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化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护理的应用价值论文_何文芬

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中医医院 云南腾冲 679100

摘要:目的:分析程序化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将96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程序化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进行分析。结果:护理后3个月观察组两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率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结论:为高血压患者行程序化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增强血压控制效果。

关键词:高血压;程序化健康教育;血压控制效果;健康知识掌握情况

高血压为临床常见慢性疾病,其病程较长,可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严重下降[1]。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口老龄化日益明显,我国高血压发生率逐渐升高[2]。虽然如此,高血压患者知晓率与控制率仍处于较低水平,这对患者病情改善及并发症的预防极为不利。为提高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实施健康教育势在必行[3]。近年来,我科尝试应用程序化健康教育,有效提高了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且患者血压控制效果同时提高,现选取96例高血压患者展开随机分组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科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96例高血压患者,经患者知情同意后,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男28例,女20例,年龄31~59岁,平均(40.23±2.58)岁;病程1~7年,平均(4.08±1.02)年;观察组男30例,女18例,年龄31~61岁,平均(40.30±2.62)岁;病程1~8年,平均(4.13±1.17)年;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教育,由护理人员根据自身经验为其展开床边健康教育。

观察组行程序化健康教育:(1)群体教育:将患者组织起来,选取晚饭后或早餐前组织高血压健康教育座谈会,或展开相关宣传,鼓励患者与家属积极参加。群体教育的内容包括高血压危害、病因、疗效和预后等,另外讲解高血压日常生活注意事项,如饮食与运动等。(2)一对一健康教育:结合患者具体病情、认知情况及性格特征,展开一对一宣传与护理,每日5~10min。其内容包括患者疾病治疗状况、治疗进展、用药时间、用药方式、心理状态与饮食情况等,寻找患者日常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正确指引,鼓励患者以积极、乐观心态面对疾病与治疗。(3)书面健康教育:护理人员主动为患者发放科室统一编制的高血压知识宣传手册,并且由专人维护、定期更新医院中张贴的疾病知识海报与宣传标语,让患者及时获取相关知识、治疗进展、成功治疗案例等。(4)微信群教育:为本组高血压患者建立一个微信群,一名资深责任护士担任群主,每日在群中提醒患者遵医嘱用药、保持科学饮食、合理运动,并且发送最新高血压疾病治疗知识。鼓励心态积极、治疗情况理想的患者在群中经常分享自己的治疗经验和心路历程,给予其他病友鼓励。对患者疑问及时、耐心解答,并为其推送可以解决疑问的知识链接。

1.3观察指标

(1)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测定两组收缩压及舒张压。(2)在出院前以科室制定的高血压健康知识调查表,统计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总分100分,分值为85分及以上为完全掌握,分值为60分及以上为基本掌握,总分不足60分为未掌握;以完全掌握、基本掌握者占比为掌握率。

1.4统计学分析

用SPSS20.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s)以t检验对比;计数资料以检验对比。P<0.05为差异显著。

2结果

2.1两组血压控制情况分析

护理前两组收缩压、舒张压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3个月观察组两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血压测定结果(±s,mmHg)

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健康教育是通过行为干预与信息传播,以此促使患者形成正确健康意识、引起人们重视,并使之掌握相应医疗卫生知识,进而逐渐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促进健康水平提高的一种干预措施[4]。近年来随着医学管理模式日渐完善,人们对护理工作要求逐渐提高,健康教育已发展成医院工作中的基本职能,且对诸多疾病治疗发挥着重要作用[5]。

高血压属于临床常见慢性疾病,治疗周期长,患者需长期坚持用药控制血压,而患者健康知识的提高对血压控制效果有直接影响,因此为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意义重大。传统健康教育由护理人员根据自身经验为患者讲解相关知识,实施时间短,缺少系统性,且是通过口头形式宣讲,易出现疏漏[6]。我院近年来通过总结健康教育经验,总结出程序化健康教育方法。程序化健康是自健康教育衍生而来的,具有时间性、计划性与针对性的工作流程,其通过计划规定健康教育具体内容、时间与项目,防止健康教育工作流于形式,并避免医护人员因综合素质能力等的问题而无法为患者提供优质健康教育。

在实施程序化健康教育过程中,护理人员首先组织群体健康教育,将高血压患者及其家属组织起来,通过讲座或座谈会,为患者讲解高血压整体性知识,这避免了护理人员逐个为患者讲解基础知识的麻烦,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还可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疏漏。此后,护理人员为患者逐个展开一对一健康教育,结合患者具体情况、性格特征等,给予针对性强的健康教育,确保患者相应护理需求得到满足。此后为患者发放科室统一制作的高血压健康知识宣传手册,让患者与家属仔细阅读,加深其对疾病知识与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最后,为进一步巩固健康教育效果,护理人员组建微信群,以便为患者及时提供健康教育与疑问解答,鼓励心态积极、治疗情况良好的患者积极发言,带动其他病友以积极心态面对治疗,同时护理人员及时为患者分享最新信息,为患者提供必要的帮助。研究显示,护理后3个月观察组两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率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可见程序化健康教育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为高血压患者行程序化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增强血压控制效果。

参考文献:

[1]赵珊.护患沟通在高血压护理过程中的作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291-292.

[2]汪慧.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10(2):00104-00105.

[3]王腊梅.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13):1844-1845.

[4]杨益晓.社区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大家健康旬刊,2016,10(5):242-242.

[5]白杨.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7):98-98.

[6]高永霞.分析老年高血压护理中心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J].当代临床医刊,2017,30(1):2808-2809.

论文作者:何文芬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3

标签:;  ;  ;  ;  ;  ;  ;  ;  

程序化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护理的应用价值论文_何文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