形象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整体感觉、印象和认知。企业或商标的知名度高、信赖度高、获得大众好感、具有未来性、具有祥和的气氛都被认为是良好企业形象的构成要素。显然,不讲道德或道德水准较低的企业不可能树立良好的形象。最后,顾客满意是要求在市场预测、产品开发、生产制造、销售、售后服务这一过程中为顾客着想、为顾客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这种做法与过去的以企业为中心、盈利至上的经营思想有很大的区别。强调顾客满意,实际上也就强调了踏踏实实的经营,也就摒弃了虚假广告、假冒伪劣、短斤缺两、漫天要价等不道德的经营行为。

从上面的分析可知,公共关系、企业文化、企业形象、顾客满意与企业伦理都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它们的流行本身就说明经营与伦理的密切关系。

(二)实践方面

1.把伦理融合到企业的日常管理中 主要措施有:①制订伦理守则(code of ethics)。在90年代中期,在《幸福》杂志排名前500 家的企业中,有90%以上的企业通过成文的伦理守则来规范员工的行为。②设置专门机构。1995年8月, 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在一篇文章中提到,美国约有3/5的大企业设有专门的企业伦理机构;欧洲的大型企业也约有半数设有同样的机构,负责有关企业伦理的工作。③设置伦理主管。在美国制造业和服务业前1000家企业中,有20%的企业聘用伦理主管,他们的主要任务是训练员工遵守正确的行为准则,并处理由员工对可能发生的不正当经营行为所提出的质疑。④伦理培训(ethical training)。到90年代中期,30~40%的美国企业都对员工进行过某种形式的伦理培训。

在日本,企业同样非常重视企业伦理实践。1945年8月, 丸山敏雄创立了日本伦理研究所,大力提倡实践伦理(practical ethics),而企业伦理则成为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日本企业把忠诚、仁义、明朗、爱和、喜劳等融进企业的经营活动之中,目的在于在企业与顾客之间以及企业内部员工之间形成融洽的关系,使企业充满生机和活力。日本企业通过很多具体的、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措施(如定期培训,制订社训,唱社歌,做朝礼等活动)推动企业伦理的建设,使企业伦理真正发挥作用。

在韩国,企业界为了强化自我约束和促进文明经营,由其民间联合组织“全国经济人联合会”于1996年2 月代表企业界向政府和国民公布了《企业伦理宪章》。其内容包括:正确认识企业的地位、作用,树立社会责任感;通过创造和革新,追求正当的利润;提倡公平、正当的竞争,尊重竞争对手,遵守公平交易和竞争秩序;大力开展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的密切合作,实现共同、协调的发展;树立与顾客共享利益的意识,保护和增进消费者权益;按个人努力和业绩进行公平分配,保障企业成员的利益;树立环保意识,推行与环境协调的经营;尊重当地传统文化,为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等方面。

2.成功企业的经验 在《企业不败》(Built to Last)一书中, 詹姆斯·柯林斯(James C.Collins)和杰里·波拉斯(Jerry I.Porras)介绍了他们对18家长期成功的企业与18家对照企业进行历时6年的比较研究结果。作者通过研究发现,上述企业除了追求利润外,“也追求范围更广泛的、意义更深远的理想。……目光远大的公司在追求理想的同时又得到了利润。它们两方面都做到了”。此外,惠普公司创始人戴维·帕卡德曾说:我们(公司)追求的真正目标是向公众提供某种独特的、有用的东西,从而为社会作出贡献,利润只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工具。而强生公司则早在1943年就制订了企业的信条,明确公司首先对顾客负有责任,然后依次是对雇员、社区、股东负有责任。强生公司不但把它的信条用于指导组织设计、计划程序、报酬制度和战略决策,而且还在危机时期把它作为行动的指南。惠普公司、强生公司等杰出企业以为社会作贡献为重,这丝毫没有影响本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相反,却使它们长盛不衰。

如果是哲学家谈论“先义后利”或“义利并重”,那就没有什么稀奇。但由企业经营者来谈论,而且作为企业成功经验的一部分,着实令人鼓舞。这不仅说明成功企业已在经营与伦理结合方面做出了实实在在的努力,而且也表明这种结合是可行的,它只会促进而不会妨碍企业的繁荣。

二、经营与伦理趋向结合的原因

一般认为,丑闻的不断曝光导致了国外企业伦理学的产生和经营与伦理的结合。如阿基·B·卡罗(Archie B.Carroll )指出:“回顾过去30年来人们对企业伦理的兴趣,可以得出两个结论:一是对企业伦理的兴趣不断加深;二是对企业伦理的兴趣看来是由重大丑闻引发的。”而笔者则以为,丑闻的曝光仅是促使经营与伦理结合的一个表面原因,或者说是导火索,除此之外,还存在一系列深层原因。

1.信息社会的发展 一方面,信息技术的进步促使传播媒介快速发展,社会对企业的一举一动,无论是好是坏,传播极为迅速,舆论监督的力度因而也大为增强;另一方面,企业一旦发生经营丑闻,就会立即引起社会对此的谴责,企业形象也由此大损,而这又加大了企业从事不道德行为的成本。

2.生活质量的提高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渴望更安全的产品、更清洁的环境、更安全的工作场所、更有意义的工作和更多的尊重。人们的渴望对企业来说既是压力又是动力。于是,那些对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有利的企业行为会得到赞赏、欢迎;反之,则会遭到谴责、抵制。

3.对环境保护的要求 西方国家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引起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环境污染与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形成了尖锐的冲突。在此背景下,公众对企业必须切实履行环保责任的要求也日益强烈。

4.竞争加剧 企业竞争,实质上就是为了争夺顾客。所以,只有真正为顾客着想的企业才能赢得顾客,而真正为顾客着想就意味着要提供高质量的、符合顾客需要的产品和服务,意味着企业必须诚实经营和以诚待客。

5.人力资源 在现代企业中,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已日益突出。研究表明,有识之士和有才之士更愿意在提倡道德、责任感的企业中工作。可见,经营与伦理是否结合已成为企业吸引和留住人才的重要条件。

6.企业信誉 一家企业信誉好坏与其获利能力的强弱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卓越的信誉是无价之宝,而信誉扫地则会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企业树立信誉主要依靠诚心诚意地考虑社会公众(包括顾客、供应商、竞争对手、政府、社会、股东、员工等)的利益,同时也必须借助正确的伦理观。

7.特殊利益集团 环境保护主义者团体、消费者权益保护主义者团体、妇女权益保护团体等特殊利益集团的形成与发展,也给企业的传统经营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此外,伦理投资共同基金(Ethical Investing Mutual Funds)的创立与发展对抑恶扬善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该项基金只投资那些严格遵循社会道德的企业(如注意环境保护和资源再生,并对顾客、雇员和社区负责的企业)。这类基金发展迅速,已从1984年的400 亿美元增加到1996年的约750亿美元。

8.执法严厉 违法的行为往往也是严重的不道德行为。随着法制的逐步完善和执法力度的加大,企业为不道德或违法经营行为正在付出越来越大的代价。例如,1997年5月, 克莱斯勒公司生产的一种轻型卡车被美国交通部认定为不符合《联邦机动车安全标准》中的燃料系统安全规定,依照有关法规,该公司被迫收回已上市的7000辆卡车,并被罚款14万美元。

综上所述,在一些发达国家,经营与伦理结合已是一种明显的趋势,推动这种趋势的原因与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经营条件相一致。这表明这种趋势有着深厚的存在与发展基础。更重要的是,它与“社会的进步,人生的完善”这一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相吻合。因此,可以预料,这一趋势将会延续下去,而且会更加明朗。然而,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国外企业已采取了不少措施,如制订伦理守则、设置专门机构和岗位、进行伦理培训等,但他们的实际行动与公众的期望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所以经营与伦理的结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需要企业内外人士作坚持不懈的努力。

标签:;  ;  ;  ;  ;  

国外管理与伦理结合的趋势_企业伦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