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论文_贾永康,任丽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论文_贾永康,任丽

中国兵器工业第二〇六研究所职工医院 陕西省西安市 710100

摘要:目的:探讨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中自拟清热宣肺化痰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自拟清热宣肺化痰汤口服。结果:治疗前两组VC、FVC、FEV1%、PEF、MVV等指标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对照组患者VC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氧氟沙星、沐舒坦联合中药自拟清热宣肺化痰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临床效果肯定,改善肺功能,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临床治愈率,而且不良反应未比对照组增加。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慢性支气管炎;治疗疗效

引言

慢性支气管炎是因为感染、非感染因素诱发的气管及支气管粘膜或是周围组织发生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反应,是呼吸内科临床最普遍的一种疾病。该病主症为反复发作性咳嗽、咳痰,可能伴有喘息。在急性发作期,还可能伴有呼吸困难、喘息、脓痰以及痰量增多等症状,病情严重后还很容易出现肺性脑病、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严重临床并发证。下文就针对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方法进行研究。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2月至2014年10月在某医院就诊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130例,男性102例,女性28例。所有纳入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学分册》中关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诊断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年龄18~70周岁;患者处于急性发作期;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意加入实验者。排除标准:正在参加其他临床研究的患者;不符合纳入标准者;由病毒、矽肺、肺结核、慢性鼻咽疾病心功能不全、心脏病、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肺脓肿等引起的咳嗽、喘息等症状;先天性呼吸道畸形者;合并心脑血管、肾、肺、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及精神病患者;严重嗜烟者;对具有食物、药物具有过敏史,特别是对试验用药过敏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正在参加其他临床研究的患者。根据随机原则将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两组患者平均年龄、病程、病情严重程度等各项基础指标经统计学检验均无显著差别(P>0.05)。

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低流量吸氧、糖皮质激素治疗,同时口服氨茶碱0.1g,每日3次,应用0.2g盐酸左氧氟沙星加100mL0.9%氯化钠注射液静滴,每日2次。

治疗组患者同时给予自拟清热宣肺化痰汤口服:甘草6g,茯苓8g,陈皮12g,僵蚕6g,款冬花10g,紫菀8g,苏子6g,桔梗12g,前胡10g,百部12g,黄芩6g,桑白皮10g。水煎,每日1剂,早晚2次口服。

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变化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有患者均进行肺功能检查,测定治疗前后患者的VC、FVC、FEV1%、PEF、MVV。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比较。主要观察内容有:咳嗽、咯痰、喘憋以及X线检查。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临床控制:患者的喘息、咯痰、咳嗽等临床症状消散,听诊呼吸音稍粗,干湿啰音或者哮鸣音消失,胸部X线检查表明炎症消散。显效:患者的喘息、咯痰、咳嗽等临床症状大部分好转,听诊肺部哮鸣音较治疗前变少,胸部X线检查表明炎症较前大部好转,但未恢复到急性发作前。无效:喘息、咯痰、咳嗽等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无任何改善,甚至加重,肺部听诊体征无改善。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前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两组患者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情况。

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治疗前,两组VC、FVC、FEV1%、PEF、MVV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对照组VC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VC、FEV1%、PEF、MVV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治疗组患者VC、FVC、FEV1%、PEF、MVV等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且以上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讨论

慢性支气管属于一种特别常见的多发疾病,一般反复发作,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治疗、预防干预,很容易进展成肺源性心脏病、阻塞性肺气肿等临床并发症,对患者的生活、生存均具有不良影响。

慢性支气管炎的主要病理变化有:支气管壁的改变。支气管壁会发生纤维增生、水肿、充血、多种炎性细胞浸润,支气管黏膜会出现溃疡,之后会导致肉芽组织增生。支气管弹性纤维、平滑肌受到破坏后,机化导致支气管的管腔狭窄,之后支气管的软骨萎缩变性,由结缔组织取代,部分管壁出现扩张、扭曲变形、局部塌陷,管腔黏液潴留加上黏膜水肿而导致官腔狭窄,管腔内还可出现黏液栓;黏膜上皮细胞的变化。炎症反复复发,导致上皮鳞状上皮化生、局灶性坏死,继而纤毛上皮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破坏,纤毛变短,稀疏脱落以及参差不齐。腺体分泌功能亢进、肥大增生。增生肥大的腺体分泌机能亢进,黏液分泌量增多,杯状细胞、黏液腺泡明显增生,混合腺体以及浆液腺相应减少,黏液腺比例显著增加,腺体肥大及分泌增加严重影响支气管的通气功能。

西医临床对慢性支气管急性发作期的治疗主要措施为解痉平喘、祛痰镇咳、控制感染等相应治疗,但无法彻底解除疾病症状,并且长时间应用药物治疗还会出现耐药性、不良反应。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被中医学归为喘证、咳嗽的范畴,治疗不但要止咳平喘、清热化痰,而且还要调理肾脏、脾、肺等脏器虚损,由根本上消解痰、热以及瘀壅阻肺气,改善肺脏宣降功能,进而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自拟清热宣肺化痰汤中甘草为多年生草本,性甘,平,入脾、胃、肺经,用于气喘咳嗽、咽喉肿痛、心悸怔忡,脉结代,以及脾胃气虚,倦怠乏力等。药理学研究显示甘草有抗炎和抗变态反应的功能,可以缓解咳嗽,祛痰,治疗咽痛喉炎。茯苓利水渗湿、补中健脾、宁心安神;陈皮具有理气健脾,调中,燥湿,化痰之功效。僵蚕具有祛风解痉,化痰散结的功效;款冬花可以起到润肺下气,化痰止嗽的作用,主治咳逆喘息;紫菀温肺下气,消痰止咳;苏子降气消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桔梗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脓之功效,临床多用于咳嗽痰多,胸闷不畅,咽痛,音哑,肺痈吐脓的治疗。前胡可以解热、祛痰、治感冒咳嗽、支气管炎及疖肿。百部润肺止咳,主新久咳嗽、肺痨。

本研究显示通过联合治疗后患者的肺功能得到了明显改善,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临床治愈率,而且不良反应未比对照组增加。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用于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期的治疗效果甚佳,充分发挥了抗病毒、抗菌的双重功效,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更适用于临床治疗的进一步推广普及。

参考文献:

[1]王柏铃.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临床疗效[J].四川医学,2014,23(3):369-370.

[2]何敏.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4,26(18):1565-1566.

[3]张明辉.胸腺肽联合抗生素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19(13):1440-1442.

论文作者:贾永康,任丽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7

标签:;  ;  ;  ;  ;  ;  ;  ;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论文_贾永康,任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