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技人才的发展_科技论文

论科技人才的发展_科技论文

浅谈科技人才开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科技人才论文,浅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文章侧重在外在因素方面对如何通过科技管理,充分利用人力资源,使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和潜在能力充分地调动和开发出来。

关键词:科技人才开发

1 正确看才选才

科技人才存在于广大的科技群体或其他群体之中。在现实生活中,埋没人才、压抑人才、怕才、妒才的现象时有出现。其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受剥削阶级“任人唯亲”的偏见影响;另一方面也由于对人才的识别缺乏统一的客观的科学标准,导致论资排辈,求全责备。这二方面都必须要很好解决。其一是要破除“任人唯亲”,树立“任人唯贤”的思想,从科技事业发展需要出发,做到不拘一格;其二是要有正确的观念。按现代管理原则,就是在主观上“人皆可谓尧舜”;客观上“金无赤足,人无完人”,用人“不求全责备”,“用人之所长”,用有真才实学的人。各级部门科技、人事握着人事大权,担负着发现、支持、培养、使用、保护科技人才的重任。因此,管理干部都应具有渴求爱才之心,争当有胆识敢于和善于发现人才和使用人才的“人才”。管理部门要从政策和宏观管理上,支持“显人才”,发现“潜人才,为人才辈出发挥组织领导作用。

2 科学地用才、激才

科技人才使用是人才开发的关键。要做到合理科学地使用人才,必须尊重科技人才的科技劳动特点,尊重科技人员自尊心。当他们的自尊受到社会和人们的尊重时就会产生一种向心力、合作感,就会与社会和其他合作者保持和谐一致的行动,团结一致共同奋前。在大胆地信任、使用科技人才的同时,要有正确激励政策、激励是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是一种能使个体接受外来剌激化为自觉行为的功能,是调动积极性的外在因素。亦即是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和合理组织科技人才在向科学进军中发挥各自所长,展现才华。在管理中,要创造条件尽量地不断满足科技人员正当的愿望、理想、要求和动力等方面的需要,从而推动科技人才辈出和事业前进。目前应从我国国情和实际出发,研究制定对绝大多数科技人员有激励作用的政策。可以通过设立科研基金、科技学术论文交流、科技成果、科技进步奖、科研突出贡献奖等有效的奖励措施政策,支持和鼓励科技人员特别是年青的科技工作者业务技术上冒尖,勇挑重担,鼓励成名成家。还要建立正常合理的专业技术职称评聘晋升制度,明确和坚持晋升及评聘职称标准,及时评聘晋升专业技术职称和职务,以激励科技人才对科技劳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人才成长加快,使创造活动充满活力。

3 合理地做好人才流动和引进

人才的合理流动,有助于人才造就使用的科学化,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科技人才流动的原则是个人志愿与组织分配相结合、改革中对组织分配的原则逐步向组织介绍过渡,要从政策上造成真正需要人才的地方为“高”处,使科技人才向高处流。

科技人才流动,能极大地发掘人才的潜力、对改变用人不当、人才积压浪费的状况,完善人才个体和群体结构、激励人才奋发努力精神,提高开发科技人才的社会能力,避免思想僵化,保持和发挥人才的“远缘杂文”的优势。

人才引进和人才流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人才引进是获得科技人才的一种有效手段。从一个国家来说,人才引进是指从国外引进;从一个单位、地区来说,是从外单位(地区)引进。通过人才引进,来弥补本国、本单位(地区)的人才不足,这是一种很好的聚才形式,也是人才开发的内容任务之一。但人才引进只是人才交流的一种手段,而不是获得人才的根本途径。一个国家、地区、单位,要想使科技兴旺发达,人才济济,其立足点应当是自己培训而不能单纯依靠引进。而且引进人才又要允许人才流动。

引进人才要做好如下几项工作:

3.1 首先“内查”再外调,先要查清本单位缺哪些领域科技人才,原有的科技人才是否发挥了作用,盲目引进的结果是科技人才积压,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外调计划”。

3.2 是合理安排使用,引进的科技人才应放到最急需,最适合人才专业方面的岗位上去,以便充份发挥他们的作用。

3.3 是造成良好的工作、人事环境,让他们放手大胆工作,不允许有任何排外、岐视、妒贤的风气。

3.4 是安排好生活,解除后顾之忧。

4 加强人才的培训、考核、建设高水平的科技队伍

作为科技人才开发管理中的人才培养问题,主要是在职教育或毕业后教育。现有的科技人员中有相当一部分存在知识老化或知识面偏窄,使得他们创造性思维能力不足,急需补充新的知识,因此,广大科技人员抓紧知识更新,进行再学习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另一方面由于现代科学日新月异,要使科技人才能不断地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保持其人才优势,就必须舍得投资,花时间进行人才的继续教育,任何事业的成功,人才的作用虽然突出,但仍需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既要注意人才的培训,也要注意全体人员的培养,只有全体人员的素质普遍提高,人才的作用才能更好地发挥和实现。

对科技人才的考核应建立考核标准,其中包括政治思想标准和技术水平,业务能力、工作成就、学历和外语水平等综合反映标准。对人才的考核应遵循以贡献为主的原则、能级层次原则、长处为主的原则等。还要做到科技人员人才考绩定量化,即采用数学方法对各类科技人才的知识水平、工作及科研能力进行定量分析考核,从而准确地评价人才。要建立科技人才考绩档案,及时记载科技人才的专业活动情况、技术水平、业务能力和工作成就的重要资料,它对正确选拔、充分使用、有计划培养,合理调整人才具有很重的意义。也是一项基本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经济性的工作。

5 为科技人才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5.1 设立中青年学术论坛。

为中青年科技人员显露才华创造良好的学术环境,从1987年开始我校每年“五·四”期间举办中青年学术论坛,评选优秀论文。获得优秀论文的被推荐参加同年卫生部与中华医学会联合举办的全国中青年医学学术交流会,走上全国青年学术论坛,成为培养、发现优秀中青年人才的摇篮。这对提高青年科技人员学术水平,鼓励中青年积极参加科学研究的热情。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5.2 设立青年科学研究基金。

为了参加全国各部门青年科学研究基金,并在竞争中取胜,我校自1986年设立了青年科学研究基金,专门用来支持35岁以下的科技人员作探索性研究工作,将新颖、独特的设想付诸实施。钱虽然不多,每一项目平均资助强度五千元,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一批优秀青年在科研经费上的后顾之忧,大大激励了青年科技人员的积极性,起到了孵化器、推动器和助长剂的作用。

5.3 积极鼓励和支持中青年科技人员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

走上各学科国际性、全国性和地区性学术论坛,这样做有利于青年科技人员了解全国信息、开拓思想、开阔眼界,也提高了中青年科技人员的知名度。

一般青年科技人员获资助经费较少,很难有机会走出校门。我们对论文被全国性或地区性学术会议接纳在大会上发言的中青年作者适当给予资助。让他们走出校门结识同行、广交朋友、交流信息,这样对他们学术水平提高有很大帮助。

5.4 加强对青年科技骨干的培养。

有计划地选派青年科研骨干出国学习,在现有的科研基础上学习外国先进技术,提高科技研究水平。药理教研室关永源1985~1988年派出加拿大进修,掌握了电生理、受体、钙通道等现代研究新技术,一直从事有关a受体机理的研究,并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关于三七皂甙对血管平滑肌a受体触发Ca内流的研究与血管平滑肌a肾上腺素能受体触发Ca运动的研究于1988年、1994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和一等奖奖励;物理教研室黄耀熊1986年赴美国前已开展激光医学科研,赴美期间继续研究准弹性激光散射应用于各种生物医学技术。回国后基于该项技术研究在国内基本还是空白,积极争取有关方面支持,在他的努力下,分别获取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科委重点项目和国家教委优秀青年教师基金等资助,并取得了好成绩,1988年以来,获得了卫生厅、省科委、国家教委等部门的多项成果奖励。

标签:;  ;  ;  

论科技人才的发展_科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