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复济联合VSD治疗难愈性创面的疗效观察论文_王冰玲,邹同荣,吴琛,陈思思,林虹丽

(四川省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整形烧伤科 四川 宜宾 644000)

【摘要】 目的:研究贝复济联合VSD在难愈性创面治疗中的作用 方法: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难愈性创面患者68例,按照交替法分为两组,每组34例。创面均行负压引流进行治疗,观察组冲洗液中加入2支贝复济合并负压吸引进行持续冲洗治疗;而对照组冲洗液只加生理盐水,余操作同试验组。分别记录治疗前后创面面积及深部组织外露的面积,并计算创面愈合率及有效率。结果:试验组可见创面肉芽生长、骨及肌腱外露面积,治疗有效率等均好于对照组;试验组创面经过短期换药后愈合或经植皮修复满意。对照组创面需要经过再次安装VSD或皮瓣转移修复或长时间换药才能使创面完全愈合。结论:本研究通过外源性持续补充bFGF,达到有效治疗的目的。

【关键词】 外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贝复济);封闭式负压引流(VSD);难愈性创面

【中图分类号】R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9-0164-0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机动车的普及、交通伤增多以及人口老龄的到来,慢性难愈性创面逐年增加。而创面的成因也由过去的外伤为主,转变为多因素多成因,包括血管疾患性溃疡、放射性溃疡、糖尿病足、癌性溃疡、压疮等难愈性创面。外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bFGF,贝复济)可促使参与创面愈合的各种细胞增殖、分化,从而促进创面的主动修复[1]。而封闭式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因其疗效确切、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及减少患者痛苦等优点,已成为治疗难愈性创面确切疗效之一。本文通过观察贝复济联合VSD治疗不同病因导致的难愈性创面患者的临床疗效,现将方法及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难愈性创面患者68例,男性41例,女性27例,每组34例,年龄平均20~65岁,创面不愈合时间超过1个月者,创面状况无好转或持续恶化,并且创面最小直径≥2.5cm,同时排除脓毒症,肝肾功能不全及免疫抑制状态患者。全部病例按照交替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即VSD治疗组和观察组即贝复济联合VSD治疗组,其中糖尿病性溃疡15例,截肢残端创面4例,肌腱、骨质、固定物外露23例,压疮8例,骨髓炎7例,烧伤后瘢痕皮肤缺损者11例,创面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感染。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材料、治疗方法及分组

1.2.1材料 外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贝复济,rb-bFGF,珠海亿胜生物制药 63000IU/瓶);负压封闭引流敷料管路套装(VSD 成都吉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1.2.2治疗 (1)除进行一般的全身治疗外,还需要创面清创,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清创,彻底清除坏死组织及异物,咬除坏死骨达基底渗血,充分敞开死腔,彻底止血,1.5%过氧化氢、生理盐水反复清洗创面;(3)安置VSD:依据清创后创面及腔隙大小,裁剪VSD泡沫,超出创缘0.5~1cm,皮肤缝合器或缝线固定,黏贴生物膜,连接引流管,试验负压良好后,每个VSD至少安装一个冲洗盘。(4)术后处理:将引流管通过连接套管逐步连接,并连接于中央负压终端,调整负压值-450mmHg~-125mmHg(1mmHg=0.133kPa)。将负压吸引瓶放置在低于患者创面20cm左右的位置,并保持引流管连接密闭且引流通畅,防止管道压迫、扭曲、堵塞甚至滑脱。通过冲洗盘进行持续冲洗负压吸引。经常挤捏各引流管,必要是重点冲洗欠通畅部分,保持充分引流。严密观察引流瓶中引流液的颜色、浑浊情况及量的情况,并在无菌条件下定时更换引流瓶。

1.2.3分组 观察组:每个冲洗盘,冲洗液配置1000mL/d,加入2支贝复济,其浓度为126IU/mL。对照组除冲洗液为1000mL生理盐水外,其余操作及使用设备同观察组。全部病例行负压引流7d。术后依据创面情况采用自体皮移植、皮瓣转移修复或再次负压治疗,至创面愈合。

1.3 评价指标及方法

(1)创面愈合率:创面愈合率=(治疗前创面面积-治疗后未愈合创面面积)/治疗前创面面积×100%。(2)治疗有效率=(愈合+好转例数)/总例数×100%。显效:创面缩小80%以上或愈合;好转:创面有新的肉芽组织生长、深部组织外露面积缩小或创面缩小;无效:治疗前后创面没有明显变化甚至恶化。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难愈性创面肉芽组织生长及深部组织外露情况

观察组通过贝复济持续冲洗合并负压引流治疗7d,去除贴膜后可见创面肉芽生长良好,骨肌外露面积缩小,部分外露深部组织完全被肉芽组织覆盖,可以通过进一步换药或植皮修复。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而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1%。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49,P<0.05)。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前

  

术后

 

治疗后

3.讨论

难愈性创面的共同特点是创面周围组织血流循环不良、缺血缺氧或瘢痕形成;常有异物、坏死组织残留,死腔窦道深、或存在骨组织、肌腱或腱膜等深部组织外露,并常伴有耐药菌的感染。清创是慢性难愈性创面治疗的首要措施之一,可以有效去除坏死组织,开放窦道及潜在的死腔,充分暴露创面,减少细菌定植。清创后传统的治疗方式是换药,而对于难愈性创面存在换药效果缓慢,痛苦,反复感染等特点。

随着封闭式负压引流(VSD)在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应用的推广,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组织学检查证实,VSD可使创缘真皮血管成纤维细胞及内皮细胞处于增殖活跃状态,使已经狭窄闭塞的毛细血管重新得以扩张[2~3],从而改善组织的缺氧,利于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肉芽组织主要由成纤维细胞及其分泌的各型胶原纤维和新生的微小血管构成,同时伴有部分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2、4~7]。其中血管生成是创伤修复的关键环节,多种细胞及细胞因子参与了该过程[4~7]。而贝复济(外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化细胞生长因子,bFGF)能够促进细胞分裂、分化,促进修复组织损伤,加速创面愈合,促进血管新生,改善创面的血液循环;促进神经纤维再生,改善损伤组织的神经再支配,从而使损伤组织的功能得以恢复[8~9]。本研究通过外源性持续补充bFGF,达到有效治疗的目的。同时使用负压引流技术有效隔离了外界环境,改善伤口周围环境,及时清除局部产生的渗液及脓液,辅助局部肉芽组织生长,其产生的密闭、湿润的环境更有利于 bFGF 发挥生理作用。

【参考文献】

[1]丁惠珍.贝复济治疗难愈性创面39例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2(3):286-287.

[2]朱新华,叶吉忠,陈珮.VSD治疗难愈性创面的临床应用[J].中国实用医学,2015,10(2):1-3.

[3]曹大勇,陈绍宗,汤苏阳,等.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对人慢性创面血管生成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4,8(2):264-265.

[4]蔡浩贝复济联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外科难愈性伤口的疗效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8.

[5]黄勇,祁少海,谢举临,等.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结合蛋白在烧伤后肉芽组织和增生性瘢痕中微血管形成的作用[J].中华实验外科杂,2007,24(11):1393-1395.

[6] Lancerotto I,Orgill DP.Mechanoregulation of Angiogenesis in Wound Healing[J].Adv Wound Care(New Rochelle),2014,3(10):626-634.

[7]黄永军,黄东,牟勇,等.bFGF对促进大鼠移植缺血皮瓣血管化的实验研究[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0,33(01):38-40.

[8]贾俊骅.贝复济无菌喷剂[J].中国新药杂志,1999,8(5):342-343.

[9]卫秀洋.胶原蛋白海绵复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促进兔胫骨外露创面愈合的实验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1.

论文作者:王冰玲,邹同荣,吴琛,陈思思,林虹丽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4

标签:;  ;  ;  ;  ;  ;  ;  ;  

贝复济联合VSD治疗难愈性创面的疗效观察论文_王冰玲,邹同荣,吴琛,陈思思,林虹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