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论文_钱正功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论文_钱正功

甘肃省天祝县新华中学 733299

摘 要:新型的师生关系倡导的是一种以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地对待学生为基础,同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严格的要求的和谐的民主型师生关系

关键词:新课程 尊重学生 热爱学生 赏识学生 了解学生 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已成为新课程改革中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新型的师生关系倡导的是一种以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地对待学生为基础,同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严格的要求的和谐的民主型师生关系。那么,应该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一、尊重学生

美国著名作家爱默生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健康的发展。” 教育的前提应该是尊重,因为只有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才能让学生主动地去体验生活、体验社会,即使失败,也可能成为学生终身受益的财富。在教育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把每个学生都当作自己的朋友,敞开心扉,平等交流,尊重学生的个性与人格尊严,多给学生一份真诚和理解,多给学生一份尊重和爱护,帮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耳朵倾听,用自己的心灵感悟,用自己的头脑思索。也只有尊重,才能在师生间真正架起一座通往美好心灵的桥梁。尊重比热爱更为重要,因为给学生以尊重,学生才能感受师生的平等,才能感受自尊的存在,尊重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

二、热爱学生

苏联伟大的理论家、教育家捷尔任斯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些话,从师生关系上精辟地论述了师爱在教育工作中的极端重要性。爱是教育的灵魂,爱是教育事业的基础和开始,教育的成功来源于对学生的最大热情。爱学生就是尊重其人格,俯下身子来看待学生,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无微不至地关心他们。学生是人,是一个个多样化的人,他们的生活、学习、情感都是多样化的,这就要求教师用真心去发现他们的需求,用爱心去帮助他们。作为教师要努力做学生的真挚朋友,懂得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们,耐心倾听他们的见解。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才能耐心地去雕塑每一位学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赏识学生

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一个人至少有八种智能,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智能强项和智能弱项,因此我们的教育不是寻找适合教育的学生,而是寻找适合学生的教育;我们教育关注的不是哪个学生更聪明,而是一个学生哪些方面更聪明。教育者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发光点”,然后赏识学生的“发光点”,使之成为“发光面”。成人需要赏识,孩子则更需要赏识。赏识不仅是一种教育思想观念,也是一种教育方法。用赏识教育的理念去对待每一个学生,付出爱心,激励他们把内在的潜能发挥出来,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自主探讨,学会学习,一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请把我们的学生,不管是优秀的,还是暂时不太优秀的,都当作天使一样呵护吧。把他们培植在爱的土壤上,呼吸着民主、平等的空气,再以尊重和赏识作灌溉,那么,和谐的师生关系一定会在校园里尽情地绽放!

四、了解学生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讲的“尽可能深入的了解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这是教师和校长的首条金科玉律”。只有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个性差异、兴趣爱好、心理变化、发展特点,我们才有与学生相处的基础。常言道:不同的钥匙开不同的锁,教育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需要教师根据不同的对象特点施与不同的教育策略。因材施教的前提是要了解学生、研究学生,其实,研究学生往往比研究教材更重要。事实上,当我们在与学生的交谈中,无意间谈到他的父母或他家中的事,谈到他对某一事物的爱好、谈到他的某一特长时,往往会看到他们那惊讶而又感激的神情,他们会惊奇你对他的了解和关注,从而必然会发自内心的感激,而这种感激之情,对学生而言,就是加倍努力,不让老师失望。教师与学生打交道的第一件事就是要了解每一个学生,从了解学生个体出发,以“熟悉”的形象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五、提升自己

师生关系是对立统一的,教师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在运动变化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关键在于教师。作为教师,首先,应该结合自身的工作转变观念,加强自身修养,提高师德素养,以高尚的品格和过硬的素质去感染学生、征服学生,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次,教师应与时俱进,主动加强学习和研究,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及时做好角色的转换。在素质教育中教师不再是独奏者而应是伴奏者,舞台的中心应该是学生,教师的任务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不是学生的监督者。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媒体、教学手段,频繁地在课堂中使用。这种“新”无疑容易使学生佩服,既树立了教师的威信,更在无形当中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对知识的渴望,而这些要求教师时刻遵循“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诲,只有这样在教育的全过程中才更容易做到民主、尊重与理解。

相信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将会迸发出强劲的教育能量,促进教育效果的不断提高。

论文作者:钱正功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20年1月总第3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4

标签:;  ;  ;  ;  ;  ;  ;  ;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论文_钱正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