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纯磨玻璃小结节的CT评估论文_詹青霞, 王平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 放射科 201700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肺部磨玻璃小结节的CT图像上的形态、边缘及密度,提高对肺部磨玻璃小结节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搜集诊断明确的32例肺部磨玻璃小结节,扫描方法及技术参数一致;其中19例为肺癌,13例为炎性病变,比较两组的形态、边缘和密度的不同,统计学检验两者的差别。结果:经手术诊断为肺癌的19例磨玻璃小结节中,17例边缘清晰,6例有分叶征,4例有毛刺;经抗炎并最终病灶吸收消散的13例磨玻璃小结节中,3例病灶边缘清晰,无一例有分叶,5例有毛刺;结论:磨玻璃小结节边缘是否清晰以及有无分叶可作为肺癌和炎症的鉴别点,有无毛刺在两者中无显著区别。

【关键词】肺;磨玻璃结节;肺癌;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5-104-01

肺部磨玻璃密度影(GGO)是通常是指边界清楚或模糊的无一定形状的半透明密度区,其内仍然可见肺血管纹理和支气影壁,主要在薄层CT扫描或高分辨率CT扫描显示[1],一般将其分为纯磨玻璃影和混合磨玻璃影两种。混合磨玻璃影是指在磨玻璃密度影内伴有结节状、条片状的实性成分高密度影;纯磨玻璃密度结节是指不含实性成分、单纯为磨玻璃密度的结节,通常将最大径小于1cm的磨玻璃结节称为磨玻璃小结节;有研究表明,磨玻璃小结节有部分是原位癌或微浸润癌甚至浸润性肺癌,与此同时,随着CT设备及检查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推广,肺部磨玻璃小结节的检出率不断增高,因此,探讨磨玻璃小结节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12年4月至2016年3月间CT图像上表现为纯磨玻璃结节的32例病例;其中男性13例,女19例;年龄为31~79岁,中位年龄为51岁。其中无临床症状体检发现17例;因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状而就诊发现7例;因术前检查或胸片发现可疑影像而行CT扫描8例;32例病例中19例因随访中病灶持续存在或增大而手术,其中原位癌5例,微浸润癌11例,浸润性肺癌3例;另13例经抗炎治疗后1-6月的随访复查病灶均吸收消散,因此临床诊断为炎性病变。

扫描技术 采用GE Lightspeed 16层或64层螺旋 CT 机,扫描参数为:120KV,100mA;矩阵512*512;64*0.625采集,0.7s/r,螺距为1;纵隔窗5 mm层厚显示,肺窗1mm层厚;标准算法重建;自肺尖扫描至肺底;11例患者除平扫外还接受增强扫描,使用非离子型造影剂(优维显,300 mgI/ml),注射速度为3 ml/s,注射剂量为100ml。

图像分析 由2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共同阅片并达成一致意见,当出现分歧时引入一名上级医师共同参与讨论并以多数意见为准;重点讨论魔玻璃小结节的边界及周围肺野情况。

统计学分析 将原位癌、微浸润癌及浸润性肺癌归为肺癌组,与肺炎组进行对比处理,对具有不同征象的病变例数进行统计学比较,使用SPSS13.0软件分析;卡方检验。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病灶的分布部位见于表1 按照部位分为右肺上叶、右肺中叶及右肺下叶;左肺上叶及左肺下叶,双肺所发生的病变性质构成比没有显著性差异(X2=0.09,P>0.05)

3讨论

肺癌是目前世界上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临床上大多数病例就诊时已处于中晚期,已失去手术切除机会,能够提高肺癌生存率的关键就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肺内磨玻璃小结节是临床上非特异性的一组肺实质病变,其肺脏的透光度降低,血管的纹理边界较清晰。肺密度改变是由于其固有的肺组织密度、肺内气腔的密度、肺内血管外体液量及肺血容量变化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在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导致肺密度发生变化[2-3]。因此,常引起肺内气腔密度及肺内血管外体液量变化是肺密度改变的病理基础。GGO的影像学可以包含多种疾病,其病理学表现主要是肺泡间隔增宽、肺毛细血管及淋巴管的循环障碍、肺泡内填充性改变等。磨玻璃影大多出现在炎性结节周围,也有少数出现于肺癌结节周围。因此,对肺部磨玻璃小结节进行定性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研究中肺癌组磨玻璃影和肺野交界面有17例表现为边界清楚,占89.4%,良性组患者中有3例显示边界清楚,占23.0%;边界清楚的两者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肺部炎性病变以渗出为主,渗出液中有细胞和液体,而液体有一定的流动性,可沿着孔氏孔向周边蔓延,导致了磨玻璃影与周围边界不清;同时,磨玻璃结节中的肺癌,其瘤细胞是伏壁生长为主,沿着肺泡壁匍匐生长,其病理学基础为肺泡内气体减少,细胞数量相对增加、肺泡上皮增生、肺泡间隔增厚及终末气道部分充填等因素所故显示其边缘较清楚。本研究也显示,肺癌组的病灶边缘清楚要明显多于肺炎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

有研究表明,原位癌及微浸润癌的一些CT征象如分叶征及毛刺征等较浸润性癌少,也有文献报道以上征象在不同病理类型中的表现无差异,这可能与作者的样本量大小不一致有关。由于肿瘤细胞不一致的分化程度和生长速度、肿瘤纤维组织产生收缩,及各种因素限制肿瘤生长,导致纯磨玻璃结节的边缘出现分叶征。分叶结节表面是凹凸不平形似多个肿块融合而成的弧形。而炎症由于液性成分向周围均匀蔓延而导致病灶形态较为规则,很少见分叶征,本研究中,肺癌组的病灶分叶征要明显多于肺炎组,肺炎组13例无一例出现分叶征,统计学检验具有显著性差异也说明了这一点。

参考文献

[1]Tsubamoto M,Kuriyama K,Kido S,eta1.Detection of lung cancer on chest radiographs:analysis on the basis of size and extent of ground glass opacity at thin section CT.Radiology,2002,224(1):139—144

[2]陈起航.肺部磨玻璃影如何进行鉴别诊断[ J ] .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13,28(22):399-401

[3]杨长德, 龚洪翰, 陈金花等. 肺恶性局灶单纯性磨玻璃密度结节的C T 表现[ J ] . 实用放射学杂志,2012,28(9):1354-1358.

作者简介:詹青霞 女 77年4月出生 汉族 辽宁省葫芦岛市 本科 主治医师 研究胸部

通讯作者:王 平 男 68年10月出生 汉族 上海青浦 本科 副主任医师 研究胸部为主

论文作者:詹青霞, 王平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0

标签:;  ;  ;  ;  ;  ;  ;  ;  

肺部纯磨玻璃小结节的CT评估论文_詹青霞, 王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