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分析论文_古丽巴合提?毛兰拜1,巴旦古丽?胡马尔2

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839200

【摘 要】随着SARS、甲型H7N9流感等相关公共社会卫生事件的频发,社会各行和解逐渐意识到了公共卫生事件之于公众生活的影响。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之下,我国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所面临的挑战日益严峻。鉴于此,在本文中笔者以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为依据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评价体系构建进行了深入探析,以期为我国相关领域工作者提供一定理论支持。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综合评价;体系构建;研究分析

从评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力的现实意义来看,相关工作的开展可为政府与相关部门提供一定指导,并对维护社会安定、资源配置、补偿机制构建等工作提供一定理论支持。相关领域的研究结果表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范围与政府相关部门的在该方面的应急处理能力具有之间联系。鉴于此,评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还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政府部门在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方面的不足。笔者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评估重点的确立为切入点,主要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工作进行了详尽分析。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概念

1、何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若要准确理解何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首先要明确危机事件、突发公共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3者之间的异同。从定义上来看,危机事件是指由自然、社会等多重因素都导致的能对系统运作造成严重影响的紧急事件;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强调事件的突发性、公共性与紧急性;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则被定义为突发性的对公众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的事件。由此,我们可以将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理解为一种特殊的突发公共事件,但其更具指向性,在应对过程当中,如果没有采取及时的应对措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则可能会演变为严重的危机事件。

2、突发卫生公共事件的影响

上文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若得不到及时的控制则会演化为危机事件,鉴于此,我们可以借助危机事件的社会影响来类比分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社会影响。一般来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备突发性、公共性、危害性、处理综合性等显著特征。值得注意的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一般指对公众生命健康、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潜在危害。从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来看,部分专家认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社会影响可按影响周期划分为近期与长期影响。前者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短期内对公众生命健康、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直接影响。而后者则指以近期影响为诱因的间接影响,其一般具有潜伏性、长期性的特征,故称为长期影响。通过对大量相关案例的分析,在本文中笔者将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大致划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种。前者的社会影响涵盖了人员伤亡、社会心理、社会经济等方面;而后者的社会影响范畴则一般剔除了健康与经济影响。当前阶段国内外相关学者就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伤亡损失、社会心理、社会经济等方面的社会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但关于这类事件社会影响的评估工作却相对缺乏,这与其超高的难度与调查广度具有一定的联系。鉴于此,本文中笔者主要以狭义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作为立足点,并主要就其影响评估体系的建立进行了细致全面的探究。

二、相关事件的评估核心内容

1、一般自然灾害的社会影响评估的核心内容

一般来说,突发性公共事件的社会影响与其评估对象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从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原因、性质与机理来看,突发性公共事件大致可被划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与社会治安事件等。鉴于各类突发性公共事件的性质、程度与影响范畴的差异,不同类别的突发性公共事件的社会影响也不尽相同。在本文中笔者主要就一般自然灾害事件的社会影响评估进行了详述。一般而言,对于自然灾害事件的影响主要局限于社会、经济与自然3个方面。从其具体的影响评估内容来看,自然灾害的社会影响评估主要评估内容为民众生活所受的影响、社会经济的损失、自然环境的破坏等。其具备一定的全程性与全面性,从灾害的发生阶段到灾后的恢复重建环节都有所涉及。随着相关技术与研究理念的提升完善,当下国内外对于自然灾害社会影响评估的核心评估内容为受灾人口数量、民众心理影响、社会经济影响等。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影响评估的核心内容

在本文中,笔者主要借鉴了自然灾害社会影响评估内容建立了之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影响的评估体系。大量的相关案例分析表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社会影响对不同社会组织、社会层级的影响会有所差别。通常来说,最先直接感受到事件危害及影响的人群为事件的直接遭受者。而后该类事件的社会影响才会被逐渐向外传递。从这类事件的威胁性来看,事件发生现场的民众将首先感知的相关事件的威胁性。心理学领域的相关研究表明,在面对这类恶性突发事件时,公众的心理将长期处于极不稳定的状态,恐慌感、无助感等情绪将对民众造成十分明显的影响。上文中提到,对这类事件社会影响进行全面的评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政府相关部门对于类似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因此,在治理相关事件时,政府相关部门应及时发挥其作用,致力于维护社会稳定,从而平复民众情绪。一般来说,突发公共卫生实践的社会影响波及层次具有一定特征,其传播层次基本如下图所示。

鉴于此,在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社会影响进行评估时,相关人员应从社会秩序影响、相关应急体系的影响、政府公信力的影响、相关企业公共形象的影响、国家形象影响等方面进行细致入微的考察。

三、相关事件社会影响评估体系的创建分析

在建立突发社会卫生事件社会影响评估体系时,相关人员应依据该类事件的影响范畴与扩散层次理论对相关事件进行详尽分析。一般来说,在这类事件的社会影响评估体系的创建过程当中,相关人员可综合采用文献研读、小组讨论、专家咨询等方法。从总体上来看,突发社会卫生事件的社会影响的评价指标可大致被分为健康影响、经济影响、社会影响这3个方面。经由大量评估实践证明,上述3个方面又可被细致划分为公众生理影响、公众行为心理影响、行业经济影响、政府应急投入影响、企业应急投入影响、居民经济影响、事件波及范围及关注程度、社会秩序影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影响、政府公信力影响、企业责任与形象影响、国家形象影响这12个二级指标。而根据相关事件的波及范围、恶劣程度等性质,上述12个二级指标又可被细分若若干个三级指标。从理论上来看,三级指标越为全面其社会影响评估结果越为准确。

一般来说,在收集到相关资料后,需对拟定的指标进行量化分析。在大多数情况下,对于二级指标可以采用百分制进行划分,而对于三级指标则只需使用5级评分制度对其重要性进行排序即可。在具体的数学分析过程当中,相关人员可借助层次分析法与Saaty's权重法展开详尽的分析。在数据统计完毕之后,为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相关人员需借助SPSS、SPA等专业统计软件对其客观性进行验证,只有相关评估指标的P值小于0.05时,其评估结果才可被视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四、结语

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随着民众对于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危害性认识程度的加深。愈来愈多的人关注相关实践的应急处理体系建设情况。而在建设相关事件的应急处理体系时,其社会影响的评估则具备重要意义。结合本文的分析,在创建突发社会卫生事件社会影响评估体系时,相关人员应依据该类事件的影响范畴与扩散层次理论对相关事件进行详尽分析,并依照事件性质合理设置其三级指标。

参考文献:

[1]陈海平,郝艳华,吴群红,刘静,董雪,王晓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中国公共卫生,2013,29(05):628-631.

[2]陈海平,郝艳华,吴群红,胥娇,刘静,董雪,崔新明,马金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影响评估内容的探讨[J].中国卫生资源,2013,16(01):9-11.

[3]廖永丰,聂承静,胡俊锋,杨林生.灾害救助评估理论方法研究与展望[J].灾害学,2011,26(03):126-132.

论文作者:古丽巴合提?毛兰拜1,巴旦古丽?胡马尔2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3月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

标签:;  ;  ;  ;  ;  ;  ;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分析论文_古丽巴合提?毛兰拜1,巴旦古丽?胡马尔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